泰國政變

泰国(前稱暹羅)政府自1932年成為君主立宪制國家以來更迭頻密[1],立憲後政變發生的次數與舉行選舉的次數幾乎相同[2]

參與2014年泰國政變的軍人

泰國(暹羅)發生政變的次數(無論成功與否)一直以來都未能確定,因此有學者呼籲學界協力制定明確的政變列表[3]。根據清邁大學東南亞事務研究所教授保羅·錢伯斯()的説法,泰國(暹羅)自1912年起共發生最多30次政變(無論成功與否)[4]。部分人稱泰國(暹羅)自1932年起發生政變的次數為11次[4],而部分其他人則稱應為13次[5]

以下列出1912年以來泰國(暹羅)所發生的各次政變。

列表

年份 政變 結果 備註(如有)
1912 1912年宮廷叛亂 失敗 暹羅軍人育·空育()被其同僚推舉刺殺時任暹羅國王拉瑪六世,惟育·空育本人決定向彭世洛親王差甲邦社·普萬那供認所有意圖謀反的事實,使政變失敗。[6]
1932 暹羅立憲革命 成功 人民黨推翻時任暹羅國王拉瑪七世的君主專制統治。[7]
1933 1933年4月暹羅政變 成功 時任暹羅總理披耶·玛奴巴功解散國會並暫停實行憲法的一部分。[8]
1933年6月暹羅政變 成功 披耶帕凤·丰派育哈色纳推翻時任暹羅總理披耶·瑪奴巴功。[7]
博沃拉德叛亂 失敗 親皇室派系為推翻1933年6月暹羅政變的結果而發起的叛亂。[9]
1935 中士叛亂 失敗 部分陸軍中士試圖推翻時任暹羅總理披耶帕鳳·豐派育哈色納並使已退位的暹羅國王拉瑪七世復辟失敗。[10][11][12]
1939 頌素拉德叛亂 成功 由時任暹羅總理銮披汶·颂堪發起的肅清行動,以清除政敵與異己。[13]
1944 1944年暹羅政變 成功 時值二戰太平洋戰爭尾聲,反日的自由泰人運動推翻了在1941年和日本同盟的時任暹羅總理銮披汶·颂堪宽·阿派旺成為總理。[14]
1947 1947年暹羅政變 成功 屏·春哈旺推翻時任暹羅總理銮探隆·那瓦沙瓦[7]
1948 1948年4月暹羅政變 成功 前任總理鑾披汶·頌堪重新推翻了在1944年推翻他的時任暹羅總理宽·阿派旺[15]
陸軍參謀叛亂 失敗 意圖推翻時任暹羅總理鑾披汶·頌堪未遂。[16]
1949 大皇宮叛亂 失敗 比里·帕侬荣策動並見證支持者佔領曼谷大皇宮,惟政變仍失敗。[13]
1951 曼克頓叛亂 失敗 海軍内比里·帕儂榮的支持者意圖以劫持鑾披汶·頌堪的方式發動政變。[13]
寧靜政變 成功 軍方廢除1949年憲法並恢復1932年憲法[7]
1957 1957年泰國政變 成功 沙立·他那叻推翻時任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7]
1958 1958年泰國政變 成功 沙立·他那叻發動自我政变[7]
1971 1971年泰國政變 成功 他侬·吉滴卡宗發動自我政變。[7]
1976 1976年2月泰國未遂政變 失敗 軍事政變未遂。[13]
法政大學大屠殺 成功 沙鄂·差罗如推翻時任泰國總理社尼·巴莫[7]
1977 1977年3月泰國未遂政變 失敗 以差叻·希蘭亞西里()為首的部分軍人試圖推翻時任泰國總理他宁·盖威迁未遂。[17]
1977年10月泰國政變 成功 江萨·差玛南推翻時任泰國總理他寧·蓋威遷。[7]
1981 1981年泰國軍事叛亂 失敗 由陸軍副總司令發起,被忠於政府的軍隊鎮壓。屬策劃叛亂的“青年土耳其人”派系軍官一概被逐出陸軍。[13]
1985 1985年泰國未遂政變 失敗 由屬“青年土耳其人”派系的瑪暖吉·魯甲沖上校發起的未遂政變。多名高級軍官隨後被捕。[13]
1991 1991年泰国军事政变 成功 顺通·空颂蓬推翻時任泰國總理差猜·春哈旺[7]
2006 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 成功 颂提·汶雅叻格林推翻時任泰國總理達新·欽那瓦[7]
2014 2014年泰國政變 成功 巴育·占奥差推翻時任泰國總理英叻·钦那瓦[7]

參考資料

  1. (1-12). 臻善有限公司. 1992 [2022-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2. 吳象元; 楊之瑜 (编). . 關鍵評論網. 2016-07-21 [2022-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3. Farrelly, Nicholas. . New Mandala. 2011-03-08 [2019-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4. Taylor, Adam; Kaphle, Anup. . Washington Post. 2014-05-23 [2018-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5. Kamnuansilpa, Peerasit; Khan Minh, Le Anh. (Opinion). Bangkok Post. 2019-09-19 [2019-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6. Peleggi, Maurizio (编).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8-08-06: 106 [2022-03-01]. ISBN 97815017259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7. . The Straits Times. 2014-05-22 [2018-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8. พระยามโนปกรณ์นิติธาดา.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1933-04-01.
  9. Mokarapong, Thawatt. . Distributed by Chalermnit. 1972: 213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9).
  10. . . 2011-11-20. DNN.
  11. ปิตธวัชชัย, วิมลพรรณ. . เดลินิวส์ ฉบับวันอังคารที่. 2012-02-07: 2.
  12. อริน. . นิตยสารโลกวันนี้วันสุข. 2010-10-16, 6 (281): 13.
  13. Tsang, Amie. . Financial Times. 2014-05-23 [2015-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0).
  14. Roeder, Eric. .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tudent Association). Fall 1999, 3 [30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5 June 2011). Judith A. Stowe, Siam becomes Thailan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pp. 228-283
  15. ใจจริง, นายณัฐพล. (PDF). จุฬาลงกรณ์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 77. 2009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14).
  16. . ไทยรัฐ. 2014-01-12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1).
  17. Andelman, David A. . The New York Times. 1977-03-27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