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樹移民

洪洞大槐樹移民是發生在明朝早期將山西人口強制遷移到華北地區(河南山東河北)的移民潮

歷史背景

今日河南雖是中國人口大省,但華北地區在元末明初時一度良田荒無、人口蕭條。元朝末年,華北地區天災頻發,水旱災害和蝗災瘟疫接連發生,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同時由於當局高壓統治,導致紅巾軍起義,戰亂四起,使人口大量減少,甚至出現“禾不入土人相食”[1]的淒慘景象。而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發生靖難之變,戰亂四年再次造成中原地區荒涼局面。

而山西由於有太行山呂梁山等天險作屏障,中原的天災、兵禍幾乎沒有波及到山西,加之外省難民大量流入,山西成為當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強制移民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解決中原地區人口稀少問題,恢復中原社會生產,下令將山西人口遷徙到中原地區墾荒,這場移民潮被稱為“洪洞大槐樹移民”。

雖然稱為“洪洞大槐樹移民”,但不是將山西洪洞縣的人口遷走,而是以此地作為集結中轉的樞紐。

洪洞縣位於晉南平原,農業發達,處於交通要道上,自古以來就設有驛站。當時洪洞縣廣濟寺旁有一株高大的漢代古槐,貫通南北的驛道就從這棵古槐的樹蔭下通過。官方開始強制移民後,官府在廣濟寺設立辦公點,將百姓聚集在古槐下,編排隊伍,發放外遷證件和盤纏。移民上路後忍不住頻頻回頭,直到古槐消失為止,使得洪洞的大槐樹成為故鄉留給移民的最後印象,也成為了移民後代關於故鄉的記憶符號。

然而,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對於安土重遷的農耕民族,強制移民最難接受,因此在遷徙途中時有逃跑現象。

據《明實錄》記載,明朝早期進行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間10次,永樂年間8次,從山西移出上百萬人,主要遷往豫冀皖等中原地區,到清末,移民後裔遍佈全國,很多家族家譜清楚記錄這段移民史。

影響

  1. 移民使中原地區人口迅速恢復,加快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復蘇
  2. 改變了人口分佈,使之更趨合理
  3. 使一些山西習俗傳播開來,如在寒食節吃冷食、蒸麺燕,是山西人紀念先秦晉國名臣介子推的習俗,隨移民來到山東、安徽而流傳開來
  4. 文化影響之產生民間傳說:
  • 關於元末明初中原人口驟減的解釋:明朝開國大將胡大海年輕時曾在河南乞討,由於受當地人辱駡,懷恨在心,功成名就後便想去河南報仇雪恨。朱元璋批准他只可殺“一箭之地”,誰知胡大海一箭射中雁尾,大雁一飛千里,胡大海一路向北殺得河南山東幾乎沒有人煙。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真实度并不高。[2]

語言傳播

山西官話中普遍入聲分陰陽,有兩個。有些地方入聲分陰、次陽、陽,有三個。現今北方官話普遍把入聲派入兩個以上不同聲調。

參考

  1. . [201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201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