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活化歷史建築計劃英語:),於2004年由當時的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首先提出「活化歷史建築」的概念[1]香港特區政府在2008年起推出政策,將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法定古蹟活化再用,當局向提供非經常性撥款、象徵式租金、非經常性補助金等財政援助,以便承辦機構經營社會企業,以營運歷史建築[2]

沿革

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年10月10日宣讀《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歷史建築物應該予以活化,發揮經濟及社會效益,以符合可持續保育概念,繼而宣布推出一項計劃,讓非政府機構申請活化,繼而利用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將建築物轉化為獨特的文化地標,並且採取社會企業的營運模式,注入商業管理元素,務求達至雙贏效果[3]

發展局制定計劃時,曾經考慮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讓從事商業營運的私營企業可以參與(例如前水警總部),或者與非政府機構以社會企業形式合作,最終考慮到歷史建築因為翻新及維修費用不菲而商業效益可行性有限、活化再用屬非牟利性質、推廣社會企業有助在地區創造就業職位等原因,最終決定採用社會企業形式[4]

申請條件及審核程序

非牟利機構須在建議書說明如何有效彰顯歷史建築的歷史價值、保存歷史建築、使社會受惠,以及如何營運及財務可行性。政府成立由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古物古蹟辦事處民政事務總署建築署屋宇署等政府部門、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以及文物保育和社會企業等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設有兩輪評審,申請機構須在首輪評審,提交建議書及初步設計建議、設施明細表及大約費用等計劃概念;次輪評審,獲揀選的機構將被要求提供進一步資料,包括詳細技術文件、費用預算及其詳細分項數字、及顯示營運初年收支情況的現金流結單等[4]

政府將提供一次過撥款,應付建築物大型翻新的全部或部分費用,金額視乎建築物規幅及建議用途作個別考慮,並會收取象徵式租金;同時亦會一次撥款,應付承辦的社會企業開業成本和最多首兩年的經營赤字,原先考慮以300萬元為資助上限,其後因應非政府機構及專業團體要求而增至500萬元[4]

第一期

政府在2008年2月22日推出首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就遞交建議書,參與活化計劃共7座建築,包括雷生春荔枝角醫院北九龍裁判法院舊大埔警署舊大澳警署芳園書室美荷樓。計劃於2008年5月21日截止申請[5],發展局合共收到113份計劃書[6]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2009年2月17日公布,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揀選其中6個非牟利機構提出的計劃,但舊大埔警署因申請未能達標而宣告撤回[7]

#ID 建築物名稱 照片 建築年份 地址 坐標 備註 參考
H0175 舊大埔警署

1899年 大埔運頭角里 22°26′47″N 114°10′11″E 1988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2009年12月18日改列一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23份計劃書,最終因所有申請未能達標,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建議,決定日後重推。
[8][6][7]
H0058 雷生春

1931年 旺角荔枝角道119及119號B至C 22°19′30″N 114°09′54″E 2000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2009年12月18日改列一級歷史建築。
當局共收到30份計劃書,2009年交由香港浸會大學活化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2012年4月落成。
[8][6][7]
H0845 前荔枝角醫院

1921年至1924年 荔枝角青山公路800號 22°20′16″N 114°08′30″E 1996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2010年6月24日確認評級。
共收到10份計劃書,最終交由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活化為「香港文化傳承」項目,即日後的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設施在2012年6月啟用。
[8][6][7]
H0382 北九龍裁判法院

1960年 深水埗大埔道292號 22°20′07″N 114°09′46″E 2009年12月18日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21份計劃書,最終由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香港)基金有限公司活化為薩凡納藝術設計(香港)學院,2010年9月啟用。
[8][6][7]
H0440 舊大澳警署

1902年 大嶼山大澳石仔埗街 22°15′12″N 113°51′13″E 1988年列為三級歷史建築,2009年12月18日改列二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5份計劃書,最終交由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活化成為「大澳文物精品酒店」,即日後的大澳文物酒店,2012年3月啟用。
[8][6][7]
H0843 芳園書室

1920年代至1930年代 馬灣田寮村 22°21′02″N 114°03′28″E 2010年8月31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8份計劃書,最終交由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活化為圓玄學院「芳園書室」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2013年3月啟用,及至2017年1月1日因人流稀少而停止營運,由政府接管。2018年重新納入第五期活化計劃內。
[8][6][7]
H0507 美荷樓

1954年 深水埗石硤尾邨第41座 22°20′02″N 114°09′49″E 2005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10年6月14日改列二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16份計劃書,最終交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活化成「美荷樓城市旅舍」,即日後的美荷樓青年旅舍及美荷樓生活館。2013年10月啟用。
[8][6][7]

第二期

政府在2009年8月28日推出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共5座建築物,包括藍屋建築群、前粉嶺裁判法院王屋村民宅何家園石屋,及在首期撤回而重推的舊大埔警署,計畫於12月28日截止申請[9]。發展局共收到38份計劃書[10]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2010年9月15日宣布,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揀選其中3個非牟利機構提出的計劃,但前粉嶺裁判法院王屋村民宅因申請未能達標而宣告撤回[11]

#ID 建築物名稱 照片 建築年份 地址 坐標 備註 參考
H0175 舊大埔警署

1899年 大埔運頭角里 22°26′47″N 114°10′11″E 第一期流標後重推,第二期接獲20份申請書,最終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活化成為綠匯學苑,2015年啟用。 [8][11]
H0076
H0077
H0078
H0079
H0787
H0789
H1261
藍屋建築群
(含黃屋橙屋

1900年代初至1920年代中 灣仔石水渠街72至74號A
灣仔慶雲街2、4、6、8號
灣仔景星街8號
22°16′26″N 114°10′27″E 藍屋於1999年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9年12月18日確定評級;黃屋於1999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2010年1月22日改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橙屋於2010年2月4日確定不予評級。
共獲4份申請書,最終由聖雅各福群會活化為「We嘩藍屋」。
[8][11]
H0723 前粉嶺裁判法院

1960年 粉嶺馬會道302號 22°26′47″N 114°10′11″E 2010年1月22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共接獲4份申請書,因所有申請未能達標,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建議,決定日後重推。
[8][11]
M0039 王屋村民宅

1911年 沙田圓洲角王屋公園 22°22′58″N 114°11′50″E 1989年12月22日列為法定古蹟。
共接獲5份申請書,因所有申請未能達標,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建議,決定日後重推。
[12][13]:64 [11]
H0949 何家園石屋

1941年至1945年 九龍城侯王廟新村31至35號 22°19′59″N 114°11′13″E 2010年5月17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5份申請書,最終交由永光鄰舍關懷服務隊活化成「石屋家園」。
[8][11]

第三期

政府在2011年10月7日宣布推出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共4座建築物,包括景賢里虎豹別墅必列啫士街街市,以及第二期撤回而重推的前粉嶺裁判法院,在2012年2月6日截止申請[14]。當局共接獲34份申請書[15]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2013年2月21日宣布,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揀選其中3個非牟利機構提出的計劃,但景賢里因申請未能達標而宣告撤回[16]

#ID 建築物名稱 照片 建築年份 地址 坐標 備註 參考
M0085 景賢里

1937年 灣仔司徒拔道45號 22°16′00″N 114°10′51″E 2007年9月15日列為暫定古蹟,2008年7月11日列為法定古蹟。
共接獲5份申請書,因所有申請未能達標,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建議,決定日後重推。
[12][17][13]:292 [16]
H0094 虎豹別墅

1935年 灣仔大坑道 22°16′31″N 114°11′43″E 2000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2009年12月18日改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政府原先無意把虎豹別墅列入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但當局進行兩輪商業招標,均無標書符合招標條件,逐改為納入活化計劃,共接獲5份申請書,最終由胡文虎慈善基金活化為「虎豹樂圃」。
[8][16]
N0007 必列啫士街街市

1953年 上環必列者士街 22°17′00″N 114°09′03″E 2011年9月2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為1444幢歷史建築物外的新項目。
當局接獲15份申請書,最終由新聞教育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活化為「香港新聞博覽館」。
[18][16]
H0723 前粉嶺裁判法院

1960年 粉嶺馬會道302號 22°26′47″N 114°10′11″E 第二期流標後重推,第三期接獲9份申請書,最終由香港青年協會活化為「香港青年領袖發展中心」。 [8][16]

第四期

發展局在2013年12月16日推出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共4座建築物,包括書館街12號、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何東夫人醫局主樓及平房、及在第三期撤回而重推的景賢里,計劃於2014年4月15日截止申請[19]。發展局其後因應相關申請資料冊修訂,把景賢里活化項目申請書截止遞交日期延長一個月至5月15日,其他項目不變[20]

當局共接獲26份申請書,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2015年6月16日宣佈,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揀選其中3個非牟利機構提出的計劃,但景賢里再度因申請未能達標而流標[21]

#ID 建築物名稱 照片 建築年份 地址 坐標 備註 參考
H0725 書館街12號

約1949年 銅鑼灣大坑書館街12號 22°16′44″N 114°11′30″E 2010年12月21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7份計劃書,最終由大坑坊眾福利會活化成為「大坑火龍文化館」。
[8] [21]
H0166 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

1887年 薄扶林薄扶林道141號 22°15′39″N 114°08′07″E 2009年12月18日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3份計劃書,最終由香港明愛活化為「薄鳧林牧塲」。
[8][21]
H0312
H0313
何東夫人醫局主樓及平房

1923年至1933年 上水古洞路38號 22°30′10″N 114°05′56″E 1992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2009年12月18日確認評級。
共收到5份計劃書,最終由嗇色園及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法團校董會活化為「何東夫人醫局.生態研習中心」。
[8][21]
M0085 景賢里

1937年 灣仔司徒拔道45號 22°16′00″N 114°10′51″E 第三期流標後重推。
共收到11份計劃書,最終因所有申請未能達標,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建議,決定繼續由政府管理,開放給公眾參觀及使用。
[12][17][13]:292 [21]

第五期

發展局在2016年11月14日推出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共4座建築物,包括舊域多利軍營羅拔時樓、粉嶺聯和市場元朗流浮山警署屯門哥頓軍營Watervale House,計劃於2017年3月23日截止申請[22]。2017年1月5日,發展局宣布把芳園書室納入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申請訂於5月5日截止,其餘項目則維持不變[23]

當局共接獲34份申請書,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2018年7月5日宣佈,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揀選其中4個非牟利機構提出的計劃,但芳園書室因申請未能達標將納入下一期的活化計劃[24]

#ID 建築物名稱 照片 建築年份 地址 坐標 備註 參考
H0170 舊域多利軍營羅拔時樓

1900年代初 中環堅尼地道42號A香港公園 22°16′36″N 114°09′46″E 1998年列為二級歷史建築,2009年12月18日改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1988年至2013年間改為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新生宿舍。
共收到12份計劃書,最終由基督教愛協團契活化成為「羅拔時樓開心藝展中心」。預計第一期於2024年第1季起營運。
[8][25]
H0793 聯和市場

1951年 粉嶺聯和墟 22°29′54″N 114°08′35″E 2010年1月22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共收到8份計劃書,最終由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活化成為「聯和巿場-城鄉生活館」。預計於2023年第1季起營運。
[8][25]
N0185 前流浮山警署

1962年 元朗山東街1號 22°28′09″N 113°59′02″E 2014年3月4日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為1444幢歷史建築物以外的項目。
共收到6份計劃書,最終由香港導盲犬協會活化成為「前流浮山警署-香港導盲犬學苑」。預計於2023年第4季起營運。
[18][25]
N0216 哥頓軍營Watervale House Upload Photo 1933年 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第四十八區 22°22′30″N 113°59′14″E 2016年3月3日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為1444幢歷史建築物以外的項目。
共收到6份計劃書,最終由屯門心靈綠洲基金活化成為「屯門心靈綠洲」。預計於2023年第1季起營運。
[18][25]
H0843 芳園書室

1920年代至1930年代 馬灣田寮村 22°21′02″N 114°03′28″E 2010年8月31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原為第一期活化項目,但機構於2017年停止營運,重新納入活化計劃內。
共收到2份計劃書,最終因所有申請未能達標,將納入下一期的活化計劃,暫由政府繼續管理,開放給公眾參觀。
[8][25]

第六期

發展局在2019年12月13日推出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共4座建築物,包括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荃灣白樓灣仔景賢里荃灣芳園書室,計劃於2020年4月3日截止申請[26]。2020年8月20日,發展局宣布增加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納入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於12月21日截止申請[27]。但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首4個項目申請截止日期延至2020年9月3日,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申請截止日期則延至2021年1月29日[28]

當局共接獲72份申請書,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在2022年6月14日宣佈,政府接納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的建議,揀選其中4個非牟利機構提出的計劃,而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則於2022年12月公布結果[29][30][31]

#ID 建築物名稱 照片 建築年份 地址 坐標 備註 參考
M0088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

1905年至1936年 大潭水塘道 22°14′18″N 114°13′37″E 2009年9月18日列為法定古蹟。
共收到9份計劃書,最終由護·聯網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活化成為「水圓地方」。預計於2028年起營運。
[12]
H0729 白樓

1930年代 荃灣青山公路汀九段401號 22°21′51″N 114°04′13″E 2010年1月22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1996年闢作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
共收到10份計劃書,最終由國史教育(香港)有限公司活化成為「國史教育中心悠悠館」。預計於2026年起營運。
[8]
M0085 景賢里

1937年 灣仔司徒拔道45號 22°16′00″N 114°10′51″E 2007年9月15日列為暫定古蹟,2008年7月11日列為法定古蹟。
第三期及第四期流標後重推。
共收到18份計劃書,最終由天大研究院活化成為「景賢里·養生殿—基於普洱茶、中醫藥」。預計於2027年起營運。
[12]
H0843 芳園書室

1920年代至1930年代 馬灣田寮村 22°21′02″N 114°03′28″E 2010年8月31日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原為第一期活化項目,第五期流標後重推。
共收到5份計劃書,最終由香港基督少年軍活化成為「創學芳園」。預計於2025年起營運。
[8]
H0382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

1960年 深水埗大埔道292號 22°20′08″N 114°09′46″E 2009年12月18日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原為第一期活化項目,但於2020年6月起停止營運,重新納入活化計劃內。
共收到30份計劃書,最終由香港善導會活化成為「北九.將來」。預計於2026年起營運。
[8]

特別郵票

香港郵政在2013年5月13日,以「活化香港歷史建築」為題,發行一套6枚特別郵票,展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首期的6幢建築物,包括美荷樓青年旅舍(面額HK$1.40)、芳園書室(面額HK$1.60)、饒宗頤文化館(面額HK$2.40)、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面額HK$2.50)、大澳文物酒店(面額HK$3)、SCAD香港(面額HK$5)。郵票由李英志設計,並由荷蘭Joh. Enschede B.V.以平版調頻網印刷技術印製。香港郵政同時發行小全張、珍貴郵票小冊子、郵資已付圖片卡(空郵郵資)及首日封等郵品[32]

面額$5的郵票,因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香港)使用「大學」名稱,曾觸發爭議而三易其稿。香港郵政在2012年9月公布的設計初稿以「大學」為名,未幾發生校名風波,在同年底再公布設計,一度把校名改為「薩凡納藝術設計(香港)學院」。事實上該校因以《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第493章)註冊,教育局無規管校名,故校方以「大學」為名證實沒有違規,最終香港郵政諮詢過校方及發展局意見後,以該校官方品牌名稱「SCAD香港」作為最終的郵票圖樣[33]

參見

參考資料

  1. 立法會:民政事務局局長就「古蹟保護政策」動議辯論的發言全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1月17日
  2. 「文物保育─匯報主要措施的最新情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文件,2008年12月19日
  3. 活化歷史建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08年施政報告》
  4.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討論文件,2007年12月20日
  5.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接受申請(附圖/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8年2月22日
  6.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反應熱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8年5月22日
  7. 發展局局長談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首批建築甄選結果(只有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9年2月17日
  8. 1444幢歷史建築物名單和評估結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古物諮詢委員會
  9. 政府邀請伙伴活化歷史建築(附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9年8月28日
  10. 第二期活化計劃 - 共收到38份申請書 存檔,存档日期2014-03-03.,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網站
  11. 發展局局長在宣布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第二期申請結果記者會上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0年9月15日
  12. (PDF).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13. 古物古蹟辦事處(2009)《香港法定古蹟》
  14. 政府邀請非牟利機構提交活化四幢歷史建築建議(附圖/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1年10月7日
  15. 第三期活化計劃 - 共收到34份申請書,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網站]
  16. 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選出具創意建議(附圖/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2013年2月21日
  17. 發展局局長宣布景賢里為暫定古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9月15日
  18. (PDF). [2014-02-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1-15).
  19. 政府邀請機構就四幢歷史建築提交活化建議(附圖/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3年12月16日
  20. 景賢里活化項目遞交申請期延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4年3月30日
  21. 發展局局長在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記者會的開場發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5年6月16日
  22. 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邀請建議書(附圖/短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6年11月24日
  23. 芳園書室納入第五期活化項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7年1月5日
  24. 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結果公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8年7月5日
  25. 發展局局長在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記者會的開場發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8年7月5日
  26. 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邀請建議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19年12月23日
  27.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納入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8月20日
  28.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活化項目申請期延長,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2月10日
  29. 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結果公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22年6月14日
  30. 發展局局長在第六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記者會開場發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22年6月14日
  31. 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活化方案公布(附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22年12月8日
  32. 特別郵票 – 活化香港歷史建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集郵訊息》,香港郵政郵票策劃及拓展處,2013年4月
  33. 「薩凡納郵票三度改校名」《星島日報》A18,2013年4月23日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