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

海伦市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通肯河的东岸,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市人民政府驻海伦镇

海伦市
县级市
坐标:47°27′31″N 126°57′47″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黑龙江省绥化市
政府駐地海伦镇
下级行政区
23
面积
  总计4,642.27 平方公里(1,792.39 平方英里)
人口(2020)
  總計48.02万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152300
電話區號455
車輛號牌黑M
行政区划代码231283
網站海伦市政府网

海伦市是哈黑黄金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面积4667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43个行政村,6个国有林场,2个国营农场,5座大中型水库,人口84.7万人。

历史

海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黑龙江省建治较早的县份之一。海伦的名字来源于城南的海伦河。海伦是满族语“开棱”的谐音,意即“水獭”。因河有水獭,而命名为海伦河,后城又以河名。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已经劳动和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秦、汉、唐、辽、金、元、明时期,境内即有少数民族生息、繁衍、劳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始建通肯副都统衙门,海伦县境域即为其所辖;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裁通肯副都统,设通肯协领署;宣统元年(1909年),海伦直隶厅改为海伦府;民国元年(1912年)海伦府改为海伦县;民国6年(1917年)1月设望奎设治局,从此,海伦、望奎分治,恢复海伦县;1932年,日本入侵后,海伦县归属伪滨江省。1945年8月15日,满洲国覆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同年11月,建立了人民政府,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海伦县曾先后归黑嫩省、黑龙江省管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伦县一直属于黑龙江省管辖。至1985年,县境内共有7个镇,10个街道;22个乡,360个村,1,667个村民小组,1,255个自然屯;6个农牧场,6个林场。海伦镇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县总户数为164,418户,人口为799,838人。境内民族99.5%是汉族,还有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锡伯族、黎族、彝族等。

地理

海伦市地处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西麓。北纬46度58分至47度52分,东经126度14分至127度45分。

海伦市位于中温带亚湿润气侯区,属大陆性季风气侯。冬季严寒漫长,多西北风,气侯干燥。夏季多偏南风,湿热多雨,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37.7℃,最低温度−40.3℃,年降水量为500至600毫米,88%集中在5—9月份。年日照2600—2800小时,积温2400—2600度。无霜期为120天左右,终霜期多在5月中、下旬。

海伦市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0.5
(31.1)
6.0
(42.8)
19.1
(66.4)
28.3
(82.9)
33.0
(91.4)
38.0
(100.4)
36.6
(97.9)
35.4
(95.7)
32.5
(90.5)
24.7
(76.5)
13.5
(56.3)
3.4
(38.1)
38.0
(100.4)
平均高温 °C(°F) −16.1
(3.0)
−10.0
(14.0)
0.0
(32.0)
11.7
(53.1)
20.0
(68.0)
25.3
(77.5)
26.6
(79.9)
25.1
(77.2)
19.5
(67.1)
9.9
(49.8)
−3.2
(26.2)
−13.4
(7.9)
8.0
(46.3)
日均气温 °C(°F) −21.1
(−6.0)
−15.8
(3.6)
−5.6
(21.9)
5.6
(42.1)
13.6
(56.5)
19.6
(67.3)
21.9
(71.4)
20.1
(68.2)
13.5
(56.3)
4.3
(39.7)
−8.2
(17.2)
−18.1
(−0.6)
2.5
(36.5)
平均低温 °C(°F) −25.6
(−14.1)
−21.2
(−6.2)
−11.1
(12.0)
−0.2
(31.6)
7.1
(44.8)
13.9
(57.0)
17.3
(63.1)
15.5
(59.9)
8.0
(46.4)
−0.5
(31.1)
−12.6
(9.3)
−22.4
(−8.3)
−2.6
(27.2)
历史最低温 °C(°F) −40.3
(−40.5)
−36.6
(−33.9)
−32.0
(−25.6)
−16.0
(3.2)
−7.9
(17.8)
2.4
(36.3)
7.1
(44.8)
3.1
(37.6)
−5.0
(23.0)
−19.1
(−2.4)
−31.1
(−24.0)
−37.2
(−35.0)
−40.3
(−40.5)
平均降水量 mm() 3.3
(0.13)
3.0
(0.12)
9.3
(0.37)
24.8
(0.98)
45.3
(1.78)
95.8
(3.77)
137.9
(5.43)
134.1
(5.28)
59.0
(2.32)
23.8
(0.94)
7.3
(0.29)
6.0
(0.24)
549.6
(21.65)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4.5 4.0 4.7 7.2 10.5 14.6 14.7 13.5 11.1 7.2 5.9 6.3 104.2
平均相對濕度(%) 75 70 59 54 53 65 78 79 70 63 67 74 67
月均日照時數 181.6 204.8 249.8 236.6 270.8 265.6 257.2 251.9 227.7 208.4 172.8 152.9 2,680.1
可照百分比 66 71 68 58 58 56 53 57 61 62 62 58 60
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1][2]

行政区划

海伦市下辖14个、9个[3]

海伦镇、​海北镇、​伦河镇、​共合镇、​海兴镇、​祥富镇、​东风镇、​百祥镇、​向荣镇、​长发镇、​永富镇、​前进镇、​联发镇、​共荣镇、​东林乡、​海南乡、​乐业乡、​福民乡、​丰山乡、​永和乡、​爱民乡、​扎音河乡、​双录乡、​林场公司、​东方红水库地区、​海伦农场、​红光农场、​海伦二粮种场和海伦种畜场

人口

海伦市有人口8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朝鲜、回、满、蒙古、土家、达斡尔、锡伯、黎、彝等9个少数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伦市常住人口为480216人。[4]

经济

农业发达,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农业现代化实验基地,盛产大豆小麦玉米亚麻、烤烟、甜菜、糜谷、芥菜、葵花子、芝麻等。工业有制糖、乳制品、酿酒、塑料、机械等门类。

文化

海伦剪纸历史悠久,享誉中外,已成为全省知名的地方文化品牌。海伦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之一。

旅游

  • 东方红水库旅游区
  • 三圣宫

1924年,筹建集儒释道为一体的“三圣宫”。当时“三圣宫”是海伦市最大的一座庙宇,也是东北三省较大的一座庙宇。规模宏大,楼阁高耸,琉璃铺顶,雕梁画柱,工艺精美,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共有十座楼、一亭、八十一座殿。山门庙内供奉陈奇、郑伦站着的泥像,身高八尺。还有钟楼、鼓楼、青风亭,八角式凉亭等建筑群。1995年,复建三圣宫。三圣宫一层大殿三清宫于1997年竣工,并举行了开光大典。

资源

海伦资源富集。处于世界三大黑土地——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409万亩,年均粮食总产26亿斤,年均生产甜菜35万吨,水稻20万吨,玉米70万吨,马铃薯75万吨,大豆30万吨,生猪70万头,牛羊30万头(只),大鹅100万只,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示范区。林木储备质优量足,蓄积总量300万立方米。砂金、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有待开发。

物产

  • 野生药材有甜甘草、党参、防风、柴胡、地丁、桔梗等。
  • 野生动物有水獭、麝鼠、罕达犴、梅花鹿、黑熊、狍子、野猪、猞猁等。
  • 野生植物有蕨菜、黄花菜、榛子、橡子、蘑菇等。

参考文献

  1. . 中国气象局. [2020-04-15].
  2. . 中国气象局.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4. .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