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贝恩德·海因里希·威廉·冯·克莱斯特德語:,1777年10月18日奥得河畔法兰克福—1811年11月21日萬湖),德国诗人、戏剧家、小说家。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原文名稱
出生Bernd Heinrich Wilhelm von Kleist
18 October 1777
 普魯士王國法兰克福
逝世1811年11月21日(1811歲—11—21)(34歲)
 普魯士王國柏林
職業小说家、戏剧家、诗人
國籍德国
文學運動Romanticism
代表作The Broken Jug, The Marquise of O, Michael Kohlhaas, Penthesilea, The Prince of Homburg

簽名

生平

克莱斯特的家族是普鲁士传统的军事世家克莱斯特家族,出现了许多的高级将领。父亲约阿希姆·弗里德利希·冯·克莱斯特曾参加七年战争,官至少校,于1788年去世。

年幼时的克莱斯特即显示出文学才华。但遵循家族传统,1792年,加入波茨坦的近卫军团成为军官。翌年母亲去世,即请假料理丧事。过后参加了普鲁士、奥地利联军干涉法国革命的战争。因不喜欢军队刻板的生活,1799年退役。

当年,克莱斯特进入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律及自然科学,并与一将军的女儿订婚。1800年,在柏林的普鲁士税务工商部谋得差事。由于厌恶官僚主义作风,一年后放弃公职。

去职后的克莱斯特沉浸在康德的哲学中,打算去巴黎推广康德思想,并提高自身法语水平。1801年4月,与姐姐乌尔里克前往巴黎。首先在德累斯顿欣赏艺术品。7月抵达巴黎。在巴黎他观察法国的社会生活,积累了日后写作的素材。

之后他又在瑞士等地游历。1803年初来到魏玛,在作家维兰德家中做客。之后又去了莱比锡伯尔尼米兰日内瓦等地,最后二进巴黎。在巴黎,普鲁士特使敦促他回国。他回到美因茨,修养五个月。过后几年,他不断出现在巴黎,甚至还在科布伦茨做木匠过活。这时期他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剧作不断。

1807年他从柯尼斯堡到柏林,被法国人当作间谍拘捕,送往法国关押。7月获释。他去了德累斯顿生活两年。打算开书店,但并未实现。1808年1月,与友人亚当·米勒创办艺术杂志“菲布斯”,刊载他的剧本《彭忒西勒亚》和小说《O侯爵夫人》。一年后杂志停刊。他的代表作《破瓮记》在魏玛上演,惨遭失败。

1808年,他的剧本《赫尔曼战役》完成,为反拿破仑的起义者所赏识。1810年,他创办《柏林晚报》,抨击普鲁士的亲拿破仑政策,反对拿破仑的侵略。这份报纸为德国晚报的先驱。

克萊斯特也擅長於敘事體,並曾出版他的《中篇故事集(Erzählungen)》(1810出版第一部,1811出版第二部)。此出版中,最為著名的是《米迦勒·寇哈斯》,是一篇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的小說,在馬丁路德時代,一位勃兰登堡的馬商對一位領主發起私人戰爭的故事,被多次改編成電影與致敬於其他的小說。其中《智利地震》、《聖塞西莉亞──音樂的力量》、《伯爵夫人O》也都是其中的著名作品。

但此时的克莱斯特仍然生活无着,靠堂姐为他申请的年金过活,为普鲁士上层社会所歧视。生活的不顺、事业的失败使他喘不过气。1811年11月21日,克莱斯特自杀身死。

生前痛苦的克莱斯特,终于在19世纪末得到肯定。

他的剧作,尤其是悲剧,独树一帜,在德国文学史上留下重重一笔。代表作《破瓮记》与莱辛的《明娜·封·巴尔赫姆》、豪普特曼的《獭皮》并称为德国三大喜剧。同时,他也是德国志怪小说的大师,代表作《智利地震》。他还是“逸事”文学体的创始人。并且是一位出色的报人。

延伸阅读

  • Banham, Martin, ed. (1998). The Cambridge Guide to Theat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3437-8.
  • Croce, Benedetto (1924). "Kleist." In: European Litera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Chapman & Hall, pp. 52–59.
  • Helbling, Robert (1975). The Major Works of Heinrich von Kleist.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ISBN 0-8112-0563-0.
  • Jacobs, Carol (1989). Uncontainable Romanticism: Shelley, Brontë, Kleist.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Hampp, Bernhard (2017). Wo das Käthchen aus dem Fenster sprang. Kleist-Archiv Sembdner in Heilbronn. In: Bernhard Hampp: Schwaben erlesen! Württemberg für Literaturfreunde und Bibliophile. Messkirch: Gmeiner Verlag. ISBN 978-3839221235. pp 135–136.
  • Lamport, Francis John (1990). German Classical Drama: Theatre, Humanity and Nation, 1750–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36270-9.
  • Maass, Joachim (1983). Kleist: A Biograph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McGlathery, James (1983). Desire's Sway the Plays and Stories of Heinrich von Kleist.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1431-734-1.
  • Meldrum Brown, Hilda (1998). Heinrich Von Kleist The Ambiguity of Art and the Necessity of For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ISBN 0-19-815895-5.
  • Minde-Pouet, Georg (1897). Heinrich von Kleist, seine Sprache und sein Stil. Weimar: Emil Felber.
  • Ohff, Heinz (2004). Heinrich von Kleist: Ein preussisches Schicksal. Munich: Piper Verlag ISBN 3-492-04651-7
  • Parry, Idris (1988). "Kleist on Puppets." In: Speak Silence: Essays. Manchester: Carcanet.
  • Servaes, Franz (1902). Heinrich von Kleist. Leipzig: E. A. Seemann.
  • Siebert, Eberhard (2009). Heinrich von Kleist – eine Bildbiographie. Heilbronn: Kleist-Archiv Sembdner ISBN 978-3-940494-59-7
  • Staengle, Peter (2009). Kleist. Sein Leben. Heilbronn: Kleist-Archiv Sembdner ISBN 978-3-940494-44-3
  • Steig, Reinhold (1901). Heinrich von Kleists Berliner Kämpfe. Berlin: W. Spemann.
  • (德語), (英語) Dirk de Pol (2021). Das Erhabene bei Kle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 Dirk de Pol: Epochensplitterbruch. Pandavia, Berlin, S. 24–52. ISBN 978-3-7531-5486-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