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井初子

淺井初子日语: Asai Hatsuko1910年4月25日—1940年8月15日),冠夫姓,日本熊本縣人,台中州員林郡二水尋常小學教師,學校遠足時為搭救溺水學童而殉身,在今臺灣彰化縣二水鄉二水國小內立有紀念碑。

淺井初子
出生1910年4月25日
 大日本帝国熊本縣
逝世1940年8月15日(1940歲—08—15)(30歲)
日治臺灣台中州員林郡二水鼻仔頭八堡圳
国籍 大日本帝国
母校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學校
职业教師
配偶淺井安喜

生平

淺井初子為日本九州熊本人,於1910年4月25日出生[1]。1914年至臺灣,先後在二水尋常小學校、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學校及其補習科求學,畢業後在母校二水小學校服務,前後共十一年[2]。育有三男一女[1],丈夫同樣出生於熊本;於總督府鐵道部運輸課擔任職員的淺井安喜[2][3]

殉職

二水國小退休教務主任陳文卿獲得淺井安喜寄來的《台中州教育》的「殉職淺井初子訓導追悼號」,為1940年11月5日發行,其中第二版〈遭難記〉記述:1940年8月15日暑假,二水尋常小學校舉行遠足會,愛甲校長和淺井初子率領四十五名男女學童,前往三年級以下學生的遠足目的地、至離學校約五公里的二水鼻仔頭八堡圳制水門排水口。午餐後學生要求嬉水,於是淺井初子就安排學生限定在排水口淺灘處玩耍。但三年級的松本榮吉卻落進水中。淺井初子見到就跳下去救人。其他學生見狀大為恐慌,有男學生馬上跑去報告校長,有的跑到鼻仔頭派出所去報案,有的在附近找長竹竿伸到河中救人,淺井初子長子、二年級的淺井郁夫為要搭救母親,也跳入水中,差一點被湍流吞噬。埤圳監視員趕來後,協力打撈兩人,二位二水公學校職員以及在附近釣魚的中學生都趕來急救,但老師與學童皆已回天乏術。當時遺體發現的時間約在該日下午一點期間左右。[2]

身後

紀念碑正面
紀念碑背面
誌文

二水地方各界為褒揚淺井初子的至愛情操,在學校大禮堂舉行隆重的追悼會,台中州知事、員林郡守等均前來致祭,當時任職臺灣總督的小林躋造也為此事發表彰狀以示紀念[1][4]。1942年,日人結合地方人士在現今二水國小校園內立殉職淺井先生碑,以及淺井半身雕像一座[5]。之前山岡榮亦因救學生而殉身,立有紀念碑[6]台灣戰後時期,二水尋常小學校由二水國校接管[1]

國民黨政府在初期仍保留淺井初子像[5]。自1960年代起,國民黨政府為救溺身亡的林添禎[7]簡金墻[8]蕭曜友[9]鄭漢[10]韋啟承[11]等立像。1970年代,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淺井初子雕像被換成岳飛像,殉職碑文被改成「精忠報國」、「毋忘在莒」,後1980年代學校改建,碑石被丟在地當作石凳[5]

陳文卿退休時,結合校長張啟作等人士,重修碑文[5]。1998年8月,在原碑址附近按早期原造型重新建造紀念碑,用原先的碑石,於正面鑲入「師恩永垂」字,背面刻有校友歌詠的廿一字日文詩篇,錐形底座四面貼花崗石,正面題誌文[1]

1998年11月21日,紀念碑落成揭幕,九旬的淺井初子丈夫率子女、族人前來參加,並捐贈二十萬元獎學金[1]。因為重新立碑,當年受邀來台的日人每年都會寫卡片給陳文卿,後來還有日本學者來台灣尋找這段教育史[5]。該事在《聯合報》刊登後,民眾紛紛前來二水國小瞻仰追思重建的紀念碑[2]。該故事也記載在《悅讀老二水》[5]、《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 昭和篇(1926-1945)》[12]、《台灣百年小學故事:聆聽五十六所百年老校的童年往事》[4]

陳文卿在2011年表示淺井老師的故事讓他隨時謹記,把每位學生都當自己孩子在教,其捨身奉獻的精神更是學子的榜樣,故事更可啟發在地學生,是二水鄉最寶貴的教育及歷史資產[5]

參考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淺井初子
  1. 陳文卿. . 《聯合報》. 1998-12-11 (中文(臺灣)).
  2. 陳文卿. . 《聯合報》. 1999-02-23 (中文(臺灣)).
  3. 佐藤久惠. (PDF). 東京未來大學: 第8頁.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07) (日语).
  4. 島嶼柿子文化館. . . 台灣: 柿子文化. 2004-06-30: 123頁. ISBN 978-957-294-401-1 (中文(臺灣)).
  5. 顏宏駿. . 《自由時報》. 2011-07-30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中文(臺灣)).
  6. 趙麗妍. . 《中國時報》. 2013-05-02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中文(臺灣)).
  7. . 《聯合報》. 1964-08-15 (中文(臺灣)).
  8. . 《臺灣民聲日報》. 1965-01-03 (中文(臺灣)).
  9. . 《聯合報》. 1966-07-08 (中文(臺灣)).
  10. . 《聯合報》. 1966-08-22 (中文(臺灣)).
  11. 許智鈞. . 《中國時報》. 2015-02-03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2) (中文(臺灣)).
  12. 竹中信子. . . 台灣: 時報文化. 2009-01-08: 171頁. ISBN 978-957-134-946-6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