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七一三事件

山東流亡學校煙台聯合中學匪諜案,又稱山東學生流亡案山東流亡師生冤獄案,一般稱之為澎湖七一三事件澎湖七一三冤案,是發生在1949年7月13日澎湖的軍事冤案事件。此案牽連甚廣,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牽連人數最廣的政治案件,亦有人稱之為「外省人二二八事件」。[1]

七一三事件槍決「匪諜」7人後的報導

事件經過

該事件的導火線是國共內戰後,來自煙台聯中與濟南一、二、三、四、五聯中、海岱、昌維等八所學校共8,000多名的山東省流亡學生在煙台聯合中學校長張敏之帶領下到達澎湖,借馬公國民學校(今馬公市馬公國小)成立「陸軍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2]

同此時期,39師師長韓鳳儀率部隊駐紮澎湖,擔心自身勢力弱小,且嫉忌澎湖防衛司令部司令李振清的風光與得志,而與39師政戰官陳復生密謀,為同為山東人李振清製造困擾。

韓鳳儀所率之39師隊伍多於國共內戰中損失打散,軍方便開始有私捕學生充軍的舉動,並對私捕學生施以嚴苛的軍訓[3],嫁禍給李振清,並從中挑撥,使李與學生相互憎恨。當時澎湖駐防軍隊普遍兵源短缺,李振清也希望把學生能編入澎湖防衛司令部警衛步兵團,因此對韓鳳儀的舉動並沒有起疑。[4]

張敏之之子張彤所述,當時聽說因為學生多不願意從軍而常有抵抗、衝突,於是在1949年7月13日早上時任39師師長韓鳳儀將大部分流亡學生集中於澎湖防衛司令部操場 ,並令凡身高超過槍的同學都被編入部隊,張敏之校長出面意圖將不符合與軍方協議之同學帶離並回到學校,韓鳳儀遂放任士兵開槍引發流血衝突。後來,韓鳳儀為了想取代李振清「澎湖王」的位置,[5]竟親自去台北面見陳誠,羅織張敏之為匪諜,也趁機分化李振清與這批山東學生的感情。而陳誠亦授予韓鳳儀口喻:「檢舉匪諜人人有責,你回去就告訴李振清,說是我叫你辦的,你是現任師長,匪諜出在你的部隊裡,你也脫離不了關係。」,韓即以逮捕匪諜的名義,逮捕、拘禁許多人並加以秘密審判,對校長等多人處以死刑,被捕師生分別被押往大山嶼漁翁島桶盤嶼的民宅及廟裡,利用酷刑,套取口供。並有學生被裝入麻布袋丟海[6][7]

據黃翔瑜整理多方當事者口述記錄,案發至1949年11月初止受牽連師生已達百餘名,為了羅織校長張敏之、鄒鑑的匪諜罪名,55名學生被電刑、掌嘴、吊刑、鞭打或強行灌水等手段刑求逼供,有學生不堪用刑簽下自白承認自己是匪諜。[8]

不合作的女學生下場更是嚴酷,黃翔瑜寫到:「被私自帶往海邊,命其脫光衣服,躺在布滿壺藤的礁石上,任海邊熾烈的太陽曬傷,讓尖銳礁石劃破肌膚,直至願意招供或承認自己是匪諜為止。」若有學生特別抱怨,則被槍斃或「拋錨」(直接拋入海)。[8]

事發後,校長張敏之、鄒鑑和五名學生劉永祥、譚茂基、明同樂、張世能、王光耀以「匪諜」罪名被押到台北馬場町槍決,其中張世能、明同樂、王光耀等人僅有十九歲。另有2名學生王子彝、尹廣居死於獄中。此外受牽連者共109名。

當事人

在此事件中遭強徵入伍者,之後有數位在軍中升任至將軍,包括前國防部副部長王文燮、前海巡部司令王若愚、前陸軍總司令李楨林等。

當年的山東學生中,還有包括黃端禮、李新凱彭麗媛舅舅)[9]孫震張玉法顏世錫(前警政署長)和當年聯合中學的訓導主任苑覺非等,苑覺非是現任台大哲學系系主任苑舉正的父親。已去世的當事人有2011年去世的朱炎、軍方的尹殿甲等。尹殿甲是前台大人類學系教授、前台大訓導長尹建中的父親。

此案相關的莫名失蹤者近三百多人,軍方也長期監控其家屬。年紀小的學生則由教育部安排至彰化員林實驗中學[10]

死亡人數爭議

七一三事件的當事人王文燮,在2011年發言指出,當時「只有兩名學生遭到刺刀刺傷」,無外傳的屠殺事件[11][12][13]

在其他的記錄中,則認為當時約有300人左右受害。作家王鼎鈞曾說:「國民政府能在台灣立定腳跟,靠兩件大案殺開一條血路:一件是二二八事件懾伏了本省人,另一件是本件山東煙台聯合中學冤案懾伏了外省人。」[14]

2009年作家龙应台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書記述此事,書中說法由當事者張玉法提供。事件另一位當事人黃端禮質疑是捏造與技術誤導以醜化政府;如棲鳳渡爬車頂並沒有摔死任何人,當年疑似是某分校校長趙蘭亭誣告張敏之為匪諜才導致他被槍斃。黃端禮曾以信件向張玉法指出其錯誤,張並未回應;張大春也曾將此信件公布在他《中國時報》的專欄上。[15][16][17]

事後平反

儘管在台的山東籍政要想為受害者平反,卻受限於當時白色恐怖時期的時空因素,案件也不為外人所知。1951年6月由江蘇省國代談明華向蔣中正呈交報告書,認為張敏之罪名可疑。李振清在報告中,也認為張敏之等人遭刑求逼供,此案應由39師政治部秘書陳福生負責,要求將他槍斃;39師師長韓鳳儀也應負責,應撤銷他因此案獲得的的勳章。蔣中正向參謀總長周至柔下令,要求重審此事,保安司令部認為罪證確鑿,不肯復審。總統府參軍長桂永清建議蔣中正,將陳福生送軍法庭審理。軍法庭宣判陳福生無罪,此案終結。

山東省主席秦德純、參議長裴鳴宇聯名要求國民大會審理此案,但陳誠認為這將會影響到美援,撤銷這個提案。1954年,行政院國防部派人慰問張、鄒校長遺族,並致贈五千元慰問金。

1997年,國民黨葛雨琴民進黨謝聰敏(亦為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受害人)、新黨高惠宇立委聯手提案制定《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被害人與其家屬始得平反。

2007年,民進黨中常會決議建議政府為澎湖七一三事件興建國家紀念碑,同時在澎防部操場(也就是當年開槍鎮壓的地點)舉辦紀念會,但初期澎湖縣政府反對立碑,當時國民黨籍的澎湖縣長王乾發甚至表示未聽過此事件[18]

2008年7月,罹難校長張敏之之子張彤與澎湖縣長王乾發達成協議,同意縣府提供觀音亭西側海堤興建紀念碑。將由縣府建設局協助指界、定樁,並提供地籍資料,再交由營建署負責施工。隨後於13日在紀念碑預定地舉行紀念會,說明立碑理念,共同見證歷史[19]

2011年7月13日,國防部首度正面面對七一三事件。副部長趙世璋親赴紀念碑,弔祭受害者。[11]

當年的山東學生為逃避拉伕,許多人低報年齡,已故國安局資訊室少將吳德鈞海軍機校出身,則是僱船逃往台灣之後用電鍋煮糊叔父身分證虛報民間年齡在案。

其它影響

2014年臺灣地方大選期間,作家江昺崙在未訪問過趙衍慶先生的情形下,在「小英教育基金會」中之「想想論壇」發表一篇「200萬說一個故事:78歲台北市長候選人趙衍慶」的文章,將趙衍慶與澎湖七一三事件受害者作聯想[20][21]。數日後,被另一篇文章指出趙衍慶本人雖為山東流亡學生,但在此案中並未受害,僅是江昺崙個人想像[22][23]。經媒體報導後,江昺崙表示,書寫趙衍慶時,是想突顯老前輩走過大時代的苦難,於是,將他想像中的七一三情境分享給讀者,文章書寫筆觸較有文學性。[24]再經其他媒體深入採訪後,趙衍慶本人表示,雖在七一三事件中未被強徵入伍,但仍記得張敏之校長向漁翁島司令李振清抗議,李振清威脅將學生投海餵魚等事件。[25]

參見

  • 她和他和她的澎湖湾:以澎湖七一三事件为题材的一部视觉小说。
  • 國際橋牌社:政治劇集第二季有提及澎湖七一三事件。
  • 王若愚:澎湖七一三事件的受害者,被迫入伍最終官拜上將司令。
  • 作家王鼎鈞在其回憶錄《文學江湖》中詳述了澎湖七一三事件。
  • 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
  • 龐炳勛
  • 中華民國陸軍步兵第二五七旅

參考文献

  1. 《臺灣自救宣言:謝聰敏先生訪談錄》,第264頁,張炎憲,陳美蓉,尤美琪,國史館,2008
  2. .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中文(臺灣)).
  3. 臺灣外省人生命記憶與敘事資料庫(Ⅱ)-揭開「白色封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研究者:張茂桂、吳叡人、林崇偉,第18-19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0-10-26
  4. 王培五口述,高惠宇、劉臺平整理. 《十字架上的校長》─張敏之夫人回憶錄. 文經社 . 1999年1月1日. ISBN 9789576632532 (中文(台灣)).
  5. . [201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5) (中文(臺灣)).
  6. 張彤. . 自由時報電子版. 2007-07-16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9) (中文(臺灣)).
  7. 劉廷功. . 1989-12 [2008-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3) (中文(臺灣)).
  8. . 風傳媒. 2019-07-05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8) (中文(臺灣)).
  9. . [2016-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10. 王鼎鈞. . 自由時報. 2006-04-12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8) (中文(臺灣)).
  11. 程嘉文. . 聯合線上 (聯合報). 2011-07-14.
  12. 吳明杰. . 中時集團 (中國時報). 2011-07-14 (中文(臺灣)).
  13. 羅楚東. . 中央社. 2011-07-13 [2016-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30).
  14. 許紹軒. . 自由時報電子版. 2007-07-12 [2014-11-21] (中文(臺灣)).
  15. 黃端禮. . 沿著菊島旅行(舊討論區論壇). 2011-03-06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中文(臺灣)).
  16. .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7).
  17. 黃端禮. . 高雄市: 上鋐書庫. 2011年. ISBN 978-986-87945-0-4 (中文(臺灣)).
  18. 高丹華. . 「高丹華的社區筆記」部落格. [2008-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中文(臺灣)).
  19. 劉禹慶、許紹軒. . 自由時報電子版. 2008-07-12 [2014-11-21] (中文(臺灣)).
  20. . 2014-11-18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1) (中文(臺灣)).
  21. . 三立新聞. 2014-11-19 [2014-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中文(臺灣)).
  22. 許和鈞. . 卡提諾論壇. 2014-10-20 [2014-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中文(臺灣)).
  23. 許劍虹. . 許劍虹網誌. 2014-11-20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中文(臺灣)).
  24. . 2014-11-20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中文(臺灣)).
  25. . 2014-11-21 [2014-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8)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