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灣金融中心

濱海灣金融中心英語:),位於新加坡濱海灣,由長江實業香港置地吉寶置業(Keppel Land)合作發展,佔地3.55公頃,共有3幢甲級寫字樓、兩幢住宅商場。工程分為兩階段,其中兩幢甲級寫字樓於2009年開幕[1],首階段於2010年竣工,次階段於2012年竣工,於2013年5月15日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主持開幕典禮。

Marina Bay Financial Centre
概要
類型商業大廈、服務式公寓
地點新加坡市中心濱海灣濱海林蔭道8-12號
1°17′N 103°51′E
莱佛士码头资产管理(RQAM)
星展銀行(第三座其中18層及外牆廣告)
管理者莱佛士码头资产管理(RQAM)
高度
屋顶245米(2座)、239米(3座)、227米(濱海灣居)、222米(濱海灣軒)、192米(1座)
技术细节
层数66層、55層、49層、46層、32層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美國KPF建築師事務所
DCA Architect(第一期執行建築師)
Architect 61(第二期執行建築師)
長江實業香港置地吉宝企业
网站
www.mbfc.com.sg
地圖
濱海灣金融中心地面廣場
遠眺濱海灣金融中心

本項目共分兩期發展,一期包括辦公室1、2座及公寓1座-濱海灣居(Marina Bay Residences),另設面積達84500平方呎商場,於2010年完工;二期包括辦公室3座、公寓2座-濱海灣軒(濱海灣軒屬萊佛士碼頭一號內剩餘土地)及94500平方呎商場,於2013年完工。

建設歷程

  • 2005年7月15日,長江實業香港置地吉宝企业聯營公司投得項目第一期(寫字樓一、二座及濱海灣居)土地,作價10億64萬4千新加坡元。
  • 2007年2月16日,聯營公司運用增購權,購入第二期(寫字樓三座)土地,作價約9億767萬新加坡元。
  • 2007年4月18日,聯營公司與渣打銀行簽訂為期十二年(由2010年至2022年)租約,將當地總行遷入濱海灣金融中心一座8至32樓,成為項目首個租戶[2]
  • 2009年7月29日,濱海灣金融中心一座封頂。
  • 2010年1月25日,濱海灣金融中心一期寫字樓啟用,首個遷入租戶為野村證券
  • 2010年4月,濱海灣金融中心一及二座寫字樓悉數租出,並於第三季全面入伙。
  • 2010年11月24日,項目商場部分投用。
  • 2011年9月28日,濱海灣金融中心三座封頂。
  • 2013年5月15日,濱海灣金融中心舉行全面開幕儀式,並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主禮。

辦公室

本項目共設三座辦公大樓,入駐企業以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尤其是第三座)、商業資訊科技公司、跨國礦產及糧食貿易公司為主。其中,一座主要由渣打銀行租用(佔500000平方呎),取代百得利路6號成為渣打在新加坡的總行;三座則主要為星展銀行總行(佔600000平方呎,共18層),由該行於2012年12月以新加坡元10億3500萬元,向發展商購入。 租戶名單如下:

一座

  • LeVel33酒吧(33樓)
  • 渣打銀行(8-10及12-32樓,連外牆廣告)
    • 私人銀行:8-9樓、32樓
    • 支援部門:11樓
    • 零售銀行-法律部:14樓
    • 零售銀行-信用及環球金融風險部:15樓
    • 環球研究部:17樓
    • 零售銀行-市場部:21樓
    • 零售銀行-轉賬部:22樓
    • 零售銀行-企業金融部:26樓
    • 總裁辦公室、企業品牌部、法律等各秘書:27樓
  • 台灣德事商務中心(11樓)
  • Michael Huang 律師事務所(602室)
  • 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5樓)
  • 萊佛士碼頭資產管理(管業處/服務式住宅租務處)(401室)
  • 法國興業銀行(302、701及1201室)
  • 威靈頓投資管理(301室)

二座

三座

  • 星展銀行(共18層,連外牆廣告)(持有業權)
  • IBM
  • 貢渥集團
  • 農業中央金庫(3801-03室)
  • Milbank律師事務所(3603室)
  • 路易達孚公司(3303室)
  • Evercore投資公司(3301室)
  • Clyde律師事務所(兼冰島名譽大使館)(30樓,通訊地址為3003室)
  • 王律師事務所(28樓)
  • 高偉紳律師行(25樓)
  • Ashurst律師事務所(24樓)
  • 標普全球(23樓)
  • Rio Tinto礦業(20樓)
  • 美贊臣(19樓)
  • 雷格斯分租辦公空間(17樓)
  • Lynx能源公司(1602室)
  • 天然煤礦集團(1601室)
  • Expedia公司(502室)

參考注釋

  1. 星濱海灣金融中心 未落成已租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明報》 2012年10月9日
  2. (PDF). [2018-09-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8-2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