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食性动物
滤食性动物是對通过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和食物颗粒来进食的動物統稱,通常這些動物會一口吞下水,然後再通過體內的过滤结构將水排出,而水中較大的動物則會被過濾結構阻擋,成為滤食性动物的食物。蛤蜊、磷虾、海绵、须鲸和许多鱼类(包括一些鲨鱼)以及火烈鸟均屬於滤食性动物[1]。滤食性动物在澄清水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它們被稱為是生态系统工程师。
魚類
甲殼動物
鬚鯨
海綿
海綿沒有真正的循環系統;相反,它們會產生用於循環的水流。 溶解的氣體被帶到細胞並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入細胞。代謝廢物也透過擴散轉移到水中。 海綿泵出大量的水。 例如,臼海綿是一種小的類白細胞海綿,高約10公分,直徑約1公分。 據估計,水以每分鐘6公分的速度通過80,000多條河道流入。 然而,由於臼海綿有超過200萬個帶鞭毛的腔室,其總直徑比運河的直徑大得多,因此通過腔室的水流速度減慢至每小時3.6公分。 這樣的流速可以讓衣領細胞輕鬆捕獲食物。 水以約8.5公分/秒的速度通過單個排水孔排出:噴射力能夠將廢物帶離海綿一定距離。
翼龍目
傳統上,真梳颌翼龍類的物種由於牠們數量多且細長的牙齒,傾向認為均屬於濾食性動物,然而,目前僅有南翼龍屬被確認屬於濾食性,牠們具有鬃毛狀的齒梳及向上彎的喙部,與現存的紅鶴類似。其他真梳颌翼龍類物種則缺乏這樣的特徵,牠們的覓食行為反倒較接近現存的琵鷺,特化的牙齒是為了增加於水中掃動時的面積。而且,其他真梳颌翼龍類牙齒的特化程度明顯不如南翼龍近似於鯨鬚的細齒[2]。
北方翼龍科被認為具有初階的濾食性,透過牠們細長的牙齒在掃過水面時捕抓小型魚類,不過牠們的牙齒並不如南翼龍那樣的細小密集。總體來說,牠們的覓食行為更近似於現今的恆河豚屬[2][3]。
海生爬行動物
鮮少有中生代海生爬行動物發展出濾食性的行為,在當時大多數的濾食性動物多半為厚莖魚目的魚類。然而,仍有部分蜥形綱物種演化成為濾食性動物。
例如,屬於楯齒龍類的無齒龍屬上頜前端具有一排細密的梳狀齒以及類似紅鶴的舌骨及顎部肌肉系統,再加上牠們的化石發現於湖泊沉積物內,推測無齒龍屬與現存的紅鶴可能佔據了類似的生態位[4][5]。但更近年的研究認為,牠們可能其實是植食性動物,透過喙狀嘴去刮取並過濾沉積物中的小型植物組織以及藻類[6]。
屬於鱷形超目的腔鱷科主要生存於淡水環境,具有類似鬚鯨的顎部以及細小的牙齒。而生存於新生代的莫拉鱷屬也有類似的特徵,但兩者的親緣關係並不親近,兩者的口鼻部是各別演化出的特徵[7][8]。
湖北鱷目為生存於三疊紀的爬行動物,採類似現存露脊鯨的瓢濾型濾食[9]。
部分蛇頸龍目物種,例如生存於白堊紀馬斯垂克期薄板龍科的莫特納龍,也屬於濾食性[10]。莫特納龍下顎的牙齒向下外翻,讓牠們得以挖起海底的沉積物,並透過這些牙齒過濾,捕捉潛藏於其中的端足類及其他小型動物,如同現代的灰鯨[11]。
參考文獻
- (英)大卫·伯尼著;金紫翎译;文星审译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3 第82页. .
- Wilton, Mark P.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691150611.
- Pilleri G., Marcuzzi G., Pilleri O. . Investigations on Cetacea. 1982, 14: 15–46.
- Rieppel, O. (2002). Feeding mechanisms in Triassic stem-group sauropterygians: the anatomy of a successful invasion of Mesozoic sea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35, 33-63
- Naish D. . Geology Today. 2004, 20 (4): 153–158. S2CID 128475420. doi:10.1111/j.1365-2451.2004.00470.x.
- Chun, Li; Rieppel, Olivier; Long, Cheng; Fraser, Nicholas C. . Science Advances. May 2016, 2 (5): e1501659. Bibcode:2016SciA....2E1659C. PMC 4928886 . PMID 27386529. doi:10.1126/sciadv.1501659.
- Langston, W. . Copeia. 1966, 1966 (4): 882–885. doi:10.2307/1441424.
- Aguilera, O. A.; Riff, D.; and Bocquentin-Villanueva, J. .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6, 4: 221–232.
- Sanderson S. L., Wassersug R.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0, 262 (3): 96–101. Bibcode:1990SciAm.262c..96S.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90-96.
- . 25 July 2015 [11 June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6).
- O'Keefe, F. R.; Otero, R. A.; Soto-Acuña, S.; O'Gorman, J. P.; Godfrey, S. J.; Chatterjee, S.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7, 37 (4): e1347570. S2CID 91144814. doi:10.1080/02724634.2017.134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