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座τb

牧夫座τ星b,也被称为牧夫座τ星Ab,是一颗位于牧夫座、距离地球约50光年的系外行星。1996年,杰弗里·马西和保罗·巴特勒宣布发现该行星。牧夫座τ星是首批被发现拥有环绕其运行的系外行星的恒星之一。因为被误认为是首颗通过直接观测发现的系外行星,牧夫座τ星b于1999年12月16日被冠以“千年行星”的绰号。[1]

牧夫座τ星b
牧夫座τ星b的艺术想象图
发现
發現者杰弗里·马西和保罗·巴特勒
發現日期1996年
视向速度法
軌道參數
半長軸0.0481天文单位
離心率0.023 ± 0.015
軌道週期3.312463 ± 0.000014地球日
近心點經度188°
近心點時間2,446,957.81 ± 0.54儒略日
物理特徵
溫度1576K

    发现

    1996年,“加利福尼亚和卡内基行星搜索计划”的保罗·巴特勒和杰弗里·马西使用当时已经成熟的视向速度法发现了该行星,它是首批被发现的系外行星之一。由于其母星十分明亮,而其自身质量也较大,所以产生了十分明显的视向速度位移,速度高达每秒469 ± 5米/秒;而迈克尔·梅耶和迪迪尔·奎洛兹通过对15年间所收集数据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数据的准确性。

    轨道和质量

    牧夫座τ星b质量较大,其质量下限大于木星质量的4倍。其所运行的轨道被称为“烈焰轨道”("torch orbit"),距离中央恒星的距离小于水星至太阳距离的七分之一。其轨道周期仅为3地球日7.5小时。由于牧夫座τ较之太阳温度更高,体积更大,而该行星的轨道十分接近牧夫座τ,所以可以料想牧夫座τ星b的表面温度极高。假设该行星表面为灰色,且不存在温室效应或者引力潮汐效应,球面反照率为0.1,则其表面温度将会接近于1600K。[2]虽然还未曾直接探测到该行星,但是科学家已经可以确定该行星是一颗类木行星

    牧夫座τ星b的质量要大于大多数的“热木星”,所以有观点认为该行星最初是一颗褐矮星——即失败的恒星,由于过于接近其主星,在其热量的影响下它逐渐失去了大气层。尽管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但是著名的凌星行星HD 209458b曾被观测到发生了这一情况。

    1999年12月,A·C·卡梅隆所领导的团队宣布他们观测到该行星所反射的恒星光芒。据他们测定,该行星轨道的倾角为29°,其质量为木星的8.5倍。他们认为该行星的表面为蓝色。遗憾的是,该观测结果被未能得到再次的确认,并在其后被证明是伪造的。有人则认为该行星与其母星处于潮汐锁定状态,如果该假定属实,则其轨道倾角将达到40°,[3]质量则将达到6—7倍木星质量。后来所进行的磁场探测证实了该假定。[4]

    物理特性

    牧夫座τ星b的较高温度可能导致其半径膨胀,比木星的半径大1.2倍。由于还未曾探测到该行星的反射光,所以其表面反照率一定小于0.37。[3][5]其表面温度高达1600K,被认为高于HD 209458b的表面温度(测定值为1392K),甚至可能高于HD 149026b(最初测定值为2300K,后来依据较高的反照率0.3修正为1540K)。依据萨达斯基归类法,牧夫座τ星b被划为V类行星,该类行星的表面反照率高达0.55以上。

    该行星是VLTI光谱成像仪进行近红外观测的候选观测对象之一。[2]

    有迹象表明,在该行星之外,还存在着一颗环绕牧夫座τ星A运行的系外行星。不过该行星可能还未运行完完整的一周,其存在与否仍然存疑。

    参见

    参考文献

    1. . [2009-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2. Renard, S.; Absil, O.; Berger, J. -P.; Bonfils, X.; Forveille, T.; Malbet, F. . 2008. arXiv:0807.3014v1可免费查阅 [astro-ph].
    3. LEIGH C., COLLIER CAMERON A., HORNE K., PENNY A. & JAMES D., 2003 "A new upper limit on the reflected starlight from Tau Bootis b." MNRAS,344, 1271
    4. Catala C., Donati J.-F., Shkolnik E., Bohlender D., Alecian E. . MNRAS. 2007, (374): L42.
    5. Lucas, P. W.; Hough, J. H.; Bailey, J. A.; Tamura, M.; Hirst, E.; Harrison, D. . 2007. arXiv:0807.2568v1可免费查阅 [astro-ph].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