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现象
电现象(electrical phenomena)是关于电的物理现象,例如人类熟知的闪电就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此外,随着电学的发展,人们还认识到了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壓電效應等各种电现象[1]。
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
早在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發現用絲綢或法蘭絨摩擦琥珀後,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因此希臘語的ελεκτρον(琥珀)就是英语中的“電”的词源[2]。公元一世紀,東漢的王充在《論衡》中記載「頓牟掇芥」[3]。頓牟就是琥珀,意思是當琥珀經摩擦後,即能吸引像草芥一類的輕小物體。
这一现象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静电屏蔽
靜電屏蔽現象是指对于一個接地的空腔導體,外接電場不會影響腔內的物體,腔內帶電體的電場也不會影響腔外的物體。靜電屏蔽的應用很廣泛,例如電子儀器外的金屬網罩、電纜外層包裹的金屬皮等都是用於防止外部電場對內部的影響。需要注意,如果外部的電場是交變電場,則靜電屏蔽的條件不再成立,另見電磁屏蔽。
放电现象
人体放电
靜電放電指靜電的正電荷或是負電荷逐漸累積,與周圍環境產生電位差,經由放電路徑而產生的电荷在不同電位之間移轉的現象。西元三世紀,晉朝的張華在《博物志》中記載:“今人梳頭,解著衣,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亦有吒聲”。這是指頭髮因摩擦起電,在放电时發出的閃光和劈啪之聲[2]。
大气放电
闪电是人类熟知的放电现象,在放电过程中伴随着雷声,合称为雷电现象。在夏季较为常见,在冬季下雪时也可能发生,即雷雪,但是发生機會相当微小。特殊情况下,雷暴天气中还会出现球状闪电等现象[6]。
中高层大气放电是發生在中高層大氣的特殊放电现象,与对流层闪电較爲不同,属于瞬态发光事件,包括紅色精靈、蓝色喷流、巨大喷流以及淘氣精靈等[7]。
- 紅色精靈(Red sprites)通常成簇发生在离地面30~90公里的高空(中气层),呈红橙色,下部为卷须状,上部则有弧形枝状结构,有时其顶端还会出现淡红光晕[8]。1989年7月6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首次拍摄到紅色精靈,其后在世界各地都观察到了这种现象[9]。紅色精靈被认为是很多高海拔飞行器无端故障的元凶[10]。
- 蓝色喷流(Blue jets)通常呈细锥形,从积雨云的顶端一直延伸到离地面40~50公里的电离层[11]。蓝色喷流在1989年10月21日由一艘经过澳大利亚上空的航天飞机初次观测到。至2007年为止,学界只有不到100张关于蓝色喷流的照片。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1994年阿拉斯加大学对红色精灵的一次研究中拍摄的[12]。
電傳導
导体
電傳導是指导体內,載電荷的粒子的運動,形成了電流。這運動可能是因為感受到電場的作用而產生的,也可能是因為載子分佈的不均勻引發的擴散機制的結果[17]。常見的導體有金屬、電解質溶液等。
1753年,義大利物理學家喬凡尼·貝卡立亞()在研究物質的導電性質时,在電路裏加裝了盛滿了水的玻璃管,并發現玻璃管的截面面積越大,電流強度越大[16]。
绝缘体
在绝缘体中,由于价带电子被紧密的束缚在其原子周围,电荷无法在其内部自由流动,具有很小的电导率,因此可以用来支撑或分离各个电导体,不让电流流过。玻璃,纸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都是非常好的电绝缘体。
介电现象是当绝缘材料被施加电压后,在绝缘体内部产生正、负电荷的现象[18]。这種可被電極化的絕緣體被称为介電質。介電質的用途相當廣泛,由于其電傳導能力很低,又有很好的介電強度(),所以可以用來製造電絕緣體;另外介電質可被高度電極化,是優良的電容器材料[19]。某些介電質存在自发的电极化现象,并且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以被反转,被称为铁电性[20][21]。铁电性物质在电极反转的过程中还存在介电迟滞现象[22]。
电磁现象
1820年,漢斯·奧斯特在課堂做實驗時意外發現,電流能夠使磁针发生偏轉,演示出電流周圍會生成磁場,即電流的磁效應。1825年,英國人威廉·思特金利用这一现象,將通有電流的金屬線纏繞在絕緣的棒上,發明了電磁鐵。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導體处在變化的磁场中,會產生電動勢的物理现象,是发电机、感应马达、变压器等许多电力设备的原理和基础。1831年麥可·法拉第通过实验發現,封閉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等於穿過這一電路磁通量的變化率,被称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28][29]。
1834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发现由於磁通量的改變而產生的感應電流,其方向為抵抗磁通量改變的方向,被称为楞次定律[30]。楞次定律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做了补充,指出電感是當通過載流迴路的電流发生改變時,會出現電動勢來抵抗電流的改變。術語「電感」是1886年由奥利弗·赫维赛德命名,分为自感和互感[31]。通常自感是以字母「L」標記,是為了紀念物理學家海因里希·楞次的貢獻[32][33];互感是以字母「M」標記,是其英文(Mutual Inductance)的第一個字母。
渦電流現象是由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在1851年發現[34],是由電磁感應效應所产生。当一個运动的磁場與金屬導體相交,或是由运动的金屬導體與磁場垂直交會时,会產生一個在導體內循環的電流。磁场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就越大,涡流就越强。该原理可以應用在无损检测方面,如飛機機身與零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的检测;也可以应用在电磁制动方面,如电磁涡流制动器。
霍尔效应
1879年,埃德溫·赫伯特·霍爾在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時發現當固體導體放置在一個磁場內,且有電流通過時,導體內的電荷載子受到洛倫茲力而偏向一邊,繼而產生電壓的現像,被称之为霍爾效應。
大地电流
大地电流是指在地下或海洋中流通电流的现象,主要是因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而产生,这些不连续的电流以较为复杂的形式相互作用。大地电流具有极低频,在地球表面大范围地流动。
1862年9月,科学家在慕尼黑的阿尔普斯()进行实验,观测到的地球电流主要是因为地磁场外层部分的强度改变产生了电磁感应,而地磁场强度的改变又归因于太阳风和磁层(英語:)的相互作用或者是电离层中太阳的辐射效应。大地电流的电势差可以在地球上不同地点之间测量到,进而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大地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地球的电导。大地电流具有白昼的特性,电流矢量的方向基本是朝向太阳的。任意时刻,大地电流在地球向阳的一个半表面上流动。在白天,大地电流趋向赤道移动;在夜晚,则趋向两极移动。[35][36]
与机械能作用
库伦定律
1767年,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發現,在帶電金屬容器的內部,電作用力為零,因而猜測帶電物體作用於彼此之間的吸引力與萬有引力都遵守相同的规律。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库仑用扭秤(torsion balance)做實驗證實了普利斯特里的猜測,即:兩個帶電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与电量乘积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而且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的现象,被称为库仑定律。
电离现象
等离子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的科学家Langmuir在1920年提出。通俗的说,等离子体就是电离的气体。比较严格的定义是:等离子体是由电子、阳离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整体上呈电中性的物质集合[40]。
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一個由温差产生电压的直接转换,且反之亦然。简单的放置一个热电装置,当他们的两端有温差时会产生一个电压,而当一个电压施加于其上,他也会产生一个温差。一般来说,热电效应包括塞贝克效应、帕尔帖效应与汤姆孙效应三个分别各自定义过的效应。
此外,还有一个电现象叫焦耳加热,是指當一个电压通过一个阻抗物质上,即會產生熱。帕尔帖-塞贝克效应与汤姆孙效应是可逆的,但是焦耳加热不可逆。
光电现象
光电效应
1887年,德國物理學者海因里希·赫茲發現,当紫外線照射到金屬電極上时,会產生放电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41]。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給出了光電效應實驗數據的理论解釋,推动了量子力學的诞生,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42]。要發生光電效應,光的頻率必須超過金屬的特徵頻率;而从光电效应中發射出來的電子稱為「光電子」。
内光电效应是光电效应的一种,主要由于光量子作用,引发物质电化学性质变化。内光电效应又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伏效应[43]:1060-1063[44]:1240-1246。其中光电导效应是当入射光子射入到半导体表面时,半导体吸收入射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使其自生电导增大的现象。而光生伏打效应是指当一定波长的光照射非均匀半导体(如PN结),在自建场的作用下,半导体内部产生光电压的现象,是由法国物理学家亞歷山大·愛德蒙·貝克勒爾()于1839年发现的,[45][46]。
与生物体作用
参考文献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0) (英语).
- 劉尚合. . 中國物理學會靜電專業委員會. 2004-07-21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王充. . 汉章帝元和3年/西元86年) [201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2).
頓牟掇芥,磁石引針
-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2008 [2008-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1).
- . 9.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o.: p.181. 1910 [200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6).
- .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北京日报. 2014-01-29 [2016-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Earle R. Williams. .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1).
- Sterling D. Allen - Pure Energy Systems News. . Pure Energy Systems. 2005 [September 24,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19日).
- Walter A. Lyons and Michey D. Schmidt (2003). P1.39 The Discovery of Red Sprites as an Opportunity For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Retrieved on 2009-02-18.
- STRATOCAT - Stratospheric balloons history and present. . [201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1).
- . [2016-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3).
- 'Red Sprites & Blue Jets - the vide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lue Jets & Blue Starters - the vide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洪連輝. . 科学Online. 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学教学资源平台. 2009-08-29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1).
- 陳炳聖. . 源樺. 2007. ISBN 986828421X.
- Hertha Ayrton.The Electric Arc
- Whittaker, E. T., , Nelson, London: pp. 53, 1951
- Griffiths, David J. . Prentice Hall. 1998: pp. 289. ISBN 0-13-805326-X.
- Maheshwari, Preeti, , New Age International, 2008, ISBN 9788122417944
- 美國物理學者Arthur R. von Hippel,在他的權威著作《介電性物質與應用》()裏闡明,「介電質不是一種狹義的所謂絕緣體,而是從它們與電場、磁場、電磁場交互作用的觀點來思考的廣泛範圍的非金屬,包括氣態、液態、固態物質,以及電能和磁能的儲存和耗散。」(Technology Press of MIT and John Wiley, NY, 1954).
- Werner Känzig. . Frederick Seitz; T. P. Das; David Turnbull; E. L. Hahn (编). 4. Academic Press. 1957: 5. ISBN 0-12-607704-5.
- M. Lines; A. Glass. .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9. ISBN 0-19-851286-4.
- Rajratan Basu and Germano S. Iannacchione. (PDF). 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2009-08-06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05).
- .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24 June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1).
- Kamerlingh Onnes. . Comm. Phys. Lab. Univ. Leiden. 1911, (122b).
- Meissner, W.; R. Ochsenfeld. . Naturwissenschaften. 1933, 21 (44): 787–788 [2016-09-29]. Bibcode:1933NW.....21..787M. doi:10.1007/BF015042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4).
- Cartlidge, Edwin. . Nature News. 18 August 2015 [18 August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8).
- Giancoli, Douglas C. Fifth. 1998: 623–624.
- BB Laud. . New Delhi: New Age International. 1987: 151. ISBN 0852264992.
- L. Pearce Williams. . Random House. 1966: 77-78, 133 (for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 p. 85-89, 133 (for electrostatic induction).
- Griffiths, David J. . Prentice Hall. 1998: pp. 301–304. ISBN 0-13-805326-X.
- Heaviside, O. Electrician. Feb. 12, 1886, p. 271.見該文集的再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Glenn Elert. . 1998–2008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2).
- Michael W. Davidson. . 1995–2008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Donald G. Fink; Donald Christiansen. . McGraw-Hill. 1 January 1989. ISBN 978-0-07-020982-4.
- 美國專利第3,361,957号, D. L. Hings, Telluric current responsive device having spaced conductors for positioning adjacent the Earth's surface
- Jahr, Emil, "美國專利第690,151号 Method of utilizing electrical earth currents".
- Woldemar Voigt, Lehrbuch der Kristallphysi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erlin, Germany: B. G. Teubner, 1910).
- 朱建國,孫小松,李衛. .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18-05244-2.
- Mallove, Eugene. . Infinite Energy. September–October 2002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参数
|magazine=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
或|website=
) (帮助) -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16-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Hertz, Heinrich. . Annalen der Physik. 1887, 267 (8): S. 983–1000. Bibcode:1887AnP...267..983H. doi:10.1002/andp.18872670827.(On an effect of ultra-violet light upon the electric discharge)
- . Nobel Foundation. [2013-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7).
- Halliday, David; Resnick, Robert; Walker, Jerl, 7th, USA: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5, ISBN 0-471-23231-9
- Serway, Raymond; Jewett, John. 9th. Cengage Learning. 2013. ISBN 978-1133954057.
- (法文)
- Photovoltaic Effect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14.. Mrsolar.com. Retrieved on 2010-12-12.
- Peroomian, Raymond A. Serway, John W. Jewett, Jr. ;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Vahé. 9th ed., international ed. Boston, MA: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2014: 854. ISBN 978-1-133-95405-7.
- Ivancevic, Vladimir & Tijana, , World Scientific: pp. 602, 2005, ISBN 9812565345
- Bullock, Theodore H., , Springer, 2005, ISBN 0387231927
- Morris, Simon C.,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521827043
- Kandel, E.; Schwartz, J.; Jessell, T., ,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pp. 27–28, 2000, ISBN 0838577016
- Davidovits, Paul, , Academic Press: pp. 204–205, 2007, ISBN 978012369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