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寮坑
歷史
清乾隆年間,客家人劉廷瑞由廣東長樂遷到沙田一帶,並於落路下建村定居,再有後人分支到鄰近的禾寮坑、拔子窩和馬料三地。禾寮坑開村較晚,有百多年歷史。[1][2]禾寮坑載於1905年批出的集體官契中,1911年禾寮坑有23名村民。[3][4]
禾寮坑原建有約40間石屋,以三排分佈於兩條山坑之間,村後的山谷有不少寮屋。禾寮坑9號是一座已拆卸的歷史建築,原建於1938年,由在禾寮坑經營糖廠的高氏夫婦所興建。戰後,該座大宅被用作開辦加禾學校,1950年代末關閉,學生改到位於禾寮坑和松頭下之間的火炭公立學校就讀。[5]
1960年代末期規劃香港地鐵時,建議的東九龍線的終點站就在此地,並與九廣鐵路交匯,方便乘客轉乘兩鐵,但東九龍線的計劃最終並沒有實現,而九廣鐵路計劃增設的車站則南移至火炭站現址;原來擬建東九龍線地鐵車廠用地,即是今天的港鐵何東樓車廠。
1970年代初,香港政府收地發展火炭工業區,位於山邊的禾寮坑獲全數保存,政府特意將村前的道路命名為禾寮坑路,但村前的一大片農田和漁塘被平整和發展成數十層高的工廠大廈,只有很少地皮用作休憩用途,即禾寮坑遊樂場和禾寮坑休憩公園。
2000年代初,禾寮坑有居民約400人,當中只有四份一為居於村前的原居民,剩下大部份村民居於谷中寮屋,環境不佳。[6]
地標
- 玉廬:有四個門牌分別由4名同族劉氏兄弟擁有。[7]
- 南廬(禾寮坑24至26號):建於1951年
- 文喜園
事件
參考文獻
- . 香港商報.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 . mos.hk. 新沙田. 1986-04-10 [2023-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 . 新界鄉議局. 1991.
- .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1).
- (PDF). Antiquities Advisory Board. [2023-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30).
- . 太陽報. 2002-11-23.
- . e123長青網-長者服務及老人院資訊. [2023-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中文(繁體)).
- . 太陽報. 2002-11-23.
- . 蘋果日報. 200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 . 蘋果日報.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 . 大公報. 2017-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 . 星島日報. 2019-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0) (中文(香港)).
- . 蘋果日報.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 . vLex. 2016-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英语).
- . vLex. 2017-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英语).
- . 星島日報. 1998-05-2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