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置岩体

移置岩体,又名外来岩体[1],是一個構造地質學的名詞,意思指一塊岩體從原來形成的位置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移置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低角度(少於30°[1])的逆衝斷層()引起的。推覆体被侵蝕后留下的孤立岩體被稱作飛來峰[2]。若推覆体被剝蝕作用形成窗口而使推覆体底下的岩體曝露出來,被稱為构造窗[3]

逆衝系統的原理概述。當一個逆衝斷層下盤達到合理的大小,被逆衝斷層位移到遠處,就可形成推覆構造(Nappe tectonics),而該塊斷層下盤則被稱為推覆体(Nappe,也音譯作納布)。如果在推覆體上形成了剝蝕孔,顯出底下的原地岩體,該剝蝕孔被稱為构造窗。推覆體被侵蝕只留下在原地岩體之上的孤立岩體被稱作飛來峰

語源

「移置岩體」的學術名稱「allochthon」()源於古希臘文的「」(其他)及「」(地球/土地);而其相反詞「原地岩體」(autochthon;)則源於「」(自我)跟「」。

湖沼學

湖沼學,移置岩體的植被和泥土可以為水體提供外來養份;而在水體內的藻類微生物分解後產生的有機碳則屬於原地養份。而對於河流或小型的湖泊,其有機碳以外來的為主;而對於大型的湖泊,其有機碳以原地的為主。[4]

參考資料

  1. . 科學網. 2012-09-19 [2013-03-27] (中文(简体)).
  2. 徐志斌. (PDF).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1990年9月, 19 (3): pp. 78–84 [2013-03-27] (中文(简体)).
  3. 马高尚; 华耀敏. (PDF). 中国煤田地质. l989年, 第1卷 (第4期): pp. 5–9 [2013-03-27] (中文(简体)).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4. Eby, G.N. . Pacific Grove, CA: Thomson Brooks/Cole. 2004.

參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