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麴病菌
稻麴病菌(學名:),民間俗稱「穀母」,最早由Cooke於1878年在印度發現[1]。本種真菌為造成水稻稻麴病()的植物病原菌,流行於超過40個國家,尤以亞洲的水稻栽培區為盛[2],在美國亦有發生[3],在台灣,稻麴病菌最早由日本學者澤田兼吉在1919年紀錄[4]。本屬病原菌學名(Ustilaginoidea)與黑粉菌屬(Ustilago)相近,但實屬於子囊菌門。
稻麴病菌 | |
---|---|
U. virens smut balls on a rice head | |
科学分类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门: |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
纲: | 糞殼菌綱 Sordariomycetes |
目: | 肉座菌目 Hypocreales |
科: | 麥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
属: | 稻麴病菌屬 Ustilaginoidea |
种: | 稻麴病菌 U. virens |
二名法 | |
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ah., (1896) | |
異名 | |
Sphacelotheca virens Omori{?}, (1896) |
分類
稻麴病菌最早由Cooke在1878年發現,當時被歸入黑粉菌屬,命名為Ustilago virens。1896年,稻麴病菌因形態特徵被改歸入稻麴病菌屬,更名為Ustilaginoidea virens。
防治策略
由於此病害於台灣僅零星發生,目前尚未有正式登記之化學藥劑可供使用。但可透過清除田間罹病植株、選用健康不帶病菌之種子預防此病害之發生。[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