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軍手號及敬禮
童軍敬禮或三指敬禮(英語:)適用於全球童軍與女童軍組織成員,當一名童軍要向另一名童軍致敬,或在典禮中向國旗致敬時使用。在大多數狀況下,敬禮方式為舉起右手,掌心朝外,拇指壓住小指,指尖觸碰到眉毛。在各國童軍組織,或是在其內部各階段,會有不同的敬禮方式。

來自普拉斯特的烏克蘭女童軍做出童軍敬禮。
在特定情形下,會使用一種半完成的敬禮(半禮),也稱為童軍手號;敬禮時,仍然是掌心朝外,拇指仍然壓住小指,但手則舉到與肩部同高。
三指的意義

童軍使用三指敬禮為童軍手號。

以三指手號為形狀的聖誕節餅乾。
在《童軍警探》書中,羅伯特·貝登堡為童軍選擇三指敬禮,用意在表現童軍諾言中的3個面向:
當初,貝登堡打算在兩名童軍第一次見面時,使用「秘密手號」,也就是半完成的敬禮方式來為彼此致敬,不管彼此認不認識。巡邏隊長、軍校校長或武裝部隊成員等軍警官才是使用完整的敬禮方式[2][3]。
參考條目
參考文獻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童軍手號及敬禮 |
- Baden-Powell, Robert. . Oxford. 2005: 37 [First published 1908].
- . [2016-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7).
- . [2016-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4).
- The Wolf Cub's Handboo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p.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