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德里德·德雷斯尔豪斯

米尔德里德·崔瑟豪斯英語:[1]1930年11月1日—2017年2月20日[2],又翻译为“德雷斯尔豪斯”、“崔瑟豪斯夫人”,美国物理学家、半导体材料学家、纳米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首席教授兼任物理系首席教授 (Institute Professor),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能源部科学与技术顾问[3],科学界尊称其为「碳科學的女王」(queen of carbon science)。崔瑟豪斯夫人曾獲得眾多獎項,包括總統自由獎章國家科學獎章恩里科·費米獎科维理奖萬尼瓦爾·布希獎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学会美国材料研究学会、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4]

米尔德里德·崔瑟豪斯
Mildred S. Dresselhaus
出生(1930-11-11)1930年11月11日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
逝世2017年2月20日(2017歲—02—20)(86歲)
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
国籍 美國
母校亨特學院
劍橋大學
哈佛大學
芝加哥大學
知名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芯片材料、量子物理半导体物理
奖项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90年)
IEEE創始人獎章(2004年)
亨氏科技、經濟、就業獎(2005年)
哈羅德·彭德獎(2006年)
奥利弗·巴克利奖(2008年)
奧斯特獎章(2008年)
萬尼瓦爾·布希獎(2009年)
恩里科·費米獎-纳米科學(2012年)
科维理奖(2012年)
總統自由勳章(2014年)
IEEE榮譽獎章(2015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應用物理學
机构康乃爾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博士導師恩里科·費米
博士生格雷格·提姆普
鍾端玲
詹姆斯·斯博克
葉乃裳
瑪西·布蘭克
唐爽

早期生活

崔瑟豪斯夫人於1930年11月1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她的父母艾索尔(Ethel Teichtheil)和梅亞·斯派沃克(Meyer Spiewak)是波蘭裔猶太移民。[5][6]崔瑟豪斯夫人後來在布朗克斯長大,並在亨特學院高中部獲得高中學位。她於1951年於紐約亨特學院獲得學士學位,並獲得未來諾貝爾獎得獎者羅莎琳·薩斯曼·雅洛的建議,繼續接受物理學進階教育。[2]崔瑟豪斯夫人在哈佛大學,並依靠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劍橋大學進行學士後教育,之後在拉德克利夫學院獲得碩士學位。1958年,崔瑟豪斯夫人於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师从美国现代核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的奠基人恩里科·費米[7]之後,崔瑟豪斯夫人以博士後研究者的身份在康乃爾大學工作2年,之後轉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實驗室工作。[8]

事業

2012年4月24日,麻省理工学院网站的官方首页,以整版篇幅报道了唐爽和崔瑟豪斯夫人在半导体方面的科研工作,将引领芯片和热电器件的重大进展。

崔瑟豪斯夫人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57年。[9]1967年,崔瑟豪斯成為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艾比·洛克斐勒·默思客座教授,並在1968年成為終身教授,1983年時成為物理學教授。1985年,崔瑟豪斯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第一位女首席教授 (Institute Professor)。[10][11][12]

崔瑟豪斯於1990年獲得國家科學獎章,以表彰她在材料電子特性方面的研究貢獻,以及擴大婦女在科學及工程領域的研究機會。[13][14]2005年,崔瑟豪斯獲得第11屆亨氏科技、經濟、就業獎。[15]2008年,崔瑟豪斯獲得奧斯特獎章,並於2015年獲得IEEE榮譽獎章[16]

2000年至2001年間,崔瑟豪斯擔任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主任。 從2003年到2008年間,崔瑟豪斯擔任美國物理聯合會理事會主席。她還曾擔任美國物理學會會長,美國科學促進會第一位女主席,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財務主管。[10]崔瑟豪斯後來還投入大量時間支持更多婦女參與物理學研究工作。[17]1971年,崔瑟豪斯和一位同事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第一屆婦女論壇,探討婦女在科學研究及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18]

2012年,崔瑟豪斯夫人與伯頓·里克特共同獲得恩里科·費米獎[19]2012年5月31日,崔瑟豪斯因其對奈米結構中的聲子,以及電子-聲子相互作用、熱傳輸研究的開創性貢獻而獲得科維理奈米科學獎[4][20]2014年,崔瑟豪斯獲得總統自由勳章[21],並在同年因作為擁有多項專利的重要創發者,崔瑟豪斯入選為美國發明家名人堂會員。[22]崔瑟豪斯夫人曾教導過不少著名科學家,她的前學生包括著名的材料科學家鍾端玲[23] 詹姆斯·斯博克,[24]唐爽[25] 著名的物理學家葉乃裳格雷格·提姆普[26]以及著名科技創業者瑪西·布蘭克[27] 和林佑明[28]等。

鑒於崔瑟豪斯夫人的貢獻,有幾種物理理論以她命名;例如希克斯-崔瑟豪斯模型(Hicks-Dresselhaus Model),此理論由林登·希克斯(Lyndon D. Hicks)與崔瑟豪斯夫人共同提出[29],該理論是第一個低維熱電效應基本模型,它開啟整個波段研究。崔瑟豪斯夫人與斉藤理一郎(Riichiro Saito)、藤田光孝金·崔瑟豪斯共同提出SFDD模型,該模型首先預測碳奈米管能帶結構。[30] 崔瑟豪斯晚年還與關門弟子唐爽共同提出了唐-崔瑟豪斯理論 (Tang-Dresselhaus Model),首創了在鉍銻合金薄膜中系統性構建各向異性狄拉克錐的方法。[31] 另一個拉什巴-崔瑟豪斯效應(Rashba-Dresselhaus Effect)是由崔瑟豪斯夫人的丈夫金·崔瑟豪斯所提出的模型,該模型敘述自旋-軌道相互作用效應。[32]

2017年,崔瑟豪斯夫人與通用電氣合作出一部電視廣告,該廣告以《如果女科學家是名人怎麼辦?》為題,試圖吸引增加女性STEM人數。[33]

科學知識貢獻

崔瑟豪斯夫人的研究主要应用于新型芯片、新能源和量子物理,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以及薄膜、铋锑量子线等方面建树颇丰,是碳纳米管,纳米热电效应,和碳材料拉曼光谱等领域的奠基人。[9]

President Barack Obama greets 2010 Fermi Award recipients Dr. Mildred S. Dresselhaus and Dr. Burton Richter in the Oval Office, May 7, 2012
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接見崔瑟豪斯夫人博士(圖右第三位)以及伯頓·里克特博士(圖右第一位),攝於2012年5月7日。

個人生活

米爾德里德·崔瑟豪斯的丈夫金·崔瑟豪斯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学家,也是崔瑟豪斯效应的發現者。他們婚後共有4個孩子:瑪麗安、卡爾、保羅、伊里亞德,另有5個孫子女。[9]

奖项和荣誉

著作

參考資料

  1. .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1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英语).
  2. MIT News Office. . MIT News. 2017-02-21 [2017-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英语).
  3. Natalie Angier. . New York Times. 2012-07-02 [201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英语).
  4. Marlene Cimons. .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12-07-27 [201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英语).
  5. . Marquis Who's Who. 1984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3) (英语).
  6. Madsen, Lynnette. . John Wiley & Sons. 2016-01-15 [2019-07-24]. ISBN 9781118733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英语).
  7. Hagerty, James R. . Wall Street Journal. 2017-03-04 [2019-05-03]. ISSN 0099-96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美国英语).
  8. (PDF). Kavli Prize official site.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6).
  9. . Wall Street Journal. 2017-03-04: A9 [2017-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9) (英语).
  10. . web.mit.edu.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7) (英语).
  11. . U.S. Senate Committee on Energy and Natural Resources.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英语).
  12. .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201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30) (英语).
  13.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990-11-14 [200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英语).
  14.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6) (英语).
  15. . HeinzAwards.net.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英语).
  16. . APS Physics.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英语).
  17. . PhysicsCentral.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英语).
  18. . MIT.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英语).
  19. .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12-01-11 [201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英语).
  20. . Kavli Foundation. [201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6) (英语).
  21. .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2014-11-25 [2014-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英语).
  22. . Nation Inventors Hall of Fame.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英语).
  23. Chung, D. D. L. . Nature. 2017-03-15, 543 (7645): 316. Bibcode:2017Natur.543..316C. PMID 28300109. doi:10.1038/543316a (英语).
  24. . UC Santa Barbara Materials. [30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25. . FACULTY & STAFF DIRECTORY. SUNY Polytechnic Institute. [1 April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26. . JewAge.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英语).
  27. . Innovation Women. MassBio News. [3 August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30).
  28. Soutter, Will. . AZO Nano. AZO Nano. [5 Febr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29. Hicks, L. D.; Dresselhaus, M. S. . Physical Review B. 1993, 47 (19): 12727–12731. doi:10.1103/PhysRevB.47.12727 (英语).
  30. . APS Physics. 1991-12-02 [2017-03-04]. doi:10.1103/PhysRevB.46.1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英语).
  31. Madsen, Lynnette. .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January 15, 2016: 124. ISBN 9781118733714.
  32. . Department of Metallurgy, Materials Science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Tohoku University.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英语).
  33. Weil, Martin. . Washington Post. 2017-02-22 [2017-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英语).
  34. . ETH Zurich. 2015-11-21 [2015-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英语).
  35. . The White House. 2014-11-10 [2014-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1) (英语).
  36. .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13-09-23 [2015-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英语).
  37. . RLE at MITRLE at MIT. 2009-03-09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英语).
  38.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英语).
  39. . EurekAlert. 2013-12-1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英语).
  40. . APS Physics.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5) (英语).
  41. . MIT news. 2007-02-22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英语).
  42. . MIT news. 2003-11-26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英语).
  43. (PD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30) (英语).
  44. . MIT Department of Physics.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0) (英语).
  45. . EurekAlert. 2000-05-10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英语).
  46. .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2017-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英语).

延伸閱讀

  • Schatz, George C.; Scholes, Greg D.; Stang, Peter J.; Burrows, Cindy J.; Winnick, Francoise M.; Alivisatos, A. Paul; Lieber, Charles M.; Weiss, Paul S.; Buriak, Jillian M. .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7-06-27, 29 (12): 5017–5018. ISSN 0897-4756. doi:10.1021/acs.chemmater.7b02398.

外部連結

Lua错误:too many expensive function call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