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鱗矛頭蝮
粗鱗矛頭蝮(學名:),又名三色矛頭蝮[2], 是一種大型的矛頭蝮蛇,目前並沒有任何已確認亞種[3]。其具有與軀幹有著明顯分別的三角狀頭部,表面體色偏深而腹部多為米黃色。它們分佈於墨西哥南部至南美洲北部一帶,主要棲息在各種低地生境並以小型動物為食。因活動範圍接近民居,而成為當地蛇咬個案的主要元兇,並因此被認為是有關地區最危險的蛇類[1];亦因具有高度危險性而被描述為“終極蝮蛇”[2]。其毒液由多種毒素組成,主要破壞肌肉及組織且能造成嚴重的組織壞死。[4] 不過,致命的蛇咬個案隨著醫療科學的進步而不斷地減少。[5][6][7]
粗鱗矛頭蝮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蛇亚目 Serpentes |
科: | 蝰科 Viperidae |
属: | 矛头蝮属 Bothrops |
种: | 粗鱗矛頭蝮 B. asper |
二名法 | |
Bothrops asper Garman, 1884 | |
粗鱗矛頭蝮的分佈地 | |
異名 | |
列表
|
命名與分類
粗鱗矛頭蝮的屬名“”源自拉丁文中的“”及“”兩字,前者意指“凹痕”而後者則為“臉頰”。此名稱示意了這些蛇長有具熱能感應功能的頰窩。而“”一種名則帶有“粗糙”的意思,暗示了此物種背部鱗片的特點。[8] 這種蛇有多個常用名稱,包括了“”及“”。[2] “”一名稱在北美洲一般泛指普通矛頭蝮()及此物種,雖則前者多被稱之為“”。可是,在粗鱗矛頭蝮分佈地的人們卻絕少採用“”這個名稱。[2] 此蛇亦曾一度被歸為普通矛頭蝮的一個亞種,至今仍有不少人將這兩者混淆。[9]
基本特徵
粗鱗矛頭蝮頭部寬大扁平、呈三角形,一般為深或淺棕色,有時甚至是黑色,並與軀幹有明顯的分別。它們長有眼眶紋及不同的背部與腹側斑紋。腹側多為黃、乳白或灰白色並帶有深色斑點,這些斑點在身體的後半部較為稠密;另也有深色三角狀的大斑,這些三角斑的邊緣偏灰,平均每個個體都有18-25條這樣的斑紋;軀幹的兩邊有時亦帶鋸齒狀線條。其背部顏色種類繁多,包括:墨綠、灰、淺或深棕色,腹部多為米黃色。[2] 其為大型的矛頭蝮蛇,體重最大可達6(13英磅),平均體長介乎1.2至1.8(3.9至5.9英尺),而有記錄的最大個體為一隻長2.5(8.2英尺)的雌性[2][10]。此物種亦是最具兩性異形特點的蛇類之一。雌雄在出世時體型相若,但到了7-12個月大時,雌性的平均成長速度會遠超雄性,它們的軀幹也會較雄性的結實[2],毒牙也較長[9]。粗鱗矛頭蝮隨著分佈地的不同有很大的表型差別,這也使人們很難清楚地將其辨認,並特別容易和普通矛頭蝮混淆。後者的體色偏黃或褐,並帶有方形或梯狀斑紋。
分佈地
行為習性
捕獵
此蛇為夜行性並喜歡獨居,食物一般為中小型哺乳動物(如鼠類)、青蛙、鳥及蜥蜴。[13] 它們經常躲藏在河流或溪流旁的枯葉下或樹根邊,靜候獵物走進攻擊範圍之內,有時亦會外出曬太陽取暖。粗鱗矛頭蝮的活躍程度會隨著溫度及濕度的降低而減退。除了地面,它們的活動範圍也包括樹上,不過這種行為模式在幼體間較為常見,而幼體亦懂得搖擺形狀如蟲子般的尾巴吸引獵物(像青蛙)[2]。雖然兩性均具有此習性,但雄性的尾巴顏色通常較為鮮豔。[14]
防衛
當受到騷擾時,此蛇會迅速捲曲成S型,並利用尾巴拍打周邊的樹葉發出聲響。它們通常選擇逃離現場以避免發生任何衝突,但亦會忽然改變方向發動攻擊以自保。[2][9][13] 很多人都是因為看不到或忽略了毒蛇的警告信息而被咬傷。有爬蟲學家指相比之下,粗鱗矛頭蝮在發動攻擊時較普通矛頭蝮更活躍及更難以預測。[13][2] 由於體型大,它們的攻擊範圍亦非常遠,距離可達蛇身的一半長度。爬蟲學家哈迪(1994年)更將其描述為“終極蝮蛇”。[2]
繁殖
粗鱗矛頭蝮為胎生動物[13],繁殖週期與每次誕下的幼兒數目均因分佈地的不同而有所參差,另亦具季節性。以分佈在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地區的種群為例:前者的繁殖時間為九月至十一月,雌性會在四至六月期間產下五至四十隻(平均值為18.6)、體型介乎28至34.6(11.0至13.6英寸)長及6.7至13.1克(0.24至0.46盎司)重的幼體;而反觀後者,它們的繁殖期通常在三月,並在九至十一月期間誕下十四至八十六隻(平均值為41.1)、體型為27至36.5(10.6至14.4英寸)長及6.1至20.2克(0.22至0.71盎司)重的小蛇。不過,這兩個地區個體的懷孕期均在六至八個月不等,而剛出生幼體的大小則視乎母親的體型。[15] 此物種平均產下的幼崽數目為所有美洲蛇類之冠。[2]
目前尚無記錄到此蛇雄性間的求偶鬥爭,雌性有可能每次和多個雄性交配。在交配期間,公蛇會做出一系列的求偶動作,並緊追著緩慢移動的母蛇,最終母蛇會靜止下來並擺出交配的姿勢。至今仍不太清楚此矛頭蝮的交配期每年是一次還是兩次。[12]
此蛇壽命一般為15-21年。[16]
危險性
出現率 | 病徵 |
---|---|
100% | 劇痛及局部腫脹 |
29% | 頭痛 |
25% | 輕度血尿 |
23% | 頭暈 |
17% | 組織壞死 |
17% | 四肢發麻及刺痛 |
15% | 嘔吐 |
2% | 重度血尿 |
2% | 瘀斑擴散 |
1% | 吐血 |
毒液概論
粗鱗矛頭蝮的毒液成分主要包括A2磷脂酶、凝固因子、細胞毒素及肌肉毒素。[18][13] 此蛇在實驗白鼠身上的靜脈 LD50 毒性數值為2.844 mg/kg(腹膜注射)及1.244 mg/kg(靜脈注射)。[19][9] 這種毒蛇的平均毒牙長度為2.5厘米[9],而平均毒液量為458毫克(最高紀錄達1530毫克)[9]。
臨床症狀
毒液主要破壞血液組織。被這種矛頭蝮咬傷的中毒症狀有很多,有些為早期症狀,而有些則在後期才出現,這同時也很視乎被咬者的個人體質。這些徵狀包括:局部位置劇痛、傷口分泌物滲出、被咬位置持續(可長達36小時)腫脹、傷口瘀斑的擴散、麻木、輕微發燒、頭痛、腸胃出血、咳血、鼻孔與牙床出血、血尿、低血壓、嘔心、作嘔、脾臟壓痛、嚴重腎衰竭等。[4] 若不接受正確的醫學治療,組織就會嚴重壞死並需要截肢。回顧過去的12宗臨床死亡個案,有五宗的死因是敗血症;三宗為顱內出血;兩宗為急性腎衰竭及高鉀血症;而最後一宗則是失血性休克。[20] 爬蟲學家道格拉斯()亦死於粗鱗矛頭蝮的蛇咬。[20]
蛇咬概況
此蛇因活動範圍接近民居及具有高度危險性,而成為其分佈地最主要的蛇咬元兇[13]。它與南美響尾蛇共同為墨西哥猶加敦州咬人最多的毒蛇。粗鱗矛頭蝮更被認為是哥斯達黎加最危險的蛇類,當地有46%-65%的蛇咬個案均由其造成,當中的30%需要即時的入院治療。[21] 1947年前的粗鱗矛頭蝮蛇咬致死率為7%,但現在已經降到近乎0%。[6] 這跟當地毒蛇研究的快速進步,以及抗毒血清的面世有關。由有關組織所研發的血清更獲其他南美國家甚至是非洲國家的購入。[5] 反觀情況較為嚴重的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省及喬科省,約有50-70%的蛇咬個案是由這種矛頭蝮造成,而1990年的致死率則為5%。[7] 不少康復的病人均有永久的後遺症。[20]
參考
- 參考以英文為主(除特別列明之外)
- McDiarmid RW, Campbell JA, Touré T. 1999. Snake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vol. 1. Herpetologists' League. 511 pp. ISBN 1-893777-00-6 (series). ISBN 1-893777-01-4 (volume).
- Campbell; Lamar, Jonathan; William. . Ithaca and London: Comstock Publishing Associates. 2004: 870. ISBN 0-8014-4141-2.
- . ITIS (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 [2015-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2014-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0).
- .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西班牙语).
- Mahmood Sasa and Silvia Vazquez. . Toxicon 41. 2003: 19-22. doi:10.1016/S0041-0101(02)00172-1.
- David A. Warrell. : 737.
- Uetz, Peter. . Reptile-Database. Zoological Museum Hamburg. [2011-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Sierra. . A collection of captive care notes. www.venomousreptiles.org. [2006-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30).
- O'Shea, Mark. . United States: New Holland Publishers Ltd. 2011 (original edition 2005). ISBN 1-84773-871-0.
- Cisneros-Heredi, Diego F.; Touzet, Jean-Marc. . HERPETOZOA. 2004-12-30, 17 (3/4): 135–141 (西班牙语).
- Sasa, Mahmood; Dennis K. Waskob, William W. Lamarc. (PDF). Toxicon. 2009, 54 (7): 904–922 [2011-02-10]. PMID 19563822. doi:10.1016/j.toxicon.2009.06.0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4-26).
- O'Shea, Mark. .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and Oxford). first published in 2005. ISBN 978-0-691-15023-9.
- Mattison, Chris. . New Jersey,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and Oxford). 2007;first published in UK by Blandford (1995). ISBN 0-691-13295-X.
- Solórzano, Alejandro; Cerdas, Luis. . Herpetologica. 1989, 45 (4): 444–450 [2012-01-01] (德语).
- . Animal Diversity Web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1).
- Leg necrosis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9). - Bruno Lomonte, Ernesto Morenoll, Andrej TarkowskiS, Lars k HansonS, and Marco Maccarana. (PD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3-11-01].
- Séan Thomas & Eugene Griessel. . 1999 [2013-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1).
- Warrell DA. . Comstock Publishing Associates, Ithaca and London. 2004. ISBN 0-8014-4141-2.
- M. L. Avila-Agüero, K. Valverde, J. Gutiérrez, M. M. París and I. Faingezicht. . Venomous Animals and Toxins 7. 2001. doi:10.1590/S0104-79302001000100006.
- C. Michael Hogan. Nim Li Punit 请检查
|url=
值 (帮助). [2013-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Nim Li Punit is a naturally defended site with the Maya Mountains forming an impenetrable thicket- like jungle on two sides (hosting the feared venomous "Bothrops asper"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