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亨利

約瑟·亨利英語:Joseph Henry,1797年12月17日—1878年5月13日)是一位美國科學家,是美國科學振兴會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史密森尼學會首任會長[1]。他被認為是班傑明·富蘭克林之後最偉大的美國科學家之一,對於電磁學貢獻頗大。他於1830年的獨立研究中發現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比法拉第早發現這一定律,但其並未公開此發現[2][3]

約瑟·亨利
約瑟·亨利
出生(1797-12-17)1797年12月17日
美國紐約
逝世1878年5月13日(1878歲—05—13)(80歲)
美國華盛頓市
国籍美國
母校奥尔巴尼学院
知名于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學
机构奥尔巴尼学院
普林斯頓大學
史密森尼學會

亨利在1831年發明電子門鈴(特別是可以使用電線長距離來敲響門鈴)[4],然後於1835年發明電子繼電器[5]電感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亨利就是以約瑟·亨利來命名的。

生平

早期

紐約奧爾巴尼的紀念碑

約瑟·亨利於1797年出生在紐約奧爾巴尼,父母安·亞歷山大·亨利和威廉·亨利都是蘇格蘭的移民。他父母很貧窮,而且亨利的父親威廉·亨利在亨利小時候就去世了。所以亨利在童年時期都跟他的祖父母住在紐約的戈尔韦。他就讀的學校後來為了紀念他,被命名為約瑟夫·亨利小學。他放學後在普通的商店工作,並在十三歲時成為一位鐘錶銀器的學徒。戲院是亨利的最愛,他曾經差點成為一個專業的演員。

他對科學的興趣始於16歲時,當時他接觸到一本名為《實驗哲學的科學專題講座》的書籍。1819年,他進入奧爾巴尼學院就讀,學費全部免費。因為他的家庭很貧窮,即使獲得免學費的待遇,他也不得不從事教學和私人輔導來自立更生。約瑟·亨利當時打算從事藥物研究,但是他在1824年被任命為助理工程師,並從事興建中的哈德遜河伊利湖之間的國道調查。從此以後,他開始想要成為一位機械工程師。

研究

約瑟·亨利

亨利不只在研究領域獲得成功,他在1826年透過校長貝克(T·Romeyn Beck)的介紹下,成為奧爾班尼中等學校數學自然哲學教授。他有一些重要的研究都是在這所學校中進行。約瑟·亨利對地球磁性的好奇心驅使他常常進行關於磁性的實驗。他是史上首位將絕緣的電線緊密纏繞在鐵質核心外的人,為了製作出更強而有力的電磁鐵,這是改良自威廉·思特金(William Sturgeon)曾經做過的實驗。他使用這種技術,為耶魯大學製造出強大的電磁鐵。

約瑟·亨利利用他新開發的電磁原理,在1831年創造了史上最早的電磁驅動機器之一。這是現代直流電動機最早的範例。它沒有旋轉運動,只將一個電磁體放置在桿子上,來回搖擺。

因為這個裝置,亨利被認為是史上最早發現電感特性的科學家之一。英國科學家麥可·法拉第也在同一時間發現該現象,因為法拉第先發表了研究結果,他因此成為官方認可的發現者。

亨利在1848年曾與天文學家斯蒂芬·亞歷山大(Stephen Alexander)教授共同計算太陽在不同區塊的相對溫度[6][7][8][9]。他們使用熱電堆確定太陽黑子的溫度比周圍的地區還低。天文學家安吉洛·西奇持續進行相關的研究,但也導致一些爭議出現(約瑟·亨利的早期成就是否是獨立完成)[10]

約瑟·亨利後來認識科學家撒迪厄斯·洛,他曾使用熱氣球來研究大氣層,特別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高速氣流。撒迪厄斯·洛試圖利用一個巨大航空器,搭載的氣體來橫渡大西洋。亨利對於撒迪厄斯·洛的研究展現極大的興趣,對他提供許多援助。

撒迪厄斯·洛在1860年6月成功試飛他製造的氣球,命名為紐約市號,後來更名為大西部號。它從費城飛往紐約州美福德(Medford)。1861年3月,洛使用幾個小氣球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進行實驗。4月19日,他進行一次飛行,最後在南卡羅來納州登陸。隨著南方各州脫離美利堅合眾國內戰爆發後,撒迪厄斯·洛放棄橫渡大西洋。

晚年

約瑟·亨利於橡樹山公墓的墳墓

作為一個著名的史密森學會科學家和董事,約瑟·亨利接待許多想要徵求意見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亨利個性和藹、耐心且溫和,也展現出幽默感[11]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也曾拜訪過他,他於1875年3月1日攜帶介紹信來拜訪亨利。亨利在看到貝爾的實驗裝置後顯露出興趣。亨利曾勸告貝爾直到他的發明已經完成前,不要公佈他的構想。1876​​年6月25日,貝爾的實驗電話在費城展出,約瑟·亨利是電氣展的評審之一,並給予高度肯定[12]

約瑟·亨利於1878年5月13日逝世,被埋葬在華盛頓特區喬治敦西北部的橡樹山公墓

參見

參考資料

  1.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rchives. [2 Jan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8月3日).
  2. Ulaby, Fawwaz. 2nd. Prentice Hall. 2001-01-31: 232. ISBN 0-13-032931-2.
  3. . Distinguished Members Gallery,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09).
  4.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886: 434 [201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5. . Georgi Dalakov. [201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8).
  6. Henry, Joseph. .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845, 4: 173–176.
  7. Magie, W. F. .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31, 3 (4): 465–495. Bibcode:1931RvMP....3..465M. doi:10.1103/RevModPhys.3.465.
  8. Benjamin, Marcus. . Science (Moses King). 1899, 10: 670–676 [675] [2007-09-23]. Bibcode:1899Sci....10..670B. doi:10.1126/science.10.254.670.
  9. Hellemans, Alexander; Bryan Bunch. . New York,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8: 317. ISBN 0-671-62130-0.
  10. Mayer, Alfred M. . .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475–508. 1880 [2007-09-23].
  11. Alexander Graham Bell and the Conquest of Solitude, Robert V. Bruce, pages 139-140
  12. Alexander Graham Bell and the Conquest of Solitude, Robert V. Bruce, page 214

相關文獻

  • Ames, Joseph Sweetman (Ed.), The discovery of induced electric currents, Vol. 1. Memoirs, by Joseph Henry. New York, Cincinnati [etc.] American book company [c1900] LCCN 00005889
  • Coulson, Thomas, Joseph Henry: His Life and Work,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 Dorman, Kathleen W., and Sarah J. Shoenfeld (comps.), The Papers of Joseph Henry. Volume 12: Cumulative Index,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 2008
  • Henry, Joseph, Scientific Writings of Joseph Henry. Volumes 1 and 2,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886
  • Moyer, Albert E., Joseph Henry: The Rise of an American Scientist,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7. ISBN 1-56098-776-6
  • Reingold, Nathan, et al., (eds.), The Papers of Joseph Henry. Volumes 1-5,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72–1988
  • Rothenberg, Marc, et al., (eds.), The Papers of Joseph Henry. Volumes 6-8,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1998, and Volumes 9-11,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 2002–2007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約瑟·亨利

Template:電子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