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謬誤
關聯謬誤指的是一種輕率概化方面的非形式歸納謬誤,屬於一種紅鯡魚謬誤,此類的謬誤藉由利用實質上不相關的關聯(且常常訴諸情感)的論述,主張說某事物持有的性質也存在於另一種事物之上。「罪惡關聯」(guilt by association)和「榮譽關聯」(honor by association)是這種謬誤的兩種形式。
形式
在一階邏輯當中,此種謬誤可表述為(∃x ∈ S : φ(x)) ⇒ (∀x ∈ S : φ(x)),也就是說「假若在集合S當中,有任意的x,對這個x而言性質φ對x成立,那麼對於所有在S當中的元素x,性質φ必然成立。」
- 前提:甲是乙
- 前提:甲是丙
- 結論:所有的乙都是丙
此種謬誤可以用尤拉圖來說明:甲滿足了使之為乙和丙一部分的條件,但假若使用尤拉圖來表示的話,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可能有部分的乙,不是丙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乙都是丙」這結論不一定成立。
例子
一些以三段論形式呈現的罪惡關聯:
罪惡關聯作為人身攻擊的謬誤
如果論述攻擊說持有某主張的人和其他持有類似觀點的人之間有相似之處的話,罪惡關聯也可以用做人身攻擊的一種形式。[2][3]
此種論述的形式如下:
- 團體甲持有某種觀點。
- 團體乙持有相同的觀點,且團體乙形象負面。
- 因此,團體甲被論者視為和團體乙相關,且有著和團體乙一樣的負面形象。
這種論述的例子如下:
希特勒歸謬法
當罪惡關聯中形象不好的團體或個人是希特勒或納粹時,這種作法又稱為「希特勒歸謬法」。[4]
伽利略戰術
一種否認已被確立的科學學說或歷史事實的人所使用的關聯謬誤名叫「伽利略戰術」(Galileo Gambit)。[5]這項論證主張說「伽利略在他活著時候遭到嘲弄,但後來人們證明他是對的;而他們的非主流觀點受到其他科學家的拒絕和嘲弄,因此在未來,他們的觀點也會被證明是對的」。[6]
伽利略戰術的問題在於,受到嘲弄的一方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而很多在歷史上受到嘲弄的人也確實是錯的[5][7];類似地,卡爾·薩根曾提到說,當人們嘲笑哥倫布和萊特兄弟時,「他們也嘲笑了博佐小丑(Bozo the Clown)。」[8][9]
在2012年,伽利略戰術在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受到關注,因為當時瑞克·裴利表達了他對全球暖化的質疑。
註解
- STEVEN STACK. . Sociological Focus. 2003-11, 36 (4): 333–352 [2021-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 Labossiere, Michael C. . The Nizkor Project. 12 June 2014 [201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 Damer, T. Edward. . 6th. Cengage Learning. 21 February 2008: 112 [2019-03-14]. ISBN 978-1-111-7991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 辨識出曲解的論證語言
- Collins, Loren. . Prometheus Books. 30 October 2012: 27–28 [2019-03-14]. ISBN 978-1-61614-63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 Amsden, Brian. (PDF): 22. [24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12).
- Gorski, David. . Respectful Insolence. 28 March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February 2018).
- Shapiro, Fred R.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660. ISBN 9780300107982.
- Sagan, Carl. . Random House. 1979: 64 [2019-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參照
- Fallacies: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edited by Hans V. Hansen and Robert C. Pinto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