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瑪克里斯納
拉瑪克里斯納,或譯羅摩奎師那、羅摩克里希那(本篇均簡稱拉瑪,孟加拉語: রামকৃষ্ণ পরমহংস, ⓘ,1836年2月18日—1886年8月16日),原名Gadadhar Chatterji或Gadadhar Chattopadhyay[1] (Gôdadhor Chôṭṭopaddhae),是19世紀極富影響力的印度神秘家暨瑜伽士[2]。他在青年時期就已有過神秘的狂喜經驗,曾就教於各種教派,包括時母女神、譚崔、毘濕奴[3],以及不二論等。
拉瑪克里斯納 Ramakrishna | |
---|---|
拉瑪克里斯納於達克希涅斯瓦寺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Gadadhar Chattopadhyay 1836年2月18日 |
逝世 | 1886年8月16日 | (50歲)
宗教信仰 | Hinduism |
國籍 | 印度人 |
配偶 | Sarada Devi |
** 拉瑪克里斯納的生日為印度教陰曆的Phalgun Shukla Dwitiya節。 | |
哲学 | 吠檀多 |
宗教生涯 | |
上师 | Totapuri |
弟子 | |
荣誉 | Paramahamsa |
** 拉瑪克里斯納的生日為印度教陰曆的Phalgun Shukla Dwitiya節。 |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
拉瑪的言行舉止受到孟加拉社會菁英認可,視之為典範,因而促成拉瑪克里斯納傳道會的成立,這個機構由其大弟子斯瓦米·維韋卡南達所創[4][5][6],該組織將印度教的現代教義傳揚到全世界。不二論繼承者Totapuri為他起了Ramakrishna Paramahamsa之名[7]。
自傳
出生及童年
拉瑪1836年二月18日誕生於西孟加拉胡格利區伽瑪爾普古爾村的貧戶,儘管貧窮,這戶人家卻是虔敬的純正婆羅門血統。[8]伽瑪爾普古爾村遠離五光十色的城鎮,村內有稻田、高聳的棕櫚樹、皇貴的榕樹、幾座湖泊和兩個火葬場。拉瑪的生父和生母分別是Khudiram Chattopadhyay和Chandramani Devi。據其信徒所述,在他誕生前父母皆曾經驗到超自然事件和異象。他父親Khudiram在加雅夢到主神Gadadhara(毗湿奴的分身)曉諭他將有一個不凡的兒子。其母Chandramani Devi則在異象中看見濕婆神廟有光進到她的子宮。[9][10]
拉瑪約有12年的時間固定會到村莊學校上課,[11]之後卻拒絕再接受任何的傳統學校教育,他說自己對這種「餬口教育」不感興趣。[12]伽瑪爾普古爾村位在由來已久的普里朝聖路轉接點上,這條路日後也將他帶往棄世者和聖人身邊。[13]他從遊方僧和卡薩克[14]口中聽聞《往世書》、《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及《薄伽梵往世書》,漸熟稔這些經典,也能讀寫孟加拉語。[11]官方傳記寫道,拉瑪之名係由時母廟的主贊助人Mathura Biswas所起,但也有一說是他的父母起的。
拉瑪回憶他第一次的狂喜經驗發生在6歲那年:他沿著稻田走著,一群白鷺襯著深色烏雲的背景飛過他眼前,這幅景象深深攫住他,他的心神不自覺內轉融入其中,在那個狀態之下體驗到無法言喻的喜樂。[15][16]
據說他童年時期還有幾次類似的經驗-當時他在濕婆節表演崇拜Vishalakshi女神(雪山神女帕爾瓦蒂的一個化身)、描繪濕婆主神。自他10-11歲起,拉瑪常陷入出神狀態,他生命最後幾年也幾乎每天都處在三摩地狀態。[16]稍早,這些經驗被判讀為腦顳葉癲癇症,[17][18][19][20]但他本人卻不以為然。[19][note 1]
1843年拉瑪之父死後,家裡的重擔就落在他的兄長Ramkumar肩頭。失恃也讓他跟母親更親,而他也將時間花在家務、陣日膜拜家中供奉的神明,沉浸在諸如閱讀印度史詩等內省活動上。到了青少年時期,因家境變得更差,便在加爾各答起草開辦了一間梵語學校,同時也兼任家祭。1852年拉瑪與兄長Ramkumar搬到加爾各答協助廟祭工作。[22]
擔任達克希涅斯神廟祭司
1855年拉瑪受任為達克希涅斯瓦時母廟的祭司,該寺是由加爾各答kaivarta社群一名富裕女人Rani Rashmoni所蓋。[23]拉瑪隨同他的姪子Hriday成為其兄Ramkumar的助手,他被派遣的工作是妝點神像。1856年Ramkumar死後,拉瑪取而代之成為時母廟的祭司。[24]
Ramkumar的死也讓拉瑪便得更加沉默寡言。他開始仰望時母的影像,視之為生母、宇宙之母。據說拉瑪曾在異象中看到時母即為宇宙之母,他描述道:「...房子、門扉、寺廟,其他一切都一併消失了,無論何處都是空無一物!我看到無盡無邊的光之洋,那光即為意識。舉目所及都是閃爍的波浪,一波又一波地向我湧來。」[25]
結婚
謠言傳回伽瑪爾普古爾村,說他在達克希涅斯神廟的靈修導致他精神狀態不穩。拉瑪之母及兄長Rameswar決定讓他結婚,他們認為婚姻能穩定他的心神,也能迫使他承擔應負的責任,讓他將注意力轉到日常事務,而非靈修和異象上。拉瑪本人則向他們提到能在伽瑪爾普古爾村西北方3英哩遠處Jayrambati鎮Ramchandra Mukherjee的屋子找到他的新娘。而他們也真找到一名5歲女童Sarada Devi,並在1859年拉瑪23歲那年舉行正式婚禮,在19世紀的孟加拉鄉野,老少配是很常見的。[26]他們隨後在伽瑪爾普古爾一塊兒待了三個月,Sarada Devi當時14歲,拉瑪32歲。拉瑪漸成為Sarada一生當中極具影響力的人物,而她也變成拉瑪的虔誠信徒。婚後,Sarada繼續待在Jayrambati,直到18歲才前往達克希涅斯瓦寺和拉瑪會合。[27]
當他的新娘來找他時,拉瑪已習於桑雅士的僧侶生活,因此他倆也從未圓房。身為祭司,拉瑪負責宗教儀式Shodashi Puja,[28]Sarada Devi在儀式中會坐在時母的席位上受到膜拜。[29]拉瑪也將Sarada當作神聖母親的化身,尊稱她為聖母,拉瑪的弟子也以此名稱呼她。Sarada Devi比拉瑪多活了34年,在初期的宗教運動中扮演要角。[30][31]
羅摩奉愛實修
從拉瑪頻繁看見時母異象到他結婚的那段期間, 他開始進行dāsya bhāva實修 [note 2],其間,他以猴神哈奴曼的舉止姿態崇敬羅摩,在民間,猴神被視為羅摩的虔誠僕人。根據羅摩的說法,那段實修期接近尾聲時,他在異象中看見羅摩的愛人悉多融入他體內。[35][37]
貝拉維(Bhairavi Brahmani)及譚崔
1861年,拉瑪認身著橘袍的中年苦行女僧貝拉維(Bhairavi Brahmani)為他的導師。[3]她隨身帶著一顆象徵羅摩及毘濕奴派諸神祇的石符-Raghuvir Shila。[3]她深諳高迪亞毗濕奴派教典也修練譚崔。[3] 按貝拉維所述,拉瑪經驗到是伴隨mahabhava的現象,即對聖神展現無上虔愛的態度,[38]她引述《奉愛經句》(bhakti shastras)所言,指出拉達和柴坦尼亞·摩訶巴布等其他宗教的人物也有過相似經驗。[39]
貝拉維啟引拉瑪修練譚崔。譚崔致力於崇拜夏克提,而譚崔訓練的目標是超越聖俗的隔閡,作為達至解脫的方法,並視自然的一切面向為神聖夏克提的顯化。[40][41]在她的引導下,拉瑪通過了64套主要的譚崔實修,1863年終功德圓滿。[42]接著他開始投入japa、purascarana等曼特羅儀式和其他用來淨化、內控身心的儀式。其後他著手進行譚崔實修,通常包含了一組非正統的修練謂之左道性力,藉由食用烘穀、魚肉、酒、性交等達至解脫。[38]
相關著作
- 《拉瑪克里斯納福音書》
- 《室利‧羅摩克里希那言行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註記
- 根據Anil D. Desai所述,拉瑪飽受精神運動性癲癇所苦,[20]或稱之為腦顳葉癲癇症。[21]有關腦顳葉癲癇症的特徵描述(包括篤信宗教等顯著特徵),請參見Devinsky, J.; Schachter, S. . Epilepsy & Behavior. 2009, 15 (4): 417–24. PMID 19640791. doi:10.1016/j.yebeh.2009.06.006.。也可參見賈許溫德症候群,了解部分腦顳葉癲癇症患者的顯著行為表象,以及Jess Hill的「在發作中找到神:腦顳葉癲癇症和神祕主義的關聯」,尋求癲癇誘發的「類異象和入神狀態」的第一手資訊。
- 毘濕奴奉愛派提出五種不同的實修心態[34],名曰bhāva,即一名虔信徒表達愛神的五種不同心態,分別是:śānta,平和的心態;dāsya,僕人的心態;sakhya,朋友的心態;vātsalya,母親對孩子的心態;以及madhura,一個女人對她愛人的心態。[35][36]
参考文献
- Smart 1998,第409頁.
- Georg 2002,第600頁.
- Sen 2001,第101頁.
- Clarke 2006,第209頁.
- Brodd 2009,第275頁.
- Smith 1976,第93頁.
- Jones, Kenneth W.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Heehs 2002,第430頁.
- Chatterjee 1993,第46–47頁.
- Harding 1998,第243–244頁.
- Jackson 1994,第17頁.
- Harding 1998,第248頁.
- Sen 2001,第92頁.
- 譯按:原意是說書人,古印度的一種社會階級,四處傳講、唱頌《往世書》
- Zaleski 2006,第162–163頁.
- Bhawuk 2003.
- Smith 1982,第70頁.
- Vivekananda 2005,第482頁.
- Adiswarananda 2005,第65頁.
- Katrak 2006.
- Bennett 1962.
- Harding 1998,第250頁.
- Sen 2006,第176頁.
- Harding 1998,第251頁.
- Isherwood 1980,第65頁.
- Jackson 1994,第18頁.
- Spivak 2007,第207–208頁.
- 譯按:Puja,讀作「普迦」,是通過祈禱或歌頌展現對神崇拜的一種儀式,是教徒們對神的一種尊敬行為,也視為和神進行溝通的一種方式。摘自「印度教法會禮拜儀式:普迦(PUJ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Rolland 1929,第59頁.
- Spivak 2007,第207頁.
- Schneiderman 1969.
- Goldman 1993.
- 譯按:當時他正在進行毘濕奴奉愛實修,把自己當成黑天的愛人,摘自《辨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頁212。
- Spivak 2007,第197頁.
- Neevel 1976.
- Allport, Gordon W. . . Routledge. 1999: 180.
- Isherwood, pp. 70–73
- Neevel 1976,第74頁.
- Jestice 2004,第723頁.
- Jackson 1994 , p.18
- Jean Varenne; Derek Coltman.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151.
儘管被譴責為道德淪喪,我們知道某些譚崔實修旨在啟動能量,利用它來達到解脫、摧毀一個人根深蒂固的慾望。
- Neevel 1976,第74–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