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效應
概述
羅生門效應的命名來源來自黑澤明在1950年執導的電影《羅生門》,其中的四名目擊者以四種相互矛盾的方式描述了一起謀殺案[1]。該術語涉及到眾人的動機、處理事件能力、就案發狀況的描述與值得爭論的演繹、對事件的證據的說詞不一,以及人類感知、記憶和描述上的主觀性與客觀性[2][3]。在現代學術背景下,羅生門效應被定義為一「對理解複雜和含糊的情況所需的知識論框架或思維、認知和記憶方式」的術語[4]。2015年11月6日,帝博大學媒體與電影學助理教授布萊爾·戴維斯(Blair Davis)與西門菲莎大學的羅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和王建(Jan Walls)一同出版了《羅生門效應:黑澤明、羅生門及其遺產》(Rashomon Effects: Kurosawa, Rashomon and their legacies),以研究該術語的歷史及其在電影、文學、法學、心理學、社會學和史學的應用[5]。
利茲貝克特大學客座教授瓦萊麗·亞利亞(Valerie Alia)將羅生門效應稱為「羅生門原理」(The Rashomon Principle),她自1970年代末以來便一直使用這種變體,並在12年後首次發表在一篇關於新聞政治的文章中,之後又在1997年的文章《羅生門原理:寫民族誌的記者》(The Rashomon Principle: The Journalist as Ethnographer) ,以及2004年出版的著作《媒體倫理與社會變遷》中使用羅生門原理(Media Ethics and Social Change)一詞[6][7]。美國視覺人類學家卡爾·G·海德於1988年在一人類學期刊上發表文章,為羅生門效應提出了一個有用的說明,他以這術語來表達感知的主觀性對回憶的影響,目擊者憑此能夠對事件產生截然不同但同樣合理的描述[8]。
在2020年澳洲昆士蘭最高法院的《澳大利亞進步研究所有限公司訴昆士蘭選舉委員會和奧爾斯案(第2號)》中,兼任昆士蘭大學法學教授的彼得·阿普爾加思法官(Peter Applegarth)寫道:
參考資料
- Davenport, Christian. .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52–73, esp. 55. ISBN 9780521759700.
- . 女性自身. 2014-12-16 [2016-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1).
- . 2014-12-16 [2016-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 Anderson, Robert. .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6, 41 (2): 250–265. ISSN 0705-3657. doi:10.22230/cjc.2016v41n2a3068 .
- Davis, Blair; Anderson, Robert; Walls, Jan (编). . Routledge Advances in Film Studies. Abingdon, England: Routledge. 2015 [28 September 2016]. ISBN 1138827096. See also the citation of individual chapters.
- Alia, Valerie. . Alia, Valerie; Brennan, Brian; Hoffmaster, Barry (编). . Halifax, CAN: Fernwood. 1997. ISBN 9781895686548.
- Alia, Valerie. . Edinburgh, UK and New York Cit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Routledge US; Routledge US. 2004. ISBN 9780415971997.
- Heider, Karl G. (PDF).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March 1988, 90 (1): 73–81. doi:10.1525/aa.1988.90.1.02a0005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17).
-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Progress Ltd v The Electoral Commission of Queensland & Ors (No 2) [2020] QSC 174 (15 June 2020), Supreme Court (Qld,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