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織雀

群織雀學名:),又名群居織巢鳥社會織巢鳥,是雀形目織布鳥科的一種鳥類,也是群織雀屬Philetairus)的唯一物種,分布於漠南非洲喀拉哈里沙漠與周邊地區。群織雀的名稱來自其大規模群居的習性,其單一鳥群裡的個體總數可達 300[2]至 500 隻[3]。和其他織布鳥不同的是,群織雀會搭造巨大的鳥巢以容納鳥群裡所有鳥隻,由於鳥巢在結構上屬於由許多小隔間構成的複合巢,類似於人類集合住宅,因此亦俗稱廈鳥擬廈鳥

群織雀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织布鸟科 Ploceidae
属: 群织雀属 Philetairus
Smith, 1837
种:
群織雀 P. socius
二名法
Philetairus socius
(Latham, 1790)
群織雀的分布
異名
  • Loxia socia Latham, 1790

辨識特徵

群織雀的成鳥(左)與幼鳥(右),攝於卡格拉格帝跨境公園

全長 14 公分,體重 24 至 32 公克。全身大致呈棕灰色調,和大部分織布鳥相比羽色較淺也較不鮮艷,由於雄鳥和雌鳥的外觀相同,因此通常無法以肉眼辨識性別[註 1]。頭頂至背部及尾羽的羽色較深,但頭頂色調較接近栗色。喙部呈淺灰色或粉色,眼先至喉部黑色,腹側的脅部也有小範圍羽毛呈黑色。從頸背至尾部的羽毛都具有邊界明顯的米色羽緣,呈鱗片狀外觀[5]。幼鳥的外觀和成鳥相近,但喙較為短鈍,也不像成鳥有黑色斑塊[6]

群織雀的體型測量數據[3]
測量對象:73隻雄鳥與43隻雌鳥
體重(公克) 長度(毫米)
嘴長 翼長 跗蹠長 後爪長 尾長
最大 31.9 16.3 77.8 18.7 7.6 45.5
最小 23.8 13.5 68.1 15.8 5.4 36.7
平均 27.5 14.9 71.7 17.1 6.4 41.0
最大 32.0 16.1 74.1 18.5 6.9 45.1
最小 24.0 13.7 68.1 15.6 5.7 37.6
平均 27.3 14.9 70.7 17.0 6.3 40.8

叫聲

群織雀通常只有雄鳥會主動鳴叫,其叫聲短促而尖銳,多為音色單調的「嘰—嘰—」聲[5]。在美國鳥類學家 Elsie C. Collias 與 Nicholas E. Collias 的記載中提到,群織雀的鳴叫通常會先出現兩次間隔,每次鳴叫之間的間隔長度通常介於 0.035 到 0.08 秒之間,隨後緊接一連串多變而緊促,且音調愈來愈高的鳴叫聲,在持續一段時間後戛然而止。該筆紀錄中也指出,群織雀的叫聲頻率約在 1.0 至 5.7 千赫之間,單次鳴叫的時長約 0.025 至 0.08 秒[7]

分布地區

群織雀是非洲南部的特有鳥類,分布於納米比亞波札那西南部與南非西北部,範圍面積約 1,080,000 公里,大致涵蓋喀拉哈里沙漠及附近的乾燥地區,是當地常見的留鳥[1]。但國際鳥盟英國杜倫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顯示,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群織雀的分布地域將會愈來愈往南遷——至2080年代時,南非將取代納米比亞成為群織雀的主要分布國家,其分布範圍可到達南非西南部的斯瓦特山脈,同時在波札那境內則完全絕跡[8]

早期學界將群織雀分成三個亞種,分別為納米比亞北部埃托沙國家公園一帶的 geminus 亞種、南部卡拉斯區xericus 亞種,以及分布最廣的指名亞種[9][註 2]。然而到了2010年代,這三個亞種通常都被認為和指名亞種是同一亞種,即群織雀是單型種,沒有亞種之分[5]

棲地環境

群織雀主要生活在乾燥氣候下,年雨量介於 80 至 600 毫米之間的地區[3]。棲息於開放的乾旱或半乾旱環境,包含灌木叢、稀樹草原或裸露的地面[5],有時亦見於鹽沼附近或納米比沙漠的邊陲地帶[9]。群織雀常以乾硬的草作為築巢材料,主要來自三芒草屬針禾屬針鼠茅屬植物,亦會採集蘇木亞科木本植物的枝條搭建,因此有這些植物生長的地區通常也能見到牠們[10][11]

生活習性

繁殖

有別於北方溫帶地區的雀鳥,達期歲時就已開始繁殖,群織雀的繁殖行為常要到兩歲後才會表現出來。此外和典型留鳥不同的是,群織雀沒有統一或固定的繁殖季,而是因地域與該年氣候而異,最長可達九個月,而在遇到整年降雨量都很稀少的年份時,該年甚至可能不繁殖[12][註 3]。納米比亞南部至南非北部一帶的南方族群全年皆可繁殖,但最常於降雨豐沛時進行;相較之下,納米比亞北部的北方族群的繁殖季則較為集中,大致介於八月至十二月間。[10]

註釋

  1. 在法國鳥類學家 Claire Doutrelant 等人於2004年針對群織雀性別比的研究中,甚至需要透過分析遺傳標記才能辨識個體的性別。(詳見ZW性別決定系統[4]
  2. 有時納米比亞中南部與南非中北部的族群會從指名亞種中被獨立出來,成為第四個亞種(P. s. eremnus[9]
  3. 葡萄牙鳥類學家 Rita Covas 於南非金柏利的紀錄中提到,在當地降雨特別稀少的1994年,整群群織雀全年都不繁殖[12]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群織雀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10-01].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van Dijk, R. E.; Kaden, J. C.; Argüelles-Ticó, A.; Beltran, L. M.; Paquet, M.; Covas, R.; Doutrelant, C.; Hatchwell, B. J. .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013, 44 (2): 102–110. ISSN 0908-8857. doi:10.1111/j.1600-048X.2012.05797.x.
  3. Maclean, G. L. . Ostrich. 1973, 44 (3-4): 176–190. ISSN 0030-6525. doi:10.1080/00306525.1973.9639158.
  4. Doutrelant, C.; Covas, R.; Caizergues, A.; du Plessis, M. .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2004, 56 (2): 149–154. ISSN 0340-5443. doi:10.1007/s00265-004-0756-y.
  5. Craig, A. .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编). . Lynx Edicions. 2010. ISBN 978-84-96553-68-2.
  6. Sinclair, I.; Hockey, P.; Tarboton, W.; Ryan, P. . Struik Nature. 2011. ISBN 978-1-770-07925-0.
  7. Collias, E. C.; Collias, N. E. . Ibis. 1978, 120 (1): 1–15. ISSN 1474-919X. doi:10.1111/j.1474-919X.1978.tb04994.x.
  8.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Data Zone. 2019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9. Clancey, P. A. .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89, 109 (4): 228–232 [2019-07-31]. ISSN 0007-15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10. Mendelsohn, J. M.; Anderson, M. D. (PDF). J. A. Harrison; D. G. Allan; L. G. Underhill; M. Herremans; A. J. Tree; V. Parker; C. J. Brown (编). . Johannesburg: BirdLife South Africa. 1997: 534–535 [2019-07-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15).
  11. Maclean, G. L. . Ostrich. 1973, 44 (3-4): 191–218. ISSN 0030-6525. doi:10.1080/00306525.1973.9639159.
  12. Covas, R. (PDF) (学位论文). Percy Fitzpatrick Institute -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2002 [18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