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織雀
群織雀(學名:),又名群居織巢鳥或社會織巢鳥,是雀形目織布鳥科的一種鳥類,也是群織雀屬(Philetairus)的唯一物種,分布於漠南非洲的喀拉哈里沙漠與周邊地區。群織雀的名稱來自其大規模群居的習性,其單一鳥群裡的個體總數可達 300[2]至 500 隻[3]。和其他織布鳥不同的是,群織雀會搭造巨大的鳥巢以容納鳥群裡所有鳥隻,由於鳥巢在結構上屬於由許多小隔間構成的複合巢,類似於人類的集合住宅,因此亦俗稱廈鳥或擬廈鳥。
群織雀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织布鸟科 Ploceidae |
属: | 群织雀属 Philetairus Smith, 1837 |
种: | 群織雀 P. socius |
二名法 | |
Philetairus socius (Latham, 1790) | |
群織雀的分布 | |
異名 | |
|
辨識特徵
全長 14 公分,體重 24 至 32 公克。全身大致呈棕灰色調,和大部分織布鳥相比羽色較淺也較不鮮艷,由於雄鳥和雌鳥的外觀相同,因此通常無法以肉眼辨識性別[註 1]。頭頂至背部及尾羽的羽色較深,但頭頂色調較接近栗色。喙部呈淺灰色或粉色,眼先至喉部黑色,腹側的脅部也有小範圍羽毛呈黑色。從頸背至尾部的羽毛都具有邊界明顯的米色羽緣,呈鱗片狀外觀[5]。幼鳥的外觀和成鳥相近,但喙較為短鈍,也不像成鳥有黑色斑塊[6]。
體重(公克) | 長度(毫米) | ||||||
---|---|---|---|---|---|---|---|
嘴長 | 翼長 | 跗蹠長 | 後爪長 | 尾長 | |||
雄 | 最大 | 31.9 | 16.3 | 77.8 | 18.7 | 7.6 | 45.5 |
最小 | 23.8 | 13.5 | 68.1 | 15.8 | 5.4 | 36.7 | |
平均 | 27.5 | 14.9 | 71.7 | 17.1 | 6.4 | 41.0 | |
雌 | 最大 | 32.0 | 16.1 | 74.1 | 18.5 | 6.9 | 45.1 |
最小 | 24.0 | 13.7 | 68.1 | 15.6 | 5.7 | 37.6 | |
平均 | 27.3 | 14.9 | 70.7 | 17.0 | 6.3 | 40.8 |
分布地區
群織雀是非洲南部的特有鳥類,分布於納米比亞、波札那西南部與南非西北部,範圍面積約 1,080,000 公里,大致涵蓋喀拉哈里沙漠及附近的乾燥地區,是當地常見的留鳥[1]。但國際鳥盟和英國杜倫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顯示,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群織雀的分布地域將會愈來愈往南遷——至2080年代時,南非將取代納米比亞成為群織雀的主要分布國家,其分布範圍可到達南非西南部的斯瓦特山脈,同時在波札那境內則完全絕跡[8]。
早期學界將群織雀分成三個亞種,分別為納米比亞北部埃托沙國家公園一帶的 geminus 亞種、南部卡拉斯區的 xericus 亞種,以及分布最廣的指名亞種[9][註 2]。然而到了2010年代,這三個亞種通常都被認為和指名亞種是同一亞種,即群織雀是單型種,沒有亞種之分[5]。
棲地環境
群織雀主要生活在乾燥氣候下,年雨量介於 80 至 600 毫米之間的地區[3]。棲息於開放的乾旱或半乾旱環境,包含灌木叢、稀樹草原或裸露的地面[5],有時亦見於鹽沼附近或納米比沙漠的邊陲地帶[9]。群織雀常以乾硬的草作為築巢材料,主要來自三芒草屬、針禾屬與針鼠茅屬植物,亦會採集蘇木亞科等木本植物的枝條搭建,因此有這些植物生長的地區通常也能見到牠們[10][11]。
生活習性
註釋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群織雀 |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10-01]. 数据库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 van Dijk, R. E.; Kaden, J. C.; Argüelles-Ticó, A.; Beltran, L. M.; Paquet, M.; Covas, R.; Doutrelant, C.; Hatchwell, B. J. .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013, 44 (2): 102–110. ISSN 0908-8857. doi:10.1111/j.1600-048X.2012.05797.x.
- Maclean, G. L. . Ostrich. 1973, 44 (3-4): 176–190. ISSN 0030-6525. doi:10.1080/00306525.1973.9639158.
- Doutrelant, C.; Covas, R.; Caizergues, A.; du Plessis, M. .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2004, 56 (2): 149–154. ISSN 0340-5443. doi:10.1007/s00265-004-0756-y.
- Craig, A. .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编). . Lynx Edicions. 2010. ISBN 978-84-96553-68-2.
- Sinclair, I.; Hockey, P.; Tarboton, W.; Ryan, P. . Struik Nature. 2011. ISBN 978-1-770-07925-0.
- Collias, E. C.; Collias, N. E. . Ibis. 1978, 120 (1): 1–15. ISSN 1474-919X. doi:10.1111/j.1474-919X.1978.tb04994.x.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Data Zone. 2019 [2019-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 Clancey, P. A. .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 1989, 109 (4): 228–232 [2019-07-31]. ISSN 0007-15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Mendelsohn, J. M.; Anderson, M. D. (PDF). J. A. Harrison; D. G. Allan; L. G. Underhill; M. Herremans; A. J. Tree; V. Parker; C. J. Brown (编). . Johannesburg: BirdLife South Africa. 1997: 534–535 [2019-07-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15).
- Maclean, G. L. . Ostrich. 1973, 44 (3-4): 191–218. ISSN 0030-6525. doi:10.1080/00306525.1973.9639159.
- Covas, R. (PDF) (学位论文). Percy Fitzpatrick Institute -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2002 [18 January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