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刀
概说
一般的平直翼和后掠翼,机翼上表面的气流会自动向翼梢流动,相应的,附面层也会逐渐向翼梢堆积。这些气流最终会在翼梢分离,从而降低飞机的升力。此外,气流在翼梢的分离会造成很大的滚转力矩,容易使飞机进入尾旋。这种状况在大后掠角机翼上尤为明显。
若在机翼的上表面,沿着翼弦的方向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挡板,就可以阻碍上翼面的附面层向翼梢移动,从而阻止或者延缓分离的发生。这样的装置就是翼刀。[1]
作为控制附面层的装置,翼刀的效果很好,并且结构简单和廉价,因此在喷气机出现早期很受欢迎。俄罗斯和中国的高速飞行器上常有这种设计。但翼刀会增加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同时也会增加阻力。在一些新的附面层控制技术出现以后,如今翼刀已经很少被采用了。
翼刀的发明人一般认为是德国工程师沃尔夫冈·利贝。
参见
- 《航空名词浅释》-国际航空编辑部-1976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