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華人

胡志明市華人總共有50多萬。他們主要住在堤岸第五郡的西部和第六郡部分區域),是胡志明市經濟發展要素之一。

20世纪初西贡的华人

歷史

胡志明市華人於初陸續遷入越南南部,大多數為反清復明的人士。一開始,他們在鋪洲、同奈江成立了買賣區域。1778年-1782年,阮文惠率領西山軍隊進攻阮福映的軍隊。由於鋪洲華人幫助阮映,所以鋪洲被西山軍搶奪、殘殺。鋪洲華人則遷至離鋪洲30公里的堤岸,再度成立買賣區。由於貿易蓬勃發展,堤岸成為一個熱鬧的買賣城市。法國統治時期,法國政府把離堤岸15公里左右的西貢規劃成西貢市(即今天的胡志明市的中心),當時該城市大約有50萬人口。此時期,華人經濟位置最高。華人商人跟法國人關係友好。

1954年,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結束。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議,南北越以北緯17度線分治,越南北部由北越胡志明統治,南部由南越保大皇帝控制。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發動政變推翻了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首都西貢市。此時,華人與政府維持特別關係。政客常靠華人商人金融協助為奪得政治權力。

1975年4月30日南越戰敗,西貢淪陷,越南共產軍隊戰勝,美越戰爭結束。1976年,越南(原北越)國會決定改名西貢為胡志明市,實施國有化政策,於是越南的華人經濟經歷困難階段。1979年,中越邊境衝突爆發,同時越南國內發動了大規模的排華運動,導致大量越南的華人逃離越南前往東南亞其它國家或中國法國美國。由於越南施行計劃化經濟政策,禁止私人買賣,僅剩的越南華人群體則經濟艱困。1986年,越南共產黨召開第六屆全國大會,決定改革經濟,廢除閉關鎖港政策,華人商業才重新產生動力。如今,雖然華人人口僅佔胡志明市百分之六,可是他們佔該市經濟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同時,華人也使胡志明市出現具特色的傳統文化。2007年,胡志明市文化廳舉辦「華人文化日」。

祖籍和語言

胡志明市華裔有50多萬,占越南華人全部數量的一半左右,占了胡志明市人口6%,祖籍有廣府(廣肇)、潮州福建(閩南)、客家海南,華人社群中廣府人占50%,潮州人占30%,語言主要為粵語越南話,其他語言還有潮州話客家話,部分會說官話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