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賀郡
历代变更 | |
設置 | 三國吳 |
使用状况 |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 |
三國 | 臨賀郡 |
西晉 | 臨賀郡 |
東晉/十六國 | 臨賀郡 |
南北朝 | 臨賀郡(宋) 臨慶郡(宋) 臨賀郡(齊) 臨賀郡(梁) 臨賀郡(陳) |
唐朝 | 賀州→臨賀郡(742年) 改稱為賀州(758年) |
建置沿革
六朝
三国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分苍梧郡设置临贺郡,治所在临贺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南贺街)。包括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富川、钟山,湖南省江华、江永。属交州。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临贺郡改属广州。
晉武帝太康中,臨賀郡領七縣:臨賀、謝沐、馮乘、封陽、興安、富川、寧新。[1]晋成帝时,臨賀郡改属荆州。
宋文帝时,分封陽縣立宋昌、宋興、開建、武化、徃徃、永固、綏南七縣。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分開建、武化、宋昌三縣立宋建郡,臨賀郡與宋建郡改屬广州,次年復属湘州。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悉省所立新縣,唯留開建縣。[2]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六月,改臨賀郡為臨慶郡,追改東平王劉休倩為臨慶沖王。[3]泰始七年(471年),臨慶王劉躋還本國,復改臨慶郡為临贺郡。[4]
行政長官
國主
南朝宋臨賀國(463年—465年)
臨賀國(463年—465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賀郡王 | 劉子產 | 463年—465年 | 宋孝武帝第十八子 | |
出後南平國,國除 |
南朝宋臨慶國(470年—471年)
東平國(454年—470年)/臨慶國(470年—471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平郡王→臨慶郡王 | 沖王 | 劉休倩 | 454年 | 宋文帝第十六子 |
2 | 東平郡王 | 劉子嗣 | 463年—466年 | 劉休倩兄子 | |
3 | 東平郡王 | 劉智井 | 470年 | 劉休倩兄子 | |
4 | 臨慶郡王 | 劉躋 | 470年—471年 | 劉智井第八弟 | |
還本,國除 |
南朝齊臨賀國(489年—498年)
臨賀國(489年—498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賀郡王 | 蕭子岳 | 489年—498年 | 齊武帝第十六子 | |
伏誅,國除 |
南朝梁臨賀國(532年—549年)
臨賀國(532年—549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賀郡王 | 蕭正德 | 532年—548年 | 蕭宏子 | |
伏誅,國除 |
南朝陳臨賀國(583年—589年)
臨賀國(583年—589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賀郡王 | 陳叔敖 | 583年—589年 | 陳宣帝第二十一子 | |
陳亡,國除 |
註釋及徵引文獻
-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 《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舊唐書 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一》
-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 《三國志 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
- 《晉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 《隋書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 《晉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六十二》
- 《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
- 《陳書 卷九 列傳第三》
- 《晉書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六十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