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證己罪原則
不自證己罪(英語:,又譯作不自證自己罪特權)是指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不得被強迫承認自己犯罪[1][2][3][4][5][6][7][8][9][10],或為其他對自己不利的陳述。不自證己罪是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其衍生的權利包括緘默權、拒絕證言權等等。在美国,憲法第五修正案直接保障刑事被告擁有不自證己罪的特權。
概說
不自證己罪是美國法發展出的概念,其法理基礎在於對被告的人性尊嚴保障,禁止國家以公权力強迫被告違背自己意思而為陳述。如今這個概念已逐漸為世界各國和国际人权法所肯認,成為普遍被承認的國際標準,並逐漸應用於證據法層次以外。
在欧洲和臺灣,不自證己罪原則側重於偵查權的主動行使,亦即禁止國家課予被告積極配合追訴的義務;在美国則偏向證據層面的理解,而僅禁止國家強制取得「供述證據」,又被視作是狹義的理解。[11]關於不自證己罪在程序法和實體法所衍生的概念如下:
緘默權
不自證己罪原則最直接的體現即是「緘默權」,該权利保障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偵查中得以保持沉默,毋庸回應偵查人員(包括檢察官、警察及司法警察)的訊問,而後者不得以此為由進行懲罰[12][13][14][15];甚至有認為,緘默權的概念即等同於不自證己罪特權[11]。在美国,聯邦最高法院於1966年作成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判決,明確揭示被告享有保持緘默和委請律師協助的權利,稱為「米兰达警告」。
參考文獻
- 5th. 1979: 690.
- .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 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 John H. Langbein. (PDF). Michigan Law Review. 199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
- . Michigan Law Review. 19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19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 Brooklyn Law Review. 19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David Dolinko. . UCLA Law Review. 1985 [2022-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 . California Defender. 19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 William Mitchell Law Review. 19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林鈺雄. . 月旦法學雜誌 (元照出版公司). 2008-09-15, (第161期): 頁266-284 –月旦知識庫.
- Aftergood, Steven. .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2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 . Touro Law Center. 2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 Villanova Law Review. 19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 . NYL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19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