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战役

莱比锡战役第六次反法同盟中德国战役的決定性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莱比锡战役亦被稱為“諸民族之戰”(或稱民族會戰)。拿破崙以十九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八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

萊比錫戰役
第六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萊比錫戰役》,弗拉基米爾·莫斯科夫繪
日期1813年10月16日-10月19日
地点51°20′N 12°23′E
结果 反法同盟勝利
领土变更 萊茵邦聯解散,法國喪失對萊茵河以東的控制權
参战方
指挥官与领导者
兵力
10月16–17日:
257,000人[1]
1,400門火砲[1]
10月18–19日:
365,000人[1]
1,500門火砲[1]
10月16–17日:
177,000人[1]
700門火砲[2]
10月18–19日:
195,000人[1]
700門火砲[1]
伤亡与损失
54,000人傷亡[3] 38,000人傷亡[3]
30,000人於19日被俘[3]
薩克森與符騰堡5,000人於10月18日叛逃[3]
莱比锡战役在欧洲的位置
莱比锡战役
在欧洲的位置

在莱比锡战役中,雙方損失約達12萬以上,是役是德意志解放战争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著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1日進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濳返法國,拿破崙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其他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正式展开,戰敗後,6月22日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聯軍很快攻佔巴黎,拿破崙被放逐到南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六年後死去(1821年5月5日)。

背景

1812年,拿破崙在俄法戰爭中折損慘重。出征的60萬大軍,只有12萬人能活著回來(其中法軍約3.5萬人)。法國因而元氣大傷。1813年,普魯士便勢機向法國發動德意志解放战争,並與英國、俄國、瑞典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以擺脫拿破崙對歐洲的控制。

經過四個多月的努力與整頓,拿破崙終於造出一支初具規模的大軍,並向萊茵聯邦進發。重建的法軍大多只是缺乏經驗的新兵。法軍於呂岑會戰包岑會戰中打敗了普俄聯軍,但卻未能贏得徹底。在包岑會戰後,雙方都需要休整。與此同時,奧地利外交大臣克萊門斯·梅特涅希望雙方能進行和談。6月4日,經過奧地利的調停,雙方達成了暫時性停戰協定。在停戰期間,各國於布拉格進行關於和約條件的談判。議和條件是法國必須放棄一部分領土。梅特涅警告拿破崙說,如果拿破崙不接受議和,奧地利將參加第六次反法同盟,但拿破崙決不作絲毫讓步。最終和談以失敗告終,奧地利態度也強硬了起來。8月10日,短暫的休戰時間結束,戰火再起,奧地利在兩天后正式加入反法同盟。[4][5]而奧地利一經宣戰,英國馬上答應給它五十萬英鎊的戰費補助。[6]

8月27日,拿破崙於薩克森首府德勒斯登再次擊敗反法聯軍,但拿破崙不在場的其他戰線卻接連遭到了失敗。形勢亦開始對法軍不利。10月,兵力上占相當優勢的反法聯軍分三路開始包圍法軍。南面為施瓦岑貝格親王指揮的奧地利波西米亞軍團;西北為布呂歇爾元帥指揮的普魯士西利西亞軍團;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卡爾十四世)指揮的北方軍團則位於北面。聯軍總共22萬人。而本尼格森伯爵所率的俄國援軍正在行進之中。三路大軍逐漸向德累斯頓合攏,對法軍的夾擊之勢正在成形。[5][7]

雙方決戰的時機日益臨近。由於德累斯頓一時難以攻克,在布呂歇爾的提議下,聯軍決定採取一個大膽的計劃:放棄對德累斯頓的攻擊,南面波希米亞軍團繞過德累斯頓,直取法軍背後的萊比錫城:東面西里西亞軍團西渡易北河,與北方軍團會師,從北面進逼萊比錫,兩路都以萊比錫為目標,實施鉗形攻擊,爾後切斷法軍的後路,並把它合圍和殲滅在萊比錫附近地區。十月三日,普軍擊潰了守衛易北河的法軍,渡過了易北河。十月四日,卡爾十四世也率北方軍團渡過了易北河,從而實現了兩個軍團的會師。他們會合後,兵力約有十六萬餘人,相互策應著,從北面直向萊比錫城壓來。[8]

早在10月3日,拿破崙就聽聞聯軍在向萊比錫進軍,但他不相信這是真的,直到10月6日他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急令繆拉率45000人在德累斯頓附近遲滯和阻止波希米亞軍團向萊比錫前進,自己則率主力北進與內伊會合,準備在聯軍佔領萊比錫之前,迅速擊破西里西亞軍團及北方軍團,然後再回師南破奧軍。10月9日,法軍主力北進。不久,繆拉送來報告,他正率領部隊同波希米亞B軍團展開激戰。於是,拿破崙放棄北進計劃,回兵萊比錫。[5]14日,法軍主力抵達萊比錫。這時法軍集中萊比錫的兵力達19萬人。而反法聯軍也不斷趕往萊比錫靠攏。萊比錫東、北、南三面此時已被反法聯軍包圍。聯軍也準備展開圍攻。莱比锡战役也因而開打。[8]

序幕

为了尽快将普鲁士赶出战争,拿破仑派遣乌迪诺元帅及其率领的60,000人去占领普鲁士首都柏林,但乌迪诺在勃兰登堡附近的战役中被普鲁士人击败。由于受到来自北方的普鲁士军队的威胁,拿破仑被迫向西撤退。9月底到10月初,他带领大部分军队渡过易北河,并在莱比锡附近组织军队以保护他的主要补给线,并防守集结起来反对他的联军。普鲁士军队从瓦尔滕堡(Wartenburg)向莱比锡前进,奥地利和俄罗斯军队从德累斯顿向莱比锡前进,瑞典人从北方向莱比锡前进。

双方实力

法军有大约160,000名士兵以及700门炮,外加15,000名波兰人,10,000名意大利人和40,000名隶属于莱茵联邦的德国人,总计225,000名士兵。 反法同盟拥有约380,000名士兵和1,500门炮,其中包括145,000名俄国人,115,000名奥地利人,90,000名普鲁士人和30,000名瑞典人。这使得莱比锡战役成为拿破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超过了博罗季诺战役瓦格拉姆战役耶拿战役奥尔斯塔特战役

双方部署

  • 法军部署

尽管法军人数不及联军,但拿破仑计划在普莱瑟河和帕特河间发动进攻。这个进攻位置对他的军队及他的作战策略有好处,汇聚在那里的河流将周围的地区分为四个独立的部分。 拿破仑控制着莱比锡及其桥梁,所以他可以将部队从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而联军很难将这么多的军队在地区间转移。北部战线由米歇尔·内伊元帅和奥古斯特·德·马尔蒙元帅保卫,东部战线由埃蒂安-雅克-约瑟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元帅保卫,拿破仑把莱比锡附近作为战斗的补给基地。普莱瑟河和埃尔斯特河上的桥梁由步兵和一些大炮保卫。主力炮兵部队作为后备部队,被放置在高架台上。炮兵连由炮兵专家安托万·德鲁奥指挥。瓦豪和利伯托尔维茨的法军西侧阵地由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皮埃尔·奥热罗元帅的军队保卫着。

  • 联军部署

联军的三位君主(俄国的亚历山大一世与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和奥地利的法蘭茲一世)都在战场上,大量人员为联军指挥官提供保护。亚历山大是俄军最高级的指挥官,而奥地利的施瓦岑貝格親王是德意志战区所有联军理论上的总司令。这是自八年前第三次反法同盟奥斯特里茨战役以来,亚历山大一世第二次担任战场指挥官。起初,该司令部充斥着无能和琐碎的勾心斗角,其行动倾向于各国君主们的虚荣,尤其是来自俄罗斯沙皇的虚荣。但随着战斗的激烈进行,这些情况基本上消失了。

經過

10月16日

莱比锡战役10月16日的作戰圖

聯軍方面發出三聲號砲,史稱“諸民族會戰”的萊比錫戰役正式開始了。接著,雙方持續進行了五個多小時的激烈砲擊。聯軍分為四個攻擊集團,分別從四個方向發起進攻。在北線,馬爾蒙指揮法軍在激烈的戰鬥後,被布呂歇爾的部隊趕出陣地,被迫撤出默克爾恩。在南線,戰鬥異常激烈。法軍在各個點上都打退了聯軍的進攻,牢牢地堅守著陣地。其後,法軍展開反擊。在砲兵火力的掩護下,繆拉率一萬二千名騎兵向南線聯軍發動衝鋒,希望能突破南線聯軍的中央。法軍一連沖散了敵方兩個步兵營,但後繼不力,被聯軍逐回。傍晚時分,戰鬥暫時停止。雙方各損失約二萬人左右。[8]

10月17日

次日,雙方都在休養兵力,並沒有交火。此時,貝尼格森率領的四萬一千名俄軍,與貝爾納多特的六萬名瑞典軍也來到戰場上。至此,聯軍的兵力超過了三十萬人,比法軍幾乎多一倍,而且彈藥和各種補給物資充足。拿破崙提出議和,但聯軍拒絕。[8]

10月18日

莱比锡战役10月18日的作戰圖

十八日上午,聯軍分六路發起總攻。寡不敵眾的法軍在聯軍攻勢下不斷後撤。法軍被不斷壓縮,最終被擠到了萊比錫城裡。與此同時,法軍中兩個薩克森旅叛變投向反法聯軍。18日晚上,拿破崙眼看敗局已定,便下達撤退的命令。法軍開始向西面撤退。[8]

10月19日

法軍陸續的撤走,但法軍工兵過早把的唯一一座供法軍撤退石橋炸毀,使殿後的兩萬八千名官兵無法過河。最終波蘭親王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負傷落水而亡,而被遺留下的法軍全部被俘。[8]莱比锡战役也就此落幕。历时4天的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期间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结束了1813年战局。双方损失惨重:法軍损6萬至8萬人不等,火炮325门。反法聯軍损失5.4万至8萬人不等(聯軍戰報為俄国2.2万余人,普鲁士1.6万人,奥地利1.5万人),此戰以反法同盟的胜利而告终。

影響

莱比锡战役的失敗宣告拿破崙霸業的終結。拿破崙在莱比锡战役後,便且戰且退撤回法國。萊茵邦聯的成員國在戰後都紛紛變節投向反法同盟,萊茵邦聯亦告瓦解。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國獨立。不久後,反法同盟便攻入法國。1814年4月,拿破崙被迫退位,並被流放至厄爾巴島。路易十八回到法國,重新成為法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雖然之後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濳返法國,並短暫奪回政權。但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並在滑鐵盧戰役再次擊敗他。

圖集

註釋

    參考

    1. Chandler 1966,第1020頁.
    2. napoleonguide 2010.
    3. Chandler 2009,第936頁.
    4. .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5. . 趣歷史.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6. .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7. .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8. . chinese napoleon. [2015-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