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寧
生平
崇祯二年(1629年),董以寧出生。[2]明朝末年時為諸生。康熙年間與陈维崧、邹祗谟、黄永合稱“毗陵四子”。精音律,工於詞,有詞《闺怨》。鄒祗謨和董以寧二人為好友,兩人在順治六、七年(1649~1650年)時,取唐朝人的《尊前集》、《花間集》,宋朝人的《花庵詞選》,及《六十家詞》,將僻調摹仿盡至。[3]
順治十八年(1661年),揚州女子余韞珠為王士祿繡須菩提像,為王士禛繡髙唐神女、洛神、西施浣紗、杜蘭香四圖,王士禛便作《題余氏女子繡浣紗洛神圖二首》(《漁洋精華錄》卷二),並填《浣溪紗》(西施)、《解佩令》(洛神)、《望湘人》(柳毅傳書)三詞,鄒祗謨、彭孫通、陳維崧、董以寧、彭孫貽等人皆附和,董以寧作《慶清朝慢》、《燭影搖紅》、《雙雙燕》、《聲聲慢》調和。[4]
康熙七年(1668年),孫默續刻陳維崧、陳世祥、董以寧、董俞四家詞,裡面皆有漁洋的評論。
康熙八年(1669年)冬天,董以寧去世。[5]
軼事
董以寧對複古派和唐宋派都表示不滿,曾說過:“乃今人不揣,顧欲以向之規摹左國史漢者轉而規摹八家,不知規摹之病在於貌似而其實則如仲尼、陽貨之迥乎不同,其規摹八家與規摹左國史漢相去固不能以寸也。”[6]
評價
- 王士禎:善寫閨檐之致。[7]
- 王又華:金粟謂近人詩餘能作景語,不能作情語。僕則謂情語多,景語少,同是一病。但言情至色飛魂動時,乃能於無景中著景,此理亦近人未解,艾庵乃謂僕自道,試以質之阮亭。《古今詞論》
- 陳廷焯:"情真語至"、"字字真切"、"真絶痛絶"、"情詞雙絶"、"淋淋漓漓"《詞則·別調集·卷四》,董文友詞祇能言情,不堪論事。其望梅花《過鸚鵡洲》、賀新郎《淮陰祠》兩調,偶為慷慨之詞,立見其蹶。措語固不能圓健,平仄亦有顛倒處。《白雨齋詞話》
- 汪懋麟:今復匯二陳(陳世祥、陳維崧)、二董(董以寧、董俞)之詞為四家,合前集以行,屬余為序。因取四家之詞而讀之,又取前六家之詞而共讀之,反覆歌吟,凡五六日,大抵皆工於言情者也,抑善於寫怨者也。《十五家詞原序》
- 鄒祗謨:同里諸子,好工小詞,如文友之儇艷,其年(陳維崧)之矯麗,雲孫(黃永)之雅逸,初子(黄京)之清揚,無不盡東南之瑰寶。《遠志齋詞衷》
- 湯大奎:文友三董(董以寧、董文冀、董元愷),並負盛名。《炙硯瑣談》
- 《詞苑萃編 》:文友詞似易安,董文友《一剪梅》云:「慣得相攜花下遊。蘇大風流。蘇小風流。而今別況冷於秋。燕去南樓。人去南樓。 等間平判十分愁。儂在心頭。卿在眉頭。少年心事總悠悠。一曲揚州。一夢蘇州。」商邱宋牧仲謂其酷似李易安。
- 張宏生:清初的小令名家,陳子龍、董以寧等都是好手。[8]
著作
《蓉渡詞》向來以豔句著稱,像《蘇幕遮·簾外聽墮釵聲》十闋、《畫堂春·夏日課婢》八闋等諸篇,《沁園春》詠「美人」七闋。[7] 楊岱序董以寧《蓉渡詞》曰:“董子著書滿家,天下稱之。填詞特董子餘事耳。” [11]
- 《蓉渡詞》中的艷體詩,分別為 卜運算元.雪江情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雲》)、《閨怨》
外部連結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晚晴簃詩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古今詞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注釋
-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三》:“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武进人。”
- 本集《寄惠州沈推官》诗:“岁在戊子(顺治五年)秋,时余方弱冠。”
- 《遠志齋詞衷》:己丑庚寅間,常與文友取唐人尊前、花間集,宋人花庵詞選,及六十家詞,摹人放僻調將遍。
- 曹虹、蔣寅、張宏生.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陳維崧《覃怀杂诗》,作于康熙庚戌,:“董既丧家宝,邹亦陨国珍。”自注:“时新闻程村讣。”陈维岳《柬兄其年》云:“文友已化为异物,今訏士(邹祗谟)又作古矣。”《结邻集》载陳玉遝《与减斋书》:“去岁冬初,既失董生;今兹秋孟,复丧邹子。”
- 董以寧《周櫟園文集序》
- 徐楓. . 知書房出版團. ISBN 9789867938091.
- 張宏生. .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49429.
- 《十五家詞》:董以寧蓉渡詞三卷
-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八》:正誼堂詩集二十卷,文集不分卷。董以寧撰。
- 《十五家詞·卷二十九》
- 郑方坤《梅坪诗钞小传》云:“董大伦字叔鱼,文友次子,四岁而孤。”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