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五中学

襄阳市第五中学英文译名:Xiangyang No.5 Middle School),简称襄阳五中,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示范学校、全国百强中学。位于襄阳市樊城区邓城大道66号,另有老校区位于襄阳市襄城区积仓街1号,现为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前身为鹿门书院,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立襄阳府中学堂。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地址新校区: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邓城大道66号
旧校区:襄阳市襄城区积仓街1号
其它名称Xiangyang No.5 Middle School
法语译名:le N.5 lycée de Xiangyang
原名:鹿门学院
类型公立全日制中学
创办日期1902年
学区 中国
湖北省襄阳市
校長汪文超
教師人數280
职员人数60[1]
年级三年,共80班
学生人数7000余人(2014年)
校訓文明、振奋、求实、创新
校刊《状元桥》
体育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占地面积(新校区)450
副校长李东林、刘世国、王静[2]
電話號碼86-0710-3347378
学校网址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

简介

襄阳五中始建于1902年,校址设于古襄阳城西北隅襄阳学宫旧址,从中学堂起,历经湖北省立十中、省立第五中学、省立第五高级中学、省立襄阳中学、襄阳市第五中学等阶段。1953年,被确定为湖北省5所重点中学之一。2001年被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省示范学校。

2008年9月,占地450亩的新校区开门迎接新生。新校区共拥有教学楼6栋,外语特色楼2栋,实验楼1栋,艺术馆1栋,图书信息楼1栋,体育馆1栋, 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2个,篮球场16个,排球场12个,羽毛球场12个,网球场3个,乒乓球台20个,图书馆藏书13万余册。配备32个标准实验室、12个多媒体教室、8个网络教室,以及校园网、电视台、广播台、形体训练房、排练大厅、乐器室、科技制作室、书画室、棋社等学生活动场所。

学校历来被称为“鄂西北人才的摇篮”,2002年至2008年7年间里,共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输送了近400多名人才。該校文理科高考高分率以及重点大学上线率达50%,本科上线率近90%、升学率为100%,在全省名列前茅截止2008年底,該校共有60名学生荣获奥赛全国一等奖。

学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数十所名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2006-2014年最低录取分数

年度樊城区襄城区襄州区高新区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东津区
2006583580587.5579.5570560572573574.5578未设立
2007563556560.5555.5565.5548551557551.5552未设立
2008566551.5566.5561562.5550561.5559.5553557未设立
2009571563.5568576.5569560562561.5564560未设立
2010573.5567569.5573572.5567567568568.5569未设立
2011542.5528528.5540530525537.5535524523未设立
2013576.7580.1577.9585580577.1580.5585.5574573.4578.5
2014543.2564.3530.8556.2560563538.9544.7533.5560.5551

[3]

  • 表中列出者为指令性计划,襄阳市中考满分每年会因招考方案不同而在600分左右浮动
  • 在襄阳市以外地区招录学生时,采自主招生考试的方法

校史

历任校长

校名任別、任期姓名
襄阳府中学堂时期车绍武
鹿门中学时期车绍武
陶春荣
刘元丞
陆云龙
湖北省立二师、省立十中时期傅廷仪
单家燊
杨昌寿
高建镛
刘震新
刘泥清
冯开睿
单家燊
王作斌
陈正模
省立五中、省立联合中学时期张天阶
姜光籍
喻谟烈
杨观震
张 翮
陆云龙
李国魁
省五高时期杨重熙
刘元链
闫平章
襄阳联合中学时期1949.8—1950.6余益庵
襄阳中学时期1950.7—1952.8阎平章
1952.9—1953.7赵歧山
1953.8—1955.8陈 洪
襄阳五中时期1955.9—1968.3亓仲平
1968.4—1970.8冯慧敏
1970.9—1972.9陈楚云
1972.9—1974.11熊仁义
1974.12—1979.3孟道正
1979.4—1983.8亓仲平
1983.9—1986.8吴鸿基
1986.9—1992.2刘德平
1992.2—2005.8李 凯
2005.9—2011.10刘道德
2011.10—曹荣葆

校训与校徽


校训

立校初期,襄阳府中学堂以“公、勇、诚、洁”为校训,现在的襄阳五中则以“文明振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在新校区正大门背侧门楣上,醒目可见,老校区各教室前黑板上方也会悬挂校训。該校师生时常会以“今日我以五中为荣,明日五中以我为荣”这样的语句来互勉。

校徽

襄阳五中校徽分为新旧两种,新旧校徽均以老校区之县学宫大成殿前泮池上的状元桥为核心元素,唯新校徽采较为写实之风格并加上大成殿的轮廓,而旧校徽采抽象风格。另外,新校徽之校名部分采“襄阳五中”四字的手写体,而旧校徽则使用黑体字的“湖北襄阳五中”,并在校徽下方用环状艺术字体标出其汉语拼音,新校徽还在状元桥图像的下方加上建校年份“1902”的字样。

教师与行政

教师

在岗职工340余人,专职教师近280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20余人,有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40余名。

行政




校党委设有委员及书记
校长校长1人,副校长4人
工会主席:徐五一,副主席:郑国龙
校办主任:杨立军,专职纪检委员:马治文,副主任: 陶坤元
教务处主任:李伟才,副主任:袁晓龙、谢家祥、高云
现代技术教育中心负责人:高云
政教处、团委会主任:王立合,副主任:张琼,团委副书记:李天艳
总务处主任:王启波,副主任:姚连华、李恒
科研处主任:李泽贵,副主任:席瑞华
保卫科科长:赵明富,副科长:朱军
妇委会负责人:张琼
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邹德菊

迁校及环境

襄阳五中老校区位于古襄阳城北街附近,从鹿门书院至今,已经发展了100多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校现代教学发展,位于古城中的校区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成为学校继续进步的“瓶颈”。2005年9月中旬,襄阳市委、市政府委派市规划局、市教育局、襄阳五中负责人组成考察团,前往河南四川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考察,并提交了《新五中迁建的报告》,提出建立新校区之建议。同年10月8日,襄阳五中新校区规划获得通过,2008年8月26日,襄阳五中新校区建设工程竣工。

新校区分为六个功能区:教学区、运动区、体艺区、家属区、生活区、休闲区,六大功能区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新校区并于所有建筑设外墙保温和中空玻璃,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专用厕所,体现人性关怀。

同时,为了体现厚重历史和人文底蕴之传承,2008年8月27日,8名学生郑重地将襄阳五中老校区状元桥下的水和鱼放入新校区状元桥泮池中。牌楼、状元桥、杏坛大成殿,这些承载襄阳五中历史的文物古迹,一一被复建于新校区的中轴线上。[4]

校友与校友组织

杰出校友

相关条目

  • 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参考

  1. 中国百强中学——襄阳五中欢迎你
  2. 襄阳五中机构设置
  3. . [2010-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2).
  4. . [201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