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郡

襄阳郡中国古代的

建置沿革

魏晉南北朝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权臣曹操盡得荆州之地,分南郡南陽郡立襄陽郡,治所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汉水襄城区),隸荊州。辖境约今湖北省襄阳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市县地。与此同时与曹操敌对的军阀刘备也在江北将自己控制的部分南郡设为襄阳郡,以关羽为太守,后又将该襄阳郡改称回南郡。延康元年(220年),襄阳曾被孙权占领,但很快被曹魏收复,后曹魏又从孙权治下夺取临沮、旌阳并纳入管辖。晉武帝太康中,襄陽郡領八縣:宜城、中廬、臨沮、邔、襄陽、山都、鄧、鄾。[1]

東晉時,臨沮縣改屬南郡,山都縣改屬新野郡,鄧縣改屬京兆郡,省併宜城、鄾二縣。晉孝武帝時,僑立雍州於襄陽。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荊州之襄陽、南陽新野順陽五郡為雍州,治所在襄陽。[2]南齊時,析置建昌縣。[3]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蕭詧出鎮雍州。侯景之亂爆發後,蕭詧投靠西魏對抗梁元帝,在襄陽承制。承聖三年(554年),蕭詧助西魏殺梁元帝,西魏趁機奪取雍州,改雍州為襄州[4]

隋唐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廢襄陽郡,其地屬襄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襄州为襄陽郡。襄陽郡領十一縣:襄陽、安養、穀城、上洪、率道、漢南、陰城、義清、南漳、常平、鄀。[5]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王世充,改襄陽郡為襄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襄州為襄陽郡。襄陽郡領七縣:襄陽、臨漢、穀城、義清、南漳、率道、樂鄉。天寶七載(748年),改率道縣為宜城縣。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襄陽郡為襄州。[6]

人口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襄陽郡有22700戶。[1]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襄陽郡有4024戶,16496口。[2]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襄陽郡有99577戶。[5]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襄陽郡有47780戶,252001口。[6]

行政長官

襄陽太守(208年—301年)

襄陽内史(301年—310年代)

襄陽太守(310年代—460年)

襄陽太守(460年—478年)

襄陽相(478年—483年)

  • 張瑰,字祖逸,吳郡吳人,齊武帝建元四年(482年)出任,永明元年(483年)改為太守。[29]

襄陽太守(483年—557年)

  • 張瑰,字祖逸,吳郡吳人,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由相改稱,永明四年(486年)離任。[29]
  • 王茂,字休遠,太原祁人,齊東昏侯永元三年(501年)在任。[30]
  • 韋正,字敬直,京兆杜陵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31]
  • 韋放,字元直,京兆杜陵人,梁武帝普通中在任。[32]
  • 蔡大寶,字敬位,濟陽考城人,蕭詧太清四年(550年)領。[4]
  • 岑善方,字思義,南陽棘陽人,西魏文帝大统二十年(554年)離任。[4]

襄陽郡太守(742年—758年)

  • 徐恽(天宝初年)
  • 卫玠(744年)
  • 韋陟(745年),字殷卿,京兆萬年人,唐玄宗時在任。[33]
  • 陸景融(746年—747年),吳郡吳人,唐玄宗時在任。[34]
  • 裴宽(749年)
  • 张九皋(750年)
  • 李憕(751年)
  • 张愿(天宝年间)
  • 源侑(755年)
  • 徐浩(755年—756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到十五載(756年)在任。[35]
  • 韩洪(756年)
  • 崔伯阳(756年)
  • 魏仲犀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年)出任。[35]
  • 李峘(756年—757年),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離任。[36]
  • 鲁炅(757年)[37]

封侯

西晉襄陽國(301年—311年)

襄陽國(301年—311年)
代數封爵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襄陽王司馬範301年—311年司马玮子
沒於劉聰,國絕

南朝宋襄陽國(460年)

襄陽國(460年)/新安國(460年—465年)/始平國(465年—466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封爵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襄陽郡王→新安郡王→始平郡王孝敬王劉子鸞460年—466年宋孝武帝第八子

南朝宋齊襄陽國(478年—483年)

襄陽國(478年—483年)[38][39]
以討沈攸之之功封,食邑4000戶
代數封爵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襄陽郡開國公張敬兒478年—483年
伏誅,國除

參見

參考文獻

  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2.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3. 《南齊書 卷十五 志第七》
  4. 《周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
  5.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6. 《舊唐書 卷三十九 志第十九》
  7. 《三國志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8. 《三國志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第十》
  9. 《三國志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裴註引司馬彪戰略
  10. 《晉書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11. 《三國志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魏武故事載令
  12. 《晉書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13.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14. 《太平御览 卷四百二十九》引徐广《晋纪》
  15. 《三國志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張隱文士傳
  16.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17. 《晉書 卷八十九 列傳第五十九》
  18.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19.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20.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21. 《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22. 《宋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23.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24. 《宋書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25.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26. 《宋書 卷五十九 列傳第十九》
  27.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28. 《南齊書 卷三十九 列傳第二十》
  29. 《南齊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五》
  30. 《梁書 卷一 本紀第一》
  31. 《梁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32.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33. 《舊唐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34. 《舊唐書 卷八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35. 《舊唐書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36. 《舊唐書 卷十 本紀第十》
  37. 《唐刺史考全编》
  38. 《南齊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六》
  39.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