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茨龍屬
西雅茨龙属(学名:,发音:/see-ats/)又译撒特斯龙,是美国犹他州雪松山组晚白垩世一属已灭绝的大型新猎龙科兽脚类恐龙,仅含一个物种:米氏西雅茨龙(Siats meekerorum)。该属可能是北美洲发现的第一只新猎龙科;从地质学上来说,它也是迄今为止从该大陆发现的生存年代最晚的异特龙超科。[1]它曾被认为属于大盗龙类――一个充满争议的分类群,该分类群可能属于暴龙超科、[2]异特龙超科中的新猎龙科、[1]基幹鯊齒龍類或基础虚骨龙类。[3]
西雅茨龍屬 化石时期:森诺曼阶, | |
---|---|
骨骼重建图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异特龙类 Allosauria |
演化支: | †鲨齿龙类 Carcharodontosauria |
科: | †新猎龙科 Neovenatoridae |
属: | †西雅茨龍屬 Siats Zanno & Makovicky, 2013 |
模式種 | |
†米氏西雅茨龙 Siats meekerorum Zanno & Makovicky, 2013 |
发现
西雅茨龙由林塞·赞诺和彼得·马克维奇在2013年命名和叙述,模式种是米氏西雅茨龙(S. meekerorum),属名取自犹特族传说中的吃人妖怪Siats,[1]种名meekerorum纪念地质学家约翰·米克(John Caldwell Meeker),他在遗嘱中捐赠财产用于支持古生物研究;其遗孀维斯罗·米克和他们的女儿里斯·米克也是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之一。[1]
模式标本FMNH PR 2716是一具不完整骨骼,保存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含有五节背椎、八节尾椎、一个人字骨、部分右髂骨、坐骨和腓骨、部分左胫骨和部分趾骨。[1]这些化石由林塞·赞诺发现,并由彼得·马克维奇在2008年列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品之中。[4]它们在2008至2010年期间收集于犹他州艾麦里县雪松山组的Mussentuchit段,化石年代为大约945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森诺曼阶早期。[5]
叙述
模式标本FMNH PR 2716由单个个体的部分骨骼组成,由于神经弓与背椎椎体没有完全融合,因此被认为发育不成熟。该属具有七个诊断特征,包括四个独有衍征:尾椎远端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椎近端缺少明显的下副突窝的细长的后椎体横板;髂耻柄的髋臼边缘横着且凹陷;侧胸架末端凹陷。其他值得注意的特征包括背椎上较宽的神经棘。[1]
西雅茨龙代表了北美大陸已知的最大的兽脚类动物之一。赞诺和马克维奇(2013年)使用其他大盗龙类估计正模标本个体的长度为11.9(39英尺)。此外,根据股骨径缩减程度,他们估计其质量约为4吨。作者还写道,尽管椎体弓软骨结合关没有融合,表明此个体还是一只亚成体,但正模标本在大小上已经可以与食蜥王龙和高棘龙相比,只略小於暴龍。[1]
如果它是一种新猎龙科,那么该属的发现也揭示了從侏儸紀到白堊紀中期北美頂級掠食恐龍一直是异特龙类,直到白垩纪晚期才“让位”于霸王龙类。[6]有些研究将它归入大盗龙类,然而,大盗龙类的分类问题上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该分类群通常被认为属于新猎龙科或暴龙类,而且两种看法经常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3]将西雅茨龙归类于大盗龙类本身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做法,最近的分析认为它是一属非大盗龙类的新猎龙科恐龙,与大盗龙类无关。[7]
分类学与种系发生学
在2013年被发现时,西雅茨龙最初被认为是与吉兰泰龙密切相关的大盗龙类,其依据是在尾部神经弓上存在明显的椎体横板,中间有下副突窝,类似于大盗龙类的气腔龙。在2014年对一个幼年大盗龙标本的描述中,人们对将西雅茨龙归入大盗龙类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发现大盗龙类更有可能是暴龙类动物,而不是像西雅茨龙这样的新猎龙科。该论文指出,尽管与新猎龙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两者在脊椎骨、髂骨和腓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7]罗多尔夫·科里亚和菲利普·柯里2016年进行的一项后续分析甚至将大盗龙类归为新猎龙科,但仍将西雅茨龙和吉兰泰龙归为大盗龙类之外的新猎龙科。[8]另一方面,菲尔·贝尔等人(2016年)发表的系统发育研究将西雅茨龙恢复为该类群中系统发育位置不确定的虚骨龙类成员;分析表明,西雅茨龙属可能是似鸟龙类的亲缘动物、一种比暴龙类更接近于手盗龙类的兽脚亚目、一种基础大盗龙类或者是一种比雄关龙更接近于暴龙科的暴龙超科。[9]
以下演化树(在上文中提到的这些更近期的研究之前创建)来源于赞诺和马克维奇2013年的研究:[1]
异特龙超科 Allosauroidea |
|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西雅茨龍屬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西雅茨龍屬 |
参考资料
- Zanno, L. E.; Makovicky, P. J.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4: 2827. Bibcode:2013NatCo...4.2827Z. PMID 24264527. doi:10.1038/ncomms3827.
- F. E. Novas; F. L. Agnolín; M. D. Ezcurra; J. I. Canale; J. D. Porfiri. . Ameghiniana. 2012, 49 (Suppl): R33 [2020-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 (PDF). [2016-07-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8-18).
- Johnson, Steve. . Chicago Tribune. 22 November 2013 [22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Tucker, R.T.; Zanno, L.E.; Huang, H.-Q.; Makovicky, P.J. . Cretaceous Research. 2020. doi:10.1016/j.cretres.2020.104384.
- Jha, Ajit. . International Science Times. 22 November 2013 [24 Nov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 Porfiri, Juan D.; Novas, Fernando E.; Calvo, Jorge O.; Agnolín, Federico L.; Ezcurra, Martín D.; Cerda, Ignacio A. . Cretaceous Research. 2014-09-01, 51 (Supplement C): 35–55. doi:10.1016/j.cretres.2014.04.007.
- Coria, Rodolfo A.; Currie, Philip J. . PLoS ONE. 2016-07-20, 11 (7): e0157973. Bibcode:2016PLoSO..1157973C. ISSN 1932-6203. PMC 4954680 . PMID 27439002. doi:10.1371/journal.pone.0157973.
- Phil R. Bell; Andrea Cau; Federico Fanti; Elizabeth T. Smith. . Gondwana Research. 2016, 36: 473–487. Bibcode:2016GondR..36..473B. doi:10.1016/j.gr.2015.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