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話
誒話(國際音標:[ɛ55])或欸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乡几个村的自称为“诶”的族群使用的一种作为母语的语言。其性质可能是一种由漢語平话與壮侗语言形成的混合語,或是一门受到汉语平话深刻影响的壮侗语言。誒話又被周边其他族群稱作五色話,但诶人自己较不认同该称呼。
誒話 | |
---|---|
五色話 | |
发音 | [ɛ55] |
区域 | 中國廣西融水 |
母语使用人数 | 9000 (2003)[1]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eee |
Glottolog | eeee1240 [2] |
廣西壯族自治區在中國的位置。 |
使用族群
使用誒話的族群集中在中国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乡的四莫、下覃等村,人口约为9000人(2003年),[1]一说约5000人(1988年)。[3]他们自称为“诶人”(發音:[ɛ55 xuən51])或“讲诶的”(發音:[kiaŋ55 ɛ55 ko5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民族分类中定為壮族。[4]:1,2诶人几乎都是双语人,兼用当地通行的汉语方言“土拐话”(桂北平话的一种)。[3][5]《民族語》將誒話分類為6b等級(受威脅),[6]意味著該語言仍然用於各世代的面對面交流,但其使用者正在減少。
周边的其他族群称诶人为“诶佬”,称其说的话是“五色话”,指其由多种语言成分混杂而成。欸人对“五色话”及“ 五色话人”的说法较不认同,认为其带有误解与歧视色彩。[4]:1,14[7]
有研究者认为,诶人族群是明代征调屯驻于此的狼兵的后裔。[4]:2其父系主体为壮族,母系主体为其他壮侗民族、特别是持侗水语支语言的族群,在与军官的交流中又使用汉语,由此逐渐形成了诶话。[8]
性质
关于诶话的性质,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些學者认为诶话是一种混合语,来源包括汉语言(土拐话)、壮傣语言(壮语)和侗水语言[8],而非壮侗语言或汉语言下的一種;[9]另一些學者则认为诶话不是混合语,而是受汉语言影响较大的一门壮侗语言;[1]亦有學者進一步将诶话分类为壮语中区别于南部和北部方言的第三个方言。[10]
音系
聲母
永樂鄉四莫村誒話有25个声母,包括24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软腭阻碍音 /k/、/kʰ/、/x/ 在 元音 /i/ 和 /y/ 前有条件变体 /c/、/cʰ/、/ç/。零聲母在非高元音前可能带有聲門塞音 /ʔ/ ,在高元音前可能有半元音 /j/ 或 /w/,均屬於自由变体。[11]也有学者将介音 /i/ 和 /u/ 分析为声母辅音的颚化和唇化,则多出颚化唇音、颚化软腭音和唇化软腭音三套声母。[1][5]
雙唇 | 齒齦 | 齦齶 | 軟顎 | ||
---|---|---|---|---|---|
鼻音 | 濁音 | m | n | ȵ | ŋ |
清音 | m̥ | n̥ | ȵ̊ | ŋ̊ | |
塞音 | 普通 | p | t | k | |
送氣 | pʰ | tʰ | kʰ | ||
塞擦音 | 普通 | t͡s | t͡ɕ | ||
送氣 | t͡sʰ | t͡ɕʰ | |||
擦音 | f | s | ɕ | x | |
近音 | 濁音 | l | |||
清音 | l̥ |
韵母
诶话有120多个韵母(若将介音分析为声母辅音的颚化和唇化,则韵母数量相应减少)[5][8]。有9个元音可做韵腹,且都可做单元音韵母;有3套韵头(介音),分别为/i/、/u/、/y/;有8套韵尾,分别为元音韵尾/i/、/u/,鼻音韵尾/m/、/n/、/ŋ/,塞音韵尾/p/、/t/、/k/;韵腹为/a/、/e/、/i/、/u/、/ɛ/时,还存在长短对立。此外还有/m̩/、/n̩/、/ŋ̍/三个声化韵。[11]
诶话的韵母与土拐话基本一致。诶话中有撮口呼(韵头或韵腹为/y/),这是壮侗语言中所没有的。[5]
|
|
词汇
诶话的词汇分别来自壮侗语言(以壮语为主)和汉语言(以土拐话为主)。在最核心的100词中,壮侗语词约占60%,其中绝大多数为壮语词;在次核心的100词中,汉语词比例约占50%;算上更多的常用词,汉语词比例约为60%。词汇越核心,壮侗语词比例越高;越外围,汉语词比例越高。[1][5][8]關於政治、经济、文化 、意识等方面的新词,誒話詞彙幾乎全借用自土拐话,并且音义调基本一致。[14]:17
此外,在诶话中,/ɛ55/仅作为族群的自称,没有任何具体意义。有学者指出,/ɛ55/与侗水语支语言的第一人称代词发音类似,如仫佬语/ɛ231/、毛南语/ɦe121/、莫语/e41/等。[5][8]
|
|
|
參考資料
- 韦茂繁. . 民族语文. 2006, (03): 14–20.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 .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陈其光,张伟. . 语言研究. 1988, (02): 149–167.
- 韦茂繁,韦树关. .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11. ISBN 978-7-105-11365-1.
- 罗美珍. . 孙宏开,胡增益,黄行 (编).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2596-2620. ISBN 7-100-04363-8.
- . [2019-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 王仲黎,殷润林.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3, (02): 141–146.
- 曾晓渝,高欢. . 民族语文. 2010, (02): 16–22.
- 罗美珍,邓卫荣. . 民族语文. 1998, (02): 73–79.
- 韦树关. . 语言研究. 2008, (02): 119–127.
- 曾晓渝,高欢. . 戴庆厦 (编).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108-137. ISBN 978-7-100-06514-6.
- 王晓梅. (文学博士论文). 南开大学. 2009 [2019-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1).
- 朱晓农. . 方言. 2014, (03): 193–205.
- 温岚. (文学硕士论文). 广西大学. 2007.
- 曾晓渝,高欢. . 中国语言学工作委员会 (编).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119-140. ISBN 9787532862375.
- 广西少民语委研究室(编). .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 CSBN M1713·17 请检查
|csbn=
或|unified=
的值 (帮助). - 覃远雄,韦树关,卞成林. .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ISBN 7-5343-3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