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

諾貝爾文學獎瑞典語)是瑞典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之一,根據諾貝爾遺囑,每年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1]」。

諾貝爾文學獎
授予对象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
地点斯德哥爾摩
国家/地区 瑞典
主办单位瑞典學院
首次颁发1901年
官方网站nobelprize.org

首屆諾貝爾文學獎於1901年頒發,每一位获奖者都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2]例如,1901年,蘇利·普呂多姆得到的奖金为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3]。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颁发[4]

評選程序

享有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候選人推薦權的人員為:

  1. 瑞典學院和其他在體制與目的方面與它相似的學院研究所學會的成員;
  2. 大學和大學學院的文學語言學教授;
  3. 以前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金的人;
  4. 在本國文學創作界有代表性的那些作家協會的主席。

推薦者不得推薦自己為候選人。

依照諾貝爾獎基金會官網揭示,諾貝爾獎的評選程序如下[5]

  1. 前一年9月會發出提名邀請函給上述具推薦權的人員,邀請推薦。
  2. 推薦文件需在當年1月31日寄回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
  3. 委員會會篩選提名人選,並交由瑞典學院批准。
  4. 4月間,委員會初步篩選出15-20位候選人。
  5. 5月間,委員會會將範圍縮小為5位候選人。
  6. 6-8月間,負責決定的18名瑞典學院成員將進行閱讀候選人作品。
  7. 9月,瑞典學院成員將進行討論。
  8. 10月,投票並公布獲獎者,獲獎者須獲得超過一半以上的成員投票認可。
  9. 12月,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於12月10日舉行,獲獎者可獲得獎章以及相關獎金。

获奖者

共同獲獎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由兩人共同獲得,但是不能頒給三人。然而瑞典學院極少這麼做,因為這樣很容易被外界解釋為瑞典學院的分歧與妥協。並且對獲獎者來說,僅獲得一半榮譽的風險。極罕見的例子發生在1966年頒發給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内莉·萨克斯兩位作家,以及1974年頒發給埃温德·雍松哈里·马丁松兩位作家[6]

2018年停办风波

瑞典学院的十八名终身院士負責文学奖評審。2017年底起陸續有18名女性通过瑞典报纸《每日新闻》指控院士、瑞典女诗人佛洛斯登松的丈夫,[7]他在1996年至2017年,性騷擾和強姦了学院多名女性成员及成员的妻女。消息一出國際震驚,瑞典文学院可能猶豫於事件影響巨大一開始並未積極處理,3名院士随后愤而请辞。佛洛斯登松本人也辭職,事件發酵至隔年四月,该院负责人、常任秘书萨拉·丹尼尔斯也辭職,陸續有人辭職後18名院士只剩11人,同時各種不信任感在院內蔓延[8]

事後並發現佛洛斯登松的丈夫還向外透漏文學獎的評選風向、評鑑內幕以牟利於一些私人賭盤,爆發貪腐醜聞,外界輿論相信佛洛斯登松本人未涉入,但夫妻間財務不分,諾貝爾獎公正性已經受到玷汙,諾貝爾基金會在該院長也請辭時發表聲明,瑞典文学院嚴重失信敗壞诺贝尔奖聲譽,要求採取措施重建信任。最终,学院在5月3日决定停辦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將會與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同頒發。

虛假的“入圍名單”

近年來,每當該獎項頒獎前,總會流傳出許多所謂的“入圍名單”[9],但諾貝爾獎官網明確表示,所有提名名單具有50年保密期限,一切入圍名單都是偽造的[10][11]

參考資料

  1. . Nobelprize.org. [202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2. .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3. .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31).
  4. . Nobelprize.org.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31).
  5. .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6. . [2020-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7. . Hqtime.huanqiu.com.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6).
  8. . News.ifeng.com.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8).
  9. . 手機新浪網. 2019-10-06 [201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7).
  10. . nobelprize.org. [201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11. . 人民網. 2015-10-07 [201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