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常
謝永常(1630年12月8日—1661年9月17日),字平山,明末福建泉州(海戶)人[1],明鄭將領,後來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南衛(今台南市安平區)一役中,與一千多名士兵戰亡[2]。
謝永常 | |
---|---|
出生 | 1630年12月8日 大明福建泉州府 |
逝世 | 1661年9月17日![]() |
职业 | 軍人 |
經過數百年,當時的台南市政府建築局土木課在中山國中的操場的地底裡,挖掘到謝永常、其他士兵與戰馬的靈骨,不久在台南市東區裕農路的靈骨塔供奉,被民眾尊稱為「謝府元帥」。
李登財和劉還月將得到的神明生平及傳統祭典知識,合著四本《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其中謝永常在《夏之卷》有詳細的介紹。
生平
早期生涯
明崇禎三年十一月初五(西元1630年12月8日)[3],誕生於福建泉州(海戶)。少年時,臂力超乎常人,十分威武。而且經常打抱不平,扶助善良驅逐邪惡。在海戶附近一帶的人,對於謝永常的英勇事蹟有所讚揚,讓他的名聲傳播千里。
相關紀念
![](../I/%E8%87%BA%E5%8D%97%E5%B8%82%E7%AB%8B%E5%88%9D%E7%B4%9A%E5%A5%B3%E5%AD%90%E4%B8%AD%E5%AD%B8%E5%87%BA%E5%9C%9F%E7%9A%84%E9%AA%A8%E9%AA%B8.JPG.webp)
1964年於臺南市立女子初級中學(今中山國中)出土的鄭成功攻臺之役時謝永常陣亡部屬骨骸
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臺南市立初級女子中學(今臺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在進行操場擴建工程時,挖出一千零六十七具靈骨[5][6][2][7]。而後因為有謝永常顯靈託夢的事件,讓許多人捐獻土地和金錢,準備建立寺廟供奉這些士兵,最後決定在台南市東區後甲公墓一帶立廟,同時取廟名為開基慶隆廟[6]。
該廟除了供奉謝永常外,另供奉趙勝與吉原小造。吉原小造為日本東京人,是日本軍軍官,階級為大佐,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部屬的身分來臺,參與乙未攻臺之役,在安平遭原住民攻擊而陣亡,骨骸與謝將軍同歿一處,故合奉之。
參考文獻
- 李登財、劉還月合著,《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夏之卷〕》
引用與注釋
- . [2023-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3).
- 慶隆廟整理廟後骨骸 大動作,中華日報
- 根據《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夏之卷〕》所寫的農曆日期,以中央研究院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換算成國曆日期。
- 開基慶隆廟-謝府元帥的簡介
- . 《中華日報》. 1964-07-29: 第三版.
- 莊龍和、蔡佳樺. . . 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2010年3月: 120-127頁. ISBN 978-986-84830-3-3.
- 開基慶隆廟 旅遊景點-愛睏分享 (VR 實景旅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於2010年8月16日查閱。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