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友超
许友超(1900年11月14日—1963年11月1日),原名许书丁、许丙丁,字友超,以字行,福建晋江人,菲律宾华侨界人物,厦门市历史上的第一任市长。[1]
许友超 | |
---|---|
中華民國厦门(思明)市筹备处处长 兼任思明县县长 | |
任期 1933年2月20日–1933年11月20日 | |
前任 | 杨延枢(思明县县长) |
继任 | 自己( 厦门特别市市长) 刘光谦( 市筹备处处长) |
中華共和國厦门特别市市长 | |
任期 1933年11月20日–1933年12月13日 | |
前任 | 自己( 市筹备处处长) |
继任 | 黄强 |
个人资料 | |
字 | 友超 |
出生 | 许书丁 1900年11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 大清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龙湖镇檀林村 |
逝世 | 1963年11月1日 美國 | (62歲)
死因 | 癌症 |
国籍 | 大清(1900年-1911年) 美属菲律宾(1912年-1946年) 中華共和國(1933年) 菲律賓(1946年起) |
生平
早年
许友超出生于福建晋江龙湖的檀林村,4岁时在菲律宾经商的父亲去世,惟依靠其母从事女红糊口。长大一些时进入村私塾就读。[1]
1912年,许友超随叔父赴菲律宾马尼拉生活,就读于马尼拉圣马拉书院。毕业后随叔父经营木厂并于1925年接任经理。其时,许友超在菲律宾组织起“闽南华侨救乡会”并任董事,后又被推举为菲律宾华侨木商会会长、东方共济俱乐部经理、菲律宾中华青年会董事、檀林学校总理等职。1931年,任为马尼拉中华商会副会长。九一八事变后,许友超被推举为全菲律宾华侨救国大会主席团成员。[1]
1932年,许友超任菲律宾华侨组织的国难后援会副主席、马尼拉中华商会会长,先后向十九路军、东北抗日义勇军及福建省政府汇款共数十万元以支持抗日。十九路军入主福建后,许友超赴香港会见十九路军领导人蔡廷锴,7月14日两人乘船到厦门,蔡廷楷题词“为国义务”赠予许友超。11月7日,十九路军将领翁照垣到菲律宾号召华侨“航空救国”,在许的大力支持下,菲律宾各地华侨捐赠15架飞机组成“菲律宾华侨飞机队”到福建。[1]
任职厦门
1932年11月29日,福建省民政厅厅长刘通提请设立厦门市,其时在蔡廷锴的邀请下,许友超已回到福建拟为福建省十九路军主政的政府服务,1933年2月20日,厦门市政筹备处成立,许友超任处长,后改为思明市。因已经存在思明县且未废除,导致县市并立、职权不清,遂又改思明市筹备处,许友超则以处长兼任思明县县长。8月,思明县撤销。11月20日,闽变爆发,中华共和国成立,思明市政筹备处废,改设厦门特别市,许友超任市长。[2]
12月13日,福建人民政府改委黄强任厦门市市长,同时调整中华共和国行政区划,邀请许赴闽西任龙汀省省长,许坚决推辞,回到菲律宾继续经商。
著作
许友超在菲期间著有《华西会话》,后增编为《英华西菲会话》。[1]
参考文献
- 吴泰; 晉江县侨务办公室; 晉江县归国华侨联合会; 晉江县华侨志编纂委员会. .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190–192. ISBN 7-208-01687-9. OCLC 35271134.
-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 北京市: 方志出版社. 2004年: 1043. ISBN 7-80192-026-0. OCLC 58815416.
- 王霄鹏. 王建新. . 炎黄纵横. 2006年, (第3期): 31-32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 . www.youzikankan.com.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6).
中華民國职务 | ||
---|---|---|
前任: 首任 |
厦门(思明)市政筹备处处长 1933年2月20日—1933年12月1日 |
繼任: 刘光谦 |
前任: 杨延枢 |
思明县县长 1933年2月—1933年11月20日 |
繼任: 王固盘 (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