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崇智

許崇智1887年10月14日—1965年1月25日[1],字汝為,生於廣東番禺,祖籍潮州府澄海縣,建國粵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許崇智鄒魯謝持等通緝令
許崇智
出生(1887-10-14)1887年10月14日
 大清廣東省番禺
逝世1965年1月25日(1965歲—01—25)(77歲)
 英屬香港
国籍 大清(1910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5年)
 中華民國(1925年–1965年)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中華革命黨
中國同盟會
效命 大清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军种 中華民國建國粵軍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服役年份1911年–1925年
军衔建國粵軍上將
统率福州陆军第十镇第20协协同
中华革命党军务部长
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参军长
粤军第二军军长
北伐军总指挥
东路討贼军司令
参与战争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东征
北伐

生平

許崇智出身廣州名門西關許氏。1903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留日士官生第三期步科。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時任福州陆军第十镇第20协协统,参加起義,任起义軍前敵總指揮,當年更威脅上司福建提督孫道仁加入同盟會。於1911年11月更命令起義軍發射了首枚炮彈,揭開福建起義戰爭的序幕,清軍最終不敵[2]

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在日本参加孙中山中华革命党。1915年底回国,参加反袁护国战争。1916年袁世凱死后,返回上海,任中华革命党军务部长。1917年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参军长,协助孙中山主持军事,成为粤军的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19年,粤军被编为两个军,以陈炯明为粤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许崇智为第二军军长。1922年,孙中山决定北伐,并任命李烈钧和许崇智分别为北伐军总司令和总指挥。陈炯明的部下发动六一六事变后,许崇智部借道江西进入闽南。1923年1月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任东路討贼军司令,从闽南方向讨伐盘踞广东的陈炯明。1924年就任建國粵軍總司令,成為國民黨最高級軍事將領。[2]1925年1月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参加第一次东征,继续讨伐陈炯明,击败陈军主力。

許崇智與蔣介石糾纏不清,因他在1916年與蔣介石結拜為兄弟,兩人同年1887年生,更力排眾議推薦他任黃埔軍校校長,但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卻遭蔣出賣,許氏官邸遭黃埔學生軍包圍奪取軍權,開始了兩人之後40年時敵時友的關係。[2]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许被任命为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一时间成为仅次于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的国民党领袖。当年8月20日,国民党元老、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暗杀。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以控制局势和处理廖案。在审理廖案过程中,蒋介石以国民党右派涉嫌最大为名排挤许崇智,许的很多亲信被抓,本人被迫到上海避居公共租界。1927年冬,蒋给许旅费20万元,令许先后到美洲欧洲等地旅行两年多。1929年,许返回上海。

地位崇高的許崇智后常遭汪精衛威迫任汪精衛政权領導,故1939年從上海偷偷移居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許崇智被日軍拘捕並囚禁,再逼他支持汪精衛政权,許崇智誓死不從,偷渡至澳門。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派專機到港迎接許崇智回南京,1948年聘他為首批總統府資政,之後他一直留港,是國民黨人到港必拜見的人物,至1965年病逝。[3][2]

相关人物

  • 廣州許氏家族

参考文献

引用

  1. 胡健國,近代華人生卒簡歷表,國史館,2003年,第287頁
  2. 專題報道:廣州第一望族 香港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 2011-11-04(繁體中文)
  3. . www.facebook.com. 2020-01-27 [2020-03-13]. 許崇智將軍的大殮儀式亦於同日在北角萬國殯儀館舉行,出殯後遺體移至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許將軍火化後的骨灰長眠香江。

来源

  • 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616页.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