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英

许良英(1920年5月3日—2013年1月28日),男,浙江临海人,中国科學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浙江大学,長期專於愛因斯坦的著作翻譯與研究工作。[1][2]

许良英
出生(1920-05-03)1920年5月3日
 中華民國浙江省临海县
逝世2013年1月28日2013-0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區
居住地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语言汉语、英语
母校浙江大学
职业物理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活跃时期1949年─2012年
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研究领域物理学、哲学
知名作品《爱因斯坦文集》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运动反右运动
文化大革命
配偶王來棣
儿女许成钢、許平
奖项美国安德烈·萨哈洛夫奖
2008年
受影响于
影响于
  • 王作跃

生平

许良英生於今浙江省临海市括苍镇张家渡村,1940年到达贵州省遵义县,1942年,他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许良英是束星北王淦昌的学生,主要研究相对论量子力学,1945年回浙大物理系任教,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3]

中共建政後,许良英於1952年從浙大被調到中國科學院,在《科学通报》编辑室主任。1955年因为“反胡风肃反运动”,被批判和停职审查一年。[1][2][3]1957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自然辯證法研究室創建時,與于光遠一同擔任負責人。

1957年反右运动期間,许良英被划为右派,因抗拒強迫勞改的處置而被开除公職與黨籍,并遣送到老家接受勞改[4][2]1962年編譯《愛因斯坦文集》,至1970年出版。

1978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1978]55号文件,即《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许良英恢复了党籍並回到北京市,被安排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1][2][3]

1985年3月,许良英和方励之联合发起纪念爱因斯坦逝世三十周年,在浙江大学举办学术讨论会。期间,浙江大学学生和研究生邀请许良英演讲“开放改革”,他推荐方励之讲。由于方的演讲影响很大,被当局认为是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要第二次开除方的党籍,只是由于时任总书记胡耀邦的作用,才拖延了一年多。[5][6]不过也因此误传,许良英因演讲被开除了党籍。[1][2]

1986年夏天,许良英與方勵之劉賓雁共同發起次年舉辦《紀念反右運動三十周年學術討論會》,但因有被邀請者舉報而遭當局製止。[5][6]1987年6月8日,陆铿英属香港举办政治民主化研讨会,许良英寄去一篇文章。1989年,许良英写出政治民主化的联署信,42人签名,包括王淦昌、施雅風等。[1][2]

1992年,许良英发表《没有政治民主,改革不可能成功》,呼吁政治体制改革;1994年他與妻子王來棣及丁子霖等發起《為改善我國人權狀況呼籲》公開信,並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翌年发起《迎接联合国宽容年,呼唤实现国内宽容》公開信,全世界上千著名科學家、學者,包括國內數十名院士和著名知識分子、國際上十名諾貝爾獎得主聯署。[1][2]

2006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专文《北京的爱因斯坦传人:一个为真理奋斗的叛逆者》[7]讲述许良英的生平故事。[1][2]2010年,他同学者邵建进行争论,提出应“走出复古迷津,重新回归‘五四’”。[3]

许良英遗体告别现场

2013年元旦前夕,其妻王來棣去世,許良英亦因肺部感染住进北京海淀醫院11樓重症監護室,病情一直反覆,約一月後的2013年1月28日13點25分因腦溢血去世,終年93歲。[3]夫婦遺體一同捐獻給北京大學醫學部,遺體告別式於同月30日下午3時在北大醫學部西門遺體捐獻中心舉行。

作品

译著

  • 爱因斯坦. . 北京市: 商务印书馆. 1976-1979(2009年增訂再版本). ISBN 9787100071666.
  • 爱因斯坦. . 北京市: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182. ISBN 9787802114166.
  • 约翰·施塔赫尔. . 上海市: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167. ISBN 9787542843593.

编著

  • . 辽宁省: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254. ISBN 9787538274608.
  • . 美國: 明鏡出版社. 2002: 254. ISBN 9789628744619.

亲属

  • 妻子:王来棣(1926年1月2日-2012年12月31日),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中国近代史学者,方向为中共早期党史、民主历史与理论。
  • 儿子:许成钢(經濟學者,現為香港大學经济金融学院教授)[1][2]、许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水利专家,温控方面)。

荣誉奖项

年份奖项是否得奖备注
2008年美国安德烈·萨哈洛夫奖獲獎[1][2]

参考文献

  1. . 腾讯网. 2011-10-21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1).
  2. . 共识网. 2011-10-24 [2011-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6).
  3. . 新京报. 2013-01-29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9).
  4. . 腾讯网. 2011-10-26 [201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5. . 北京之春. 2012-04-22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6. . 方励之纪念文集. 2010-07-05 [2013-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30).
  7. . 紐約時報. 2006-08-22 [201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