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鯨

走鯨學名:),又名陸行鯨游走鯨陸行鯨科走鲸属的一种,是一種早期的鯨魚,可以同時行走及游泳。走鯨是過渡化石,顯示了鯨魚如何從陸上的哺乳動物演化出來。走鯨的外表像鱷魚,約有3米長。牠的後肢較適合游泳,可能像水獺及鯨魚般擺動背部來游泳。有指走鯨像鱷魚般獵食,潛伏在淺水地區捕獵不經意的哺乳動物和魚。就其牙齒化學分析發現走鯨可以出入淡水及海洋區域。

走鯨
化石时期:始新世
走鯨與巴基斯坦鯨的骨骼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下目: 鲸下目 Cetacea
科: 陸行鯨科 Ambulocetidae
属: 走鯨屬 Ambulocetus
Thewissen et al., 1994
种:
走鯨 A. natans
二名法
Ambulocetus natans
Thewissen et al., 1994

走鯨沒有外耳。牠會將頭貼近地面感受振動,藉以追蹤獵物。

走鯨化石是在巴基斯坦發現。在走鯨的時代,巴基斯坦是近古地中海的海岸區域。

描述

走鯨的重組圖。
走鯨復原圖

走鯨可能和現存鯨豚一樣為完全水生的動物,透過上下擺動身體游泳前進[1]。針對走鯨牙齒的化學成分分析顯示其可以出入淡水及海洋區域[2]。走鯨缺乏外耳[2],擁有長口鼻部,雙眼長在頭顱兩側,和河馬一樣眼眶位置偏高[3]

科學家認為走鯨是早期的鯨魚,原因是牠有類似的水中特性,包括有潛入水中的適應性,而其圍耳骨的結構像鯨魚,可以在水中聽聲。另外,牠的牙齒亦與其他早期鯨魚的牙齒相似[4]

走鯨有許多外表特徵與鱷魚類似,包括:長口鼻部、尖錐狀牙齒與強壯的下頜收肌。走鯨可能同樣會將獵物拖入水中溺死,或是透過猛烈的動作進行撕扯。成年走鯨可能同樣為埋伏型掠食者,以大型魚類、水生四足動物或是靠近水域的陸生動物為食。

體型

走鯨與人類的體型對照圖

走鯨體型與現存雄性海獅體型相當,遠大於巴基鯨。Thewissen et al. 估計走鯨的體重大約在 141—235(311—518磅)[4],而 Philip D. Gingerich 則預估走鯨的體重大約 720(1,590磅)[5]

古生態學

走鯨顱骨,展於比薩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

走鯨較短的前肢具有五指,而較長的後肢則僅有四趾:走鯨具有十分堅實的臂骨[2],這代表牠們十分適應水中生活但無法快速游動,可能為埋伏型掠食者。牠們的骨盆與脊椎骨連結,類似於陸生哺乳動物而非鯨豚[6]。走鯨和巴基鯨尾部缺乏尾葉[6],可能作為舵使用,游泳的方式類似於現存的水獺;推進的部分則主要槳狀的前後肢。始新世晚期的鯨魚,例如龍王鯨科雷明頓鯨科,具有完整的尾鰭作為推進主力,因此後肢已經幾乎退化[7]

走鯨的獵食形式可能類似於現存的鱷魚,不過走鯨的化石大多發現於近海岸的海洋沉積物中[2]

走鯨的眼睛位於顱骨上端,這代表牠們多半對於水面上的獵物有興趣。牠們寬大的腳掌可以用來划水前進,或是在上下擺動身體時作為槳提供推進力[8]

走鯨的鼻孔位置仍然是個謎,目前的復原圖皆為參考近親物種或是其他更早期的鯨魚而成,科學家目前尚未找到走鯨吻突前端的化石。在鯨魚的演化史上,鼻孔由鼻端一路向上移動至額頭頂並成為噴氣孔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像現代鯨目動物一樣,走鯨完全是水生的,具有相似的胸部形態,無法在陸地上支撐它們的體重。這表明鯨目動物完全放棄陸地的進化時間比以前想像的要早得多。然而,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警告說,由於缺乏關於骨骼確切密度,質心位置以及依賴假肋骨進行胸部支撐的資訊,這項研究受到限制。

參考

  1. Ando, K.; Fujiwara, S.-I. . Journal of Anatomy. 2016, 229 (6): 768–777. PMID 27396988. doi:10.1111/joa.12518.
  2. Thewissen, Hans. First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irst edition. Nov 2014 [28 November 2018]. ISBN 05202770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3. Thewissen, J. G. M.; Cooper, Lisa Noelle; George, John C.; Bajpai, Sunil. (PDF). Evolution: Education and Outreach. 2009, 2 (2): 272–288 [2016-06-19]. doi:10.1007/s12052-009-0135-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7-14).
  4. Thewissen, J. G. M.; Madar, S.I.; Hussain, S.T. (PDF). Courier Forschungsinstitut Senckenberg. 1996, 191: 1–86 [2018-12-01]. ISBN 9783929907322. OCLC 36463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5. Thewissen, J. G. M. . Thewissen, J. G. M. (编). . Springer. 2013: 451–460. ISBN 9781489901590.
  6. Kemp, T. S. (PDF).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8-12-01]. ISBN 0-19-850760-7. OCLC 23231179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11).
  7. Thewissen, J. G. M.; Cohn, M. J.; Stevens, L. S.; Bajpai, S.; Heyning, J.; Horton, W. E. (PDF). PNAS. 2006, 103 (22): 8414–8418. PMC 1482506可免费查阅. PMID 16717186. doi:10.1073/pnas.0602920103.
  8. Würsig, Bernd. 2nd. Academic Press. 2008. ISBN 978008091993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