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欧快车

全欧快车英語:,简称:TEE)是自1957年至1987年间应用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奥地利瑞士的一个国际快速列车类别。该类别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列车编组仅设一等车厢。在全盛时期,欧洲快车曾同时提供45对列车连接欧洲130座城市[1]。1987年,该类别被欧城列车所取代。

全欧快车标志
陈列于纽伦堡交通博物馆的TEEVT11.5型柴油动车组

历史

1954年,“全欧快车委员会(Trans-Europ-Express-Kommission)”在海牙成立,这是由时任荷兰铁路总裁的弗朗西斯·奎里安·邓·霍兰德(Franciscus Querien den Hollander)提議成立的[1]。创始成员包括比利时NMBS)、荷兰NS)、联邦德国DB)、法国SNCF)、意大利FS)、卢森堡CFL)和瑞士SBB)。西班牙RENFE)也在随后加入。全欧快车旨在建立便捷及舒适的国际列车网络,以吸引商务人士以及其他的潛在旅客;并通过发展共通的列车以适应各国间不同的法规及系统要求[2]。这些共通的车辆需要具备以下标准:

  • 最高时速达140km/h的内燃动车组,轴重不超过18吨并运行流畅
  • 仅设一等车厢,提供至少120个席别,每行不超过3个座位
  • 车内配备厨房设施
  • 具备在运行的同时可进行护照海关检查的空间
  • 使用同一的栗色+淡褐色涂装
1958年在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中展出的TEE
TEE动车组前脸

1957年,全欧快车正式投入服务[2]。所有全欧快车会在原一等车厢的价格基础上还需收取额外的附加费用,其金额取决于所覆盖的距离[2]。在可能的情况下,全欧快车的时刻编排可让商务旅客完成一天之内往返,并有时间在目的地进行商务活动[2]。此外,每列全欧快车都会被命名,并都只提供快速服务,仅在各主要城市停靠。一些命名列车在此前便已存在,只是在1957年全欧快车确立后升级为新类别。例如莱茵之金号自1951年起便已投入服务。在1957年,全欧快车共提供13对列车服务于不同的线路[1]

全欧快车的初衷是拓展国际线路,但这一设想于1965年在法国的西北风号和西德的蓝龙胆号开行后而被摒弃。其后,全欧快车在法国、西德和意大利境内还开行了其它一些只于单一国家运营的列车服务,但大多数的全欧快车仍然维持跨境服务。

截至1974年,全欧快车网络达到其运营的顶峰,期间先后有西班牙(RENFE)、丹麦DSB)和奥地利(ÖBB)三个国家加入。然而这3个成员中除了西班牙提供运营车辆外,其余两个国家仅有全欧快车通过其境,但铁路部门并不提供运营车辆。至1970年代末期,全欧快车网络共提供39对不同名称的列车服务于31条线路中[2]。一些线路可能同时拥有几趟全欧快车,例如在巴黎布鲁塞尔的线路上就同时设有4对全欧快车,于每天的不同时段内运行。

自1970年代末期开始,全欧快车逐渐被越来越多提供类似服务的其它列车所取代,同时这些列车还搭载二等车厢。商务旅客则开始更多的选择航空交通出行。1979年,德国联邦铁路调整列车网络,使用城际列车作为新的长途列车类别,并陆续停运了全欧快车服务以增开城际列车。法国于1981年开行TGV列车,服务网络逐渐扩大,缩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全欧快车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被其国内高速列车所取代。

至1984年,大多数的全欧快车都已停运,仅余若干国家(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仍在提供极少数的国际列车服务。多数列车已被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城际列车网络、并同时搭载一等和二等车厢的欧城列车所取代。1987年5月31日,欧城列车正式投入运作,并自该日起,除了哥达号(后在1988年9月也归类为欧城列车)外的所有跨境全欧快车都被归类为欧城列车或撤销[3][4]。法国则仍保留了少数只在境内运行的全欧快车继续运营至1991年6月1日[5]

1993年9月,一些已被归类为欧城列车并搭载一等和二等车厢的前全欧快车,开始重新以全欧快车的名义执行巴黎-布鲁塞尔的不停站列车服务,但仍维持两舱别。这是巴黎-布鲁塞尔快车在使用TGV列车前,由布拉班特号法兰西岛号鲁本斯号华托号4趟列车提供的过渡服务[6]。至1995年,仍在使用全欧快车品牌仅余北行的法兰西岛号(85次)和南行的华托号(88次)列车,同名的反方向列车则已更换为TGV列车和等级。最后的两班全欧快车也在1995年5月29日由TGV列车取代,全欧快车这名称的正式用法被再度终结[1]。而1993年-1995年间运营的这几趟巴黎-布鲁塞尔快车也成为全欧快车历史上唯一搭载二等车厢的列车[1]

2020年9月,德國計劃復闢泛歐快城際快車2.0網絡[7][8]。短期內建議開辦的路線包括:

  • 阿姆斯特丹–巴黎–巴塞羅那
  • 布魯塞爾–柏林–華沙
  • 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蘇黎世–羅馬
  • 巴塞隆納–法蘭克福–柏林

新線路,例如布倫納基線隧道(奧地利-意大利),Fehmarn Link(丹麥-德國)和新斯圖加特–烏爾姆高速線(德國)。包括:

  • 斯德哥爾摩–漢堡–巴黎
  • 斯德哥爾摩–柏林–慕尼黑
  • 羅馬–維羅納–慕尼黑–柏林
  • 巴黎–慕尼黑–布達佩斯

還有一些關於夜間列車網絡的建議,該提議與德国联邦铁路()的前城市夜線()網絡在2016年不再使用時非常相似。短期網絡目前由奧地利聯邦鐵路()作為其夜捷列车()網絡的一部分進行運營,儘管擬議中的法蘭克福–里昂–巴塞羅那航線將提供直接鐵路服務,幾十年從長遠來看,建議的過夜路線包括從斯德哥爾摩出發的兩條路線,一條通往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另一條則通過布拉格到維也納和布達佩斯。

机车车辆

1979年运行于布鲁塞尔-巴黎间的TEE牵引机车。1970年代后多数TEE已由电联车改为电力机车

在运营初期,全欧快车网络为全柴油动力所覆盖。这是由于所涉及的国家拥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电气化规范(电压电流类型、交流电直流电的区别),而使用柴油机车柴油动车组在当时被认为可最大限度的加快边境的通过速度;另一个原因则是许多过境路段在当时尚未电气化。其中,法国的X2700/XRT7700型、意大利的ALn 442-448型、西德的VT08.5型VT11.5型、以及荷兰和瑞士共同研发的RAm型/DE IV型成为各国首批运营的全欧快车车辆。此外,比利时在1964年才开始提供车辆,卢森堡则不提供车辆。

尽管如此,全欧快车的设立还是为能够在2个或以上的不同电压下运营的电力动车组电力机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1]。1961年,瑞士联邦铁路SBB RAe TEE II面世,成为第一款可适应多国电力系统的电力动车组。而为了配合日益增多的客流,法国国家铁路比利时国家铁路德国联邦铁路分别从1962开始为全欧快车引入更快速及现代化的多系统电力机车以及舒适度更高的一等车厢,以使全欧快车能在比荷盧三國關稅同盟、法国及西德间通行。其中西德主要使用时速达160km/h的E10.12和时速达200km/h的BR103;比利时最早于1962年开始使用能够处理3种不同电压的HLE15,随后在1966年和1973年又引入了4电压的HLE16HLE18[1];与此同时,法国也在1964年至1970年间开发和引入了10台四重电压机车CC 40100[1]。而其它机车则需要在埃默里希巴塞尔基亚索布伦内罗等边境城市换挂。

至1975年,全部43列全欧快车除弓弩号巴伐利亚号外,已全部以电力驱动,其中多数采用由电力机车牵引的机辆模式[9]

全欧快车列表

1957年夏季的TEE网络
1961年夏季的TEE网络
1965年夏季的TEE网络
1971年冬季的TEE网络
1974年冬季的TEE网络
1979年夏季的TEE网络
1984年夏季的TEE网络
1987年夏季的TEE网络
TEE梅迪奥拉姆号,1977年
TEE伊里斯号,1979年
TEE莱茵的黄金号,1986年
车次 名称 线路 开行 停运
TEE 92/93亞得里亞
Adriatico
米兰巴里1973.06.301987.05.23
TEE 8/9阿爾伯特·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
多特蒙德斯特拉斯堡1980.06.021983.05.27
TEE 78/79安波羅修
Ambrosiano
米兰罗马1974.05.261987.05.30
TEE 1/2阿基坦
Aquitaine
巴黎波尔多1971.05.231984.05.30
TEE 7/8
(后改为 64/65)
弓弩
L'Arbalète
巴黎苏黎世1957.06.021979.05.26
TEE 88/89奧羅拉
Aurora
罗马雷焦卡拉布里亚1974.05.261975.05.31
TEE 14/15巴克科斯
Bacchus
慕尼黑多特蒙德1979.05.281980.05.30
TEE 66/67巴伐利亞
Bavaria
苏黎世慕尼黑1969.09.281977.05.21
TEE 84/85布拉班特
Brabant
巴黎布鲁塞尔 – (阿姆斯特丹1963.05.261984.06.02
TEE 90/91藍龍膽
Blauer Enzian
汉堡慕尼黑 – (克拉根福[注 1]30-05-196526-05-1979
TEE 74/75卡比托勒(日班)
Capitole du matin
巴黎图卢兹1970.09.271982.05.23
TEE 76/77卡比托勒(夜班)
Capitole du soir
巴黎图卢兹1970.05.271984.09.29
TEE 70-71/72-73加泰人塔爾高
Catalán-Talgo
日内瓦巴塞罗那1969.06.011982.05.22
TEE 13/14
(后改为23/22)
齊薩爾平
Cisalpin
巴黎米兰 – (威尼斯[注 2]1961.07.011984.01.21
TEE 68/69科洛西姆
Colosseum
罗马米兰1984.06.031987.05.30
TEE 36/37库克诺斯
Cycnus
米兰文蒂米利亚1973.09.301978.05.27
TEE 42/43鑽石(第一代)
Diamant (I)
多特蒙德安特卫普1965.05.301976.05.29
TEE 80/81鑽石(第二代)
Diamant (II)
慕尼黑汉堡1979.05.271981.05.27
TEE 90/93雪绒花
Edelweiss
阿姆斯特丹苏黎世1957.06.021979.05.26
TEE 26/27伊拉斯謨
Erasmus
慕尼黑海牙1973.06.031980.05.31
TEE 4/5軍旗
L'Étendard
巴黎波尔多[注 3]1971.08.261984.05.30
TEE 82/85北方之星
L'Étoile du Nord
巴黎阿姆斯特丹1957.06.021984.06.26
TEE 34/35費代爾布
Faidherbe
巴黎图尔宽1978.10.021991.06.01
TEE 16/17弗里德里希·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多特蒙德斯图加特1979.05.271982.05.19
TEE 14/15
(后改为18/19)
甘布里努斯
Gambrinus
汉堡慕尼黑1978.05.291983.05.27
TEE 36/37加揚
Gayant
巴黎图尔宽1978.10.021986.05.30
TEE 50/51歌德(第一代)
Goethe (I)
法兰克福巴黎1970.05.311975.05.31
TEE 24/25歌德(第二代)
Goethe (II)
法兰克福多特蒙德1978.05.271983.05.27
TEE 58/59哥達
Gottardo
苏黎世米兰1961.07.011988.09.24
TEE 28/29海因里希·海涅
Heinrich Heine
法兰克福多特蒙德1979.05.271983.05.27
TEE 78/79赫爾維蒂亞
Helvetia
苏黎世汉堡1957.06.021979.05.26
TEE 88/81法蘭西島(第一代)
L'Île de France (I)
巴黎阿姆斯特丹 [注 4]1957.06.021987.05.30
TEE 85/80法蘭西島(第二代)
L'Île de France (II)
巴黎布鲁塞尔1993.091995.05.28
TEE 91/92鳶尾花號
Iris
苏黎世布鲁塞尔1974.05.261981.05.30
TEE 30/31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
巴黎南特1980.09.281989.09.22
TEE 60/61克萊貝爾
Kléber
巴黎斯特拉斯堡1971.05.231988.09.23
TEE 24/25萊芒
Lemano
米兰日内瓦1958.06.011982.05.22
TEE 45/46利古里亞
Ligure
米兰阿维尼翁[注 5]1957.09.121982.05.22
TEE 12/13里昂內
Lyonnais
巴黎里昂1969.02.091976.09.26
TEE 84/85米迪奧拉姆
Mediolanum
慕尼黑米兰1957.10.151984.06.02
TEE 86/79梅姆林
Memling
巴黎布鲁塞尔1974.09.291984.06.01
TEE 34/35墨丘利
Merkur
斯图加特哥本哈根1974.05.261978.05.27
TEE 10/11西北風
Le Mistral
巴黎尼斯1965.05.301981.09.26
TEE 23/24仙尼斯峰
Mont Cenis
里昂米兰1957.06.021972.09.30
TEE 40/41莫里哀
Molière
巴黎科隆1973.06.03
(由巴黎-魯爾號更名)
1979.05.25
TEE 80/89青鳥
L'Oiseau Bleu
巴黎布鲁塞尔1957.06.021984.06.02
TEE168 / 185
(后改为 40/41)
巴黎-魯爾
Paris–Ruhr
巴黎多特蒙德1957.06.021973.06.01
(改名莫里哀號)
TEE 32/33帕西法爾
Parsifal
巴黎汉堡1957.09.291979.05.26
TEE 26/27歐根親王(第一代)
Prinz Eugen (I)
不来梅维也纳1971.09.251976.05.29
TEE 26/27歐根親王(第二代)
Prinz Eugen (II)
汉诺威维也纳1976.05.301978.05.27
TEE 10/11倫勃朗
Rembrandt
慕尼黑阿姆斯特丹1967.05.281983.05.28
TEE 6/7莱茵之金
Rheingold
阿姆斯特丹日内瓦[注 6]1965.05.301987.05.30
TEE 16/17莱茵之金
Rheingold
阿姆斯特丹慕尼黑 - 萨尔茨堡[注 7]1982.05.231987.05.30
TEE 21/22萊茵之箭
Rheinpfeil
多特蒙德慕尼黑1965.05.301971.09.25
TEE 23/22萊茵-美因
Rhein–Main
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1957.06.021972.05.27
(改名范·貝多芬號)
TEE 74/75羅蘭(第一代)
Roland (I)
不来梅米兰1969.06.011979.05.26
TEE 90/91羅蘭(第二代)
Roland (II)
不来梅斯图加特1979.05.281980.05.29
TEE 78/79鲁本斯
Rubens
巴黎布鲁塞尔1974.09.291987.05.27
TEE 16/17罗纳河
Rhodanien
巴黎马赛1971.05.231978.09.29
TEE 28/29
(后改为20/21)
藍寶石
Saphir
法兰克福布鲁塞尔1957.06.021979.05.26
TEE 68/69方块七
Settebello
罗马米兰1974.05.261984.06.02
TEE 62/63斯坦尼斯瓦夫
Stanislas
巴黎斯特拉斯堡1971.05.241982.09.25
TEE 83-86/87-88提契诺
Ticino
苏黎世米兰1961.07.011974.05.25
TEE 22/23范·貝多芬號
Van Beethoven
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1957.06.021979.05.26
TEE 94/95维苏威
Vesuvio
米兰那不勒斯1973.09.301987.05.30
TEE 38/39華托(第一代)
Watteau (I)
巴黎图尔宽1978.10.021991.06.01
TEE 89/88華托(第二代)
Watteau (II)
巴黎布鲁塞尔1993.091995.05.28
  1. 慕尼黑克拉根福段仅在1969-1979年间于夏季冬季时刻表中运行,并于1979年4月2日停运。
  2. 米兰威尼斯段仅在1974年-1979年夏季运行。
  3. 1973年-1975年夏季延长至伊倫终到和昂代始发。
  4. 自1984年6月2日起仅在巴黎-布鲁塞尔间运行。
  5. 初始的西端终点站为马赛(车次151/156或27/28),1969年起延长至阿维尼翁
  6. 伯尔尼-日内瓦段于1980年4月6日停运,1980年秋季重开并只在冬季时刻表运行。巴塞尔-日内瓦段于1982年停运。尽管如此,在巴塞尔仍可通过直通车厢附挂在普通列车中继续前往库尔米兰,直至1985年止。
  7. 莱茵的黄金慕尼黑线为联运车厢在曼海姆解挂后单独前往慕尼黑,1985年以前仅在夏季运营,其后改为全年运营。并在1985年及1986年的夏季时刻表中延长至萨尔茨堡

参考文献

  • (德文)Fritz Stöckl: Trans-Europ-Express. Der Werdegang des TEE-Betriebes. Rösler + Zimmer, Augsburg 1971
  • (德文)Maurice Mertens: Trans-Europ-Express. Alba, Düsseldorf 1987, ISBN 3-87094-114-6
  • (德文)Hans-Bernhard Schönborn: Die TEE-Züge der Schweiz. Luxuszüge für Europa. GeraMond, München 2002, ISBN 3-7654-7122-4
  • (德文)Christian Zellweger: TEE – Ikone der Luxuszüge. AS, Zürich 2003, ISBN 3-905111-95-0
  • (德文)Rüdiger Block: Die TEE-Triebwagen der Deutschen Bundesbahn. EK, Freiburg 2004, ISBN 3-88255-102-X
  • (德文)Peter Goette: TEE-Züge in der Schweiz und Schweizer TEE-Züge im Ausland. EK, Freiburg 2006, ISBN 3-88255-697-8
  • (德文)Peter Goette: TEE-Züge in Deutschland. EK, Freiburg 2008, ISBN 978-3-88255-698-8
  • (德文)André Papazian: Faszination TEE. Transpress, Stuttgart 2011, ISBN 978-3-613-71417-5

注释

  1. (英文)Haydock, David (June-July 1996). "The Second Demise of the TEE". Today's Railways, p. 22–24. Platform 5 Publishing (UK). ISSN 1354-2753.
  2. (英文)Nock, O.S. (1978). World Atlas of Railways. New York: Mayflower Books (original publisher: Artists House, London, UK). ISBN 0-8317-9500-X.
  3. (德文)Letzter TEE wurde EuroCity. In: 《Die Bundesbahn》, 64, Nr. 11, 1988, ISSN 0007-5876, S. 1100 f.
  4. (英文)Thomas Cook European Timetable (April 1988 edition), p. 69. Thomas Cook Publishing.
  5. (英文)Thomas Cook Continental Timetable (May 1–30, 1987 edition), p. 51. Thomas Cook Publishing. ISSN 0952-620X.
  6. (英文)Thomas Cook European Timetable (July 1994 edition), p. 69. Thomas Cook Publishing.
  7. Germany calls for a new Trans Europe Express TEE 2.0 network,IRJ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8. (PDF). [2020-10-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7).
  9. (英文)Thomas Cook Continental Timetable (June 1–30, 1975 edition), p. 69. Peterborough, England: Thomas Cook Publishing.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全欧快车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