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輪迴梵語巴利語:संसार,羅馬化:Saṃsāra,意指“世界[1][2]),是轉世和“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循環性”的概念,這是大多數印度宗教基本教義中的重要概念[3][4][2][5] ,輪迴一詞的意思是“漫無目的地漂流、流浪或世俗存在的循環”[2][6]。輪迴論是一個神學理論,認為生命會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不斷經歷生與死。在東方有印度教佛教道教等眾多宗教認可這個理論,在歐洲有關於希臘的輪迴論的哲學理論流傳,這些理論的認可者包括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德魯伊教海地伏都教也相信輪迴存在;作为一种宗教体验,輪迴被认为是世界的另一种真实面貌(感官所認識世界的延伸)。輪迴與許多達摩宗教(如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等)的業力論聯繫在一起,「脱離輪迴」這個行為被稱為般湼槃,它一直是印度文化中重視傳統靈性的人追求達成的目標,也是他們內部分歧的核心[6][7][8][9][10]

名詞解釋

輪迴(Saṃsāra)概念起源於後吠陀文學,與投胎轉世基本上同義,它是與業力有關的循環;《吠陀經》本身並未討論該理論[11][12] 。在早期的奧義書中,它已經被發展出來,但沒有對其機制細節的詳細描述[13][14]。直至大約公元前10世紀中葉,在佛教耆那教等宗教及與印度教的相關哲學理論有關的各個學派的思想中才可以找到對輪迴的闡述[14][15]

各個宗教的觀點

基督敎

基督教典籍《舊約聖經》的內容模糊描述了復活的情況,在早期的歷史上偶有後來被大公敎會判定為異端份子的神學家表示他們認可輪迴論[16],但在《新約聖經》中有不同的觀點,因為基於《新約聖經》所記載的各種教誨,世人皆只需要一次受洗就能得救,所以如果輪迴真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以解釋了,可以説是有理據上的矛盾,但有意見認為這種矛盾的成分很小,也因為聖典沒有提及輪迴這些概念,僅能靠推測得知,所以輪迴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仍有一些爭議性,但能肯定的是,由於一旦得救則將進入天國以獲享永生,因此先前關於輪迴是否存在一事的爭論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17][18]。一般來説,主流基督敎並不認同其他部份宗教所提出的輪迴存在這一説法的正確性[19],故認為不用賠抵怨親債主的相關業報,儘管如此,不過不代表可以行為不檢,因為在世間的所作所為仍然是很重要的。大多數基督敎徒認為惟一真神是三位一體的,即聖父聖子聖神的型態向世人勸導,基督敎徒相信人一生終有一個造創天地万物的惟一真神預定命運。他們亦相信去世者在死後獲享永生或者被毀滅之前,必須通過上主對此人在品格上的審判,才可以進入天國。一些説法聲稱普通人的魂神會留居冥界直至審判日。

更正教認為不用做功德,義與不義的分別在於是否有着對於基督的信仰,是為因信稱義論[20]天主教認為除了保持信仰,也該行善,行善與得救有關,而且認為天主的旨意與凡人的自由意志互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即神人合力論[21]。有説法聲稱中世紀時期的基督舊敎認為世人必須不斷把金錢奉獻給羅馬敎皇以補償前生所犯下的罪過[22],但這一説法與主流觀點相矛盾,後者認為沒有證據顯示這些宗教曾經宣揚相關觀念。至於要如何得救,《聖經》聲稱當人真心相信默西亞 耶書亞辣比是天主子,而且相信他在十字架上擔當了人的罪而受死復活,就有可能會得享永生[23];不崇信基督的人在死後,其靈魂會被存放至海地斯或海底;等到救世主重臨人間時,祂會開始「最後的審判」,並且依照《生命冊》的內容,把名字不被記載於冊上者丟到火中燒毀,使其徹底「死亡」[24]

天主教的一些神職人員表示天主教不相信輪迴存在,但他們聲稱可以透過向相信輪迴存在的人宣揚救恩論來使他們在仍然相信輪迴存在的情況下接受耶穌基督為會拯救他們脱離他們相信存在的輪迴的救主[25]

猶太教

由於猶太教聖典《希伯來聖經》中關於來生的説法頗為模糊,因此信奉猶太教的神學家對此問題有不同的説法,輪迴論是其中一個受到不少信奉者所認可的理論[26][27][28][29]。然而,基督教沒有接受相關説法,這些説法也不是猶太教主流教義的一部份[30]

希臘本土宗教

希臘教相信凡人在去世之後便會到達黑地斯,按照不同的審判結果,他們會被送往塔爾塔羅斯水仙平原歸靜樂土。有説法聲稱在水仙平原流浪的亡者有機會在日後轉生為其他生靈。

希腊秘密宗教

俄耳甫斯教認可輪迴論。在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所寫的《斐多》一書中,其師父蘇格拉底談及了靈魂的不朽性,他説:“靈魂不接受死亡嗎?”又説:“所以靈魂是不死的。”[31]

海地民間宗教

海地伏都教相信凡人在經歷一定次數的生死之後 便會永遠死去。與海地伏都教有關的一句名言是:「人出生是為了死亡。」

儒教

儒教沒有關於輪迴的觀念,但不否認已經去世者能夠重生。

道教

道教的前身古道教沒有關於輪迴的觀念,古道教及中夏教等古老宗教相信凡人去世之後便會永遠存活在陰府中,故此古道教主張成為仙人以達到永生不死的境界。道教繼承了相關觀念,其传统教义讲求“长生不老”,主張達到這個境界以使自己在不會衰老的情況下擁有儘量漫長的壽命,直至人生的最後一刻。然而,在小乘佛教傳入中華之後,道教教義開始受到其教義的影響。自道教教內的全真道吸收漢傳佛教教內的禪宗思想以来[32],道教也产生了類似於佛敎所認可的轮迴論的观念,千年以來 道教教內的絶大部份教派都接受輪迴輪,并且对中国民间宗教產生影响至今,例如古時的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记载了文昌帝君神通过扶乩讲述自己从秦朝宋朝时转生为何人、有何作为等等。道教相信諸天仙眞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自然不用擔心將來會再入輪迴,雖然如此,但是道教典籍《太平經》宣稱如果仙眞犯錯,可能會被天君貶下凡間,可見祂們並非已經完全出離世間,相反,祂們仍然受縛於世間法

神道教

神道教相信凡人去世之後便會到達黃泉國,等待投胎。

印度教

印度教的前身婆羅門教所認可的輪迴論起於梵書編寫時期,成熟於奧義書編寫時期,輪迴一詞是流轉之意。不少奥義書指出,轮回包摄三道,即天道、祖道、兽道。輪迴論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的一部份,後來佛教將三道扩展为五道六道

耆那教

耆那教相信眾生的命我是不朽的,眾生將會不斷經歷生死,直到他們覺悟並成為帕拉梅斯蒂(英語:Parameṣṭhi)。帕拉梅斯蒂分為三類,分別是阿裡漢特(英語:Arihant)、底里坦迦羅及悉陀(英語:Siddha)。一些佛敎徒聲稱帕拉梅斯蒂是居住在無色界天外道或已經達到類似的境界但仍未真正地覺悟的智者

佛敎

佛敎認為輪迴是一个过程,死亡以後䰟神(可能是有分心第八識等等,信奉不同宗教的佛學家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都不一樣)会离开所屬普羅(指作為眾生之一的個體)的肉軀[33],经过一些事情之后(南傳佛教認為此普羅的魂神會直接轉生為另一個普羅,北傳佛教教內則流行此普羅的魂神轉變成中陰身這一理論)才进入胎中,成為另一个刚刚出現的普羅,该普羅可能會是凡人,也可能會是畜生餓鬼天眾等等,居住在天庭的天眾的壽命雖然很長,但是仍有壽終之日。佛敎認為除了已经了脱生死佛佗(如阿罗汉大菩萨辟支佛佛陀)之外,一切众生都不能不受轮迴的束縛。佛敎的一些信奉者聲稱就算是已經達到永生不老的境界的提婆李習蘇拉神仙神様等多個種類的神靈,也仍然身處於輪迴之中,就連神通廣大的薄伽梵也無力阻止有輪轉動。

大乘佛教教義中,轮迴的范围共有六大类,大乘佛教称之為六道(有些説法聲稱為五道,把阿修羅併入其他道,這些説法來自更早出現的部派佛教),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也是另一次生死的开始。大乘佛教認為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沈浮的生死流转,如此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是所谓轮回生死,众生从无始以来,因為不明瞭無常實相,而煩惱未能斷盡,所以輾轉于六道中循环往复,是為“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為佛陀,否则无有脱出之期[34][35][36][37]

有一種常見説法聲稱大乘佛教認為成佛就是到達剎土永遠享福,但其實這不符合大乘佛教教義,大乘佛教教內的淨土宗認為剎土是由佛陀所化現出來的,為的是提供一個適合的地方讓佛弟子在那裡修行,故此剎土不是修行的終極目的地。大乘佛教認為剎土也有散盡之日,居住在剎土的生靈雖然長生不死,但是仍會逐漸衰老,當他們極長的壽命結束時便會去世,故此他們必須致力於修行以證得佛果。大乘佛教認為連居住在剎土的佛陀也會有入滅之日,只有湼槃才是終極歸宿[38]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乘佛教認可無我論,因此它不認為眾生有獨立自存的元神。雖然一般認為䰟神(一般稱為「」)是輪迴的主體,但是初期佛教並不把它等同於通俗意義上的靈魂[39]

其他宗教

卡巴拉教诺斯替教等一些宗教及伊斯兰教教內奉行神秘主义的部份不太正統的教派認可转世論,但其關於转世的观念没有形成类似于印度本土宗教所認可的轮迴論的複雜思想。摩尼教則吸收了佛敎 部份關於輪迴的教義。

研究紀實

聲稱輪迴存在的説法

  • 美国医学博士、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伊恩·斯蒂文森调查了世界各地2500多个声称记得前世的孩子,出版了四卷本研究轮回案例的专著及《轮回与生物学》(《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等著作。他研究的结论是:轮回确实存在,人在2-5岁左右能够回忆起前世,在5岁以后就会逐渐忘记;前世身体所受的伤害可能是胎记或先天缺陷的病因,人的喜好、行为特征以及恐惧症等都可能来源于前世[40]

對於上述説法的質疑

  • 荷蘭一份研究,找出13位有前世記憶及另外13位没有前世記憶的志願者進行科學試驗調查,两组志愿者接受的教育程度相当,年龄和人生经历都比较相似,其發現有前世記憶的印象的志愿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錯誤記憶虛構記憶,并相信自己的錯誤記憶及判断是正确的[41]

相關研究

  • 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的布莱恩·魏斯博士所著《前世今生》(英文版书名《Many Lives, Many Masters》[42])、《Same Soul, Many Bodies》[43]、《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44]等著作,记录了他执业生涯中的大量轮回案例。
  •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学习”节目(BBC Learning)摄制了关于探索轮回的纪录片《往世》(Previous Lives)[46]

参见

参考资料

引用

  1. Klaus Klostermaier 2010,第604頁.
  2. Mark Juergensmeyer & Wade Clark Roof 2011,第271–72頁.
  3. Yadav, Garima, , , Encyclopedia of Indian Religions, Springer Netherlands: 1–3, 2018, ISBN 978-9402410365, doi:10.1007/978-94-024-1036-5_484-1
  4. Flood, Gavin D.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Hindu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Rita M. Gross. 需要免费注册.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148. ISBN 978-1-4384-0513-1.
  6. Shirley Firth. . Peeters Publishers. 1997: 106, 29–43 [2021-12-22]. ISBN 978-90-6831-97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7. Obeyesekere 2005,第1–2, 108, 126–28頁.
  8. Mark Juergensmeyer & Wade Clark Roof 2011,第272–73頁.
  9. Michael Myers 2013,第36頁.
  10. Harold Coward 2008,第103頁.
  11. A.M. Boyer: Etude sur l'origine de la doctrine du samsara. Journal Asiatique, (1901), Volume 9, Issue 18, S. 451–53, 459–68
  12. Yuvraj Krishan: . Bharatiya Vidya Bhavan, 1997, ISBN 978-81-208-1233-8
  13. A.M. Boyer (1901), Etude sur l'origine de la doctrine du samsara, Journal Asiatique, Volume 9, Issue 18, pp. 451–53, 459–68
  14. Stephen J. Laumakis 2008,第90–99頁.
  15. Yuvraj Krishan. . Bharatiya Vidya Bhavan. 1997: 17–27 [2021-12-22]. ISBN 978-81-208-123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16. 左撇子. . 左撇子電影. 2023-02-05 (中文).
  17. .
  18. .
  19. 程明聰. . Ask Fr Francis. [2024-03-11] (中文).
  20. 「因為你們得救是由於恩寵、藉着信德,所以得救並不是出於你們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不是出於功行,免得有人自誇。」 -出自《聖經·新約·厄弗所書》第二章第八節至第九節
  21. 「的確, 以色列倔強, 有如一頭倔強的母牛,那麼上主哪能牧放他們,有如在廣闊的草場牧放羔羊?」 -出自《聖經·舊約·歐瑟亞先知書》第四章第十六節
  22. 布鲁斯李. . 熱點暈車藥. 2023-03-03 [2023-09-24] (中文).
  23.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人,甚至把自己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喪亡,反得永生。」 -出自《聖經·新約·約翰福音書》第三章第十六節
  24.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阴间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裡。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裏。」——启示录 20:12-15
  25. 程明聰. . Ask Fr Francis. [2024-03-11] (中文).
  26. . Jewitches.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英语).
  27. Resnick, Benjamin. . My Jewish Learning.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美国英语).
  28. . Jewish Virtual Library.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29. Tilles, Yerachmiel. . Kabbalah.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8).
  30. 程明聰. . Ask Fr Francis. [2024-03-11] (中文).
  31. Phaedo, 105e
  32. 福井文雅. (PDF). 中日第六次佛教學術會議論文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1996 [2020-03-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2-03).
  33. . book.bfnn.org.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34.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P61,108自在语(第一集),圣严教育基金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5. . 全方文化. : 22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中文).
  36. . 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UW-EAL. 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16: 171 [2021-08-31]. ISBN 978-986-91739-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中文).
  37. . 雲龍叢刊. 雲龍出版社. 2003: 427 [2021-08-31]. ISBN 978-986-7938-2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中文).
  38. .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39. 財團法人印順文教基金會. .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2020-04-08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中文).
  40. Ian, Stevenson. . Praeger. 1997: 2268 pp. ISBN 978-0-275-95282-2.
  41. . SinaHK. [202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42. . 1988. ISBN 978-0671657864 (英语).
  43. . 2005. ISBN 978-0743264341 (英语).
  44. . 1993. ISBN 978-0671867867 (英语).
  45. . [202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46. . [202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英语).

书目

  • John Geeverghese Arapura. . Motilal Banarsidass. 1986. ISBN 978-81-208-0183-7.
  • Buitenen, J. A. B. Van. .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57, 7 (1/2): 33–40. JSTOR 1396832. doi:10.2307/1396832.
  • John Bowk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870895-7.
  • Robert Buswell Jr.; Donald Lopez Jr.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2-09-17]. ISBN 978-1-4008-480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8).
  • Harold Coward.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8 [2022-09-17]. ISBN 978-0-7914-733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6).
  • Harold Coward.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2. ISBN 978-1-4384-4275-4.
  • Dalal, Roshen. . Penguin Books. 2010. ISBN 978-0-14-341421-6.
  • Dundas, Paul. Secon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1992] [2022-09-17]. ISBN 978-0-415-2660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2).
  • Mircea Eliade. 需要免费注册. Macmillan. 1987. ISBN 978-0-02-909480-8.
  • Jeaneane D. Fowler. . Sussex Academic Press. 1997. ISBN 978-1-898723-60-8.
  • Jeaneane D. Fowler. . Sussex Academic Press. 2002. ISBN 978-1-898723-93-6.
  • Jessica Frazier; Gavin Flood. . Bloomsbury Academic. 2011. ISBN 978-0-8264-9966-0.
  • Gethin, Ruper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192892232.
  • Jaini, Padmanabh. Doniger, Wendy , 编.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ISBN 978-0-520-03923-0.
  • Jaini, Padmanabh S. (编). Firs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00. ISBN 978-81-208-1691-6.
  • Mark Juergensmeyer; Wade Clark Roof. . SAGE Publications. 2011 [2022-09-17]. ISBN 978-1-4522-665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5).
  • Damien Keow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19-157917-2.
  • Klaus Klostermaier.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 ISBN 978-0-7914-8011-3.
  • Dalai Lama. . Wisdom. 1992. ISBN 978-1459614505.
  • Stephen J. Laumaki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1-139-46966-1.
  • Lochtefeld, James. . Rosen Publishing. 2002. ISBN 978-0-8239-2287-1.
  • Michael Myers. . Routledge. 2013. ISBN 978-1-136-83565-0.
  • Obeyesekere, Gananath. Wendy Doniger , 编.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ISBN 978-0-520-03923-0.
  • Obeyesekere, Gananath. Wendy Doniger , 编. . Motilal Banarsidass. 2005. ISBN 978-8120826090.
  • Sethia, Tara, , Motilal Banarsidass, 2004, ISBN 978-81-208-2036-4
  • Williams, Paul. .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207010.
  • Paul Williams; Anthony Tribe; Alexander Wynne. . Routledge. 2012. ISBN 978-1-136-52088-4.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