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玛丽亚·维斯瓦娃·安娜·辛波斯卡波蘭語波蘭語發音:[viˈswava ʂɨmˈbɔrska]1923年7月2日—2012年2月1日),波蘭詩人、翻译家,享有「诗坛莫扎特」的美誉。[1][2]1996年,辛波斯卡因其“诗歌以讽刺的准确性揭示出人类在历史与生物语境下的现实片段”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4]辛波斯卡的私人生活远离公众视野。她的早期作品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后来逐渐转向对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感的关注。除诗歌以外,她还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专栏文章,并从事翻译工作。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
Wisława Szymborska 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出生(1923-07-02)1923年7月2日
波兰布宁镇
逝世2012年2月1日(2012歲—02—01)(88歲)
波兰克拉科夫
母校亞捷隆大學
职业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配偶亚当·沃德克 (1948–1954)
父母温森蒂·辛波斯卡(父)
安娜·辛波斯卡(母)
奖项白鷹勳章(2011年)
诺贝尔文学奖(1996年)
赫尔德奖(1995年)
歌德獎(1991年)
常见译名
中国大陆
臺灣
签名

生平

辛波斯卡出生的房子,如今此地属于库尔尼克镇

1923年7月2日,辛波斯卡出生于波茲南附近的布寧(今日波蘭西部小鎮庫爾尼克的一部分),是其父母的次女。[5]她的母亲名叫安娜·辛波斯卡(),娘家姓罗特蒙德()。其父温森蒂·辛波斯基()曾是弗拉迪斯拉夫·扎莫伊斯基伯爵的管家。[6]1931年,8岁的辛波斯卡随家人从托伦迁往克拉科夫,她的大部分人生都在这座城市度过。[7][6]搬到克拉科夫后,辛波斯卡进入了当地一所精英中学,该校由烏蘇拉修女會创立。1939年,学校遭纳粹关闭,她不得不在暗中继续学业。[8]1943年,她成为了一名铁路雇员,并设法避免被德国征召为强制劳工[6]

1945年,辛波斯卡进入亚捷隆大学学习波兰语文学,后来转到了社会学系。[9][6]很快,她加入了当地的文学圈,并结识了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她后续的创作风格受其影响。[10]1945年3月,辛波斯卡在《波兰期刊》发表了人生中第一首诗歌《我搜寻词语》()。随后几年,她的诗歌陆续发表在各类报刊和期刊。[8][6][11]1948年,辛波斯卡因经济原因从大学肄业,同年与诗人亚当·沃德克结婚。两人无子女,于1954年离婚,不过仍保持亲密关系,直到1986年沃德克去世。[8][6]在这段时期,辛波斯卡找到了一份半月刊杂志秘书工作,并负责插画设计。[12]她的首部书籍原定于1949年出版,但因“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而未获审查批准。[12]

二战后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辛波斯卡在其事业初期仍顺应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实际上,她甚至还在1953年2月8日签署了一份对被指控犯有叛国罪的牧师的谴责请愿书。[13][14][15]人们可在她的首部诗集《存活的理由》()中体会到她对社会主义的支持,这部作品包含诗歌《列宁》和《建设诺瓦胡塔的青年》,诺瓦胡塔是临近克拉科夫的一座斯大林主义工业城市。[6]辛波斯卡曾是波兰统一工人党(社会主义政党)的成员,但自1950年代逐渐与之疏远,并开始与不同政见者(例如活跃于《文化》的作家耶日·盖德罗伊茨)保持密切联系。1964年,她参与了要求言论自由的抗议活动。[16]最终,她于1966年退出该党。辛波斯卡的前两部作品聚焦社会主义,但后续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在回顾早期作品时,她认为这些作品过于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因此现在无法再认同它们。[6]

1953年,辛波斯卡加入了杂志《文学生活》(),她在此任职直至1981年。此外,从1968年开始,她还在杂志《扩展阅读》()开设了书评专栏。[6]她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许多文章后来都被集结出版。1981至1983年,辛波斯卡成为了克拉科夫月刊《响亮》()的编辑。在1980年代,辛波斯卡秘密参与了许多反对活动,并使用假名“”为地下刊物《方舟》()和《文化评论》撰写文章。在1990年代初,她在《选举报》上发表的一首诗歌中支持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反对当时的非共产主义政府把权力交还给前共产党成员。[6]辛波斯卡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诗集是2005年的《冒號》(),这本诗集被《选举报》读者推选为2006年度最佳书籍。[6]除了个人的文学创作外,辛波斯卡还把许多法语文学作品翻译为波兰语,尤其是巴洛克风格诗歌和法国诗人泰奥多尔-阿格里帕·多比涅的作品。

2012年2月1日,在亲友的陪伴中,罹患肺癌的辛波斯卡于睡梦中逝世,终年88岁。[17][18][6][19][20]她在去世前还在写作一首新诗,但遗憾未能以自己期望的方式将生命中最后的诗歌集结出版。这些诗歌后续出版于2012年。[21]为了纪念她的文学成就,波兰维斯瓦娃·辛波斯卡基金会()于2013年设立了辛波斯卡奖,旨在表彰上一年度最佳波兰语诗歌作者。[22]

主题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种种可能》(陳黎译)

辛波斯卡常使用反讽悖论矛盾、淡化等文学手法来阐释哲学主题和迷人之物。她的许多诗歌都以战争和恐怖主义为主题。[18][6][23]她常以不同寻常的角度写作,比如描写在已故的主人空屋里的一只猫。[6][24]尽管一生只发表了不到350首诗,但她仍然享有盛名。当被问及为什么她发表的诗歌如此之少时,她说:“我的家里有个废纸篓。”[18]

影响

华语电影《向左走·向右走》曾以辛波斯卡的诗篇《一见钟情》为灵感和主线之一。而台湾艺术家几米的作品《地下铁》则以辛波斯卡的诗歌《我们何其幸运》作为开篇。[25]

主要作品

2011年,辛波斯卡在布拉格书展,
作品原名 中文译名 出版年份
存活的理由 1952
自問集 1954
呼喚雪人 1957
1962
101首诗 1966
无止境的乐趣 1967
诗选 1967
可能 1972
巨大的數目 1976
橋上的人們 1986
诗集[lower-alpha 1] 1989
選讀札記 1992
結束與開始 1993
一粒沙看世界 1996
一百個笑聲 1997
瞬间 2002
给大孩子的诗 2003
冒號 2005

中译本

  • . 由陳黎; 張芬齡翻译. 台北: 桂冠. 1998. ISBN 9789577300294. OCLC 77691955.
  • . 由林蔚昀翻译. 台北: 聯合文學. 1998. ISBN 9789863231813. OCLC 958941682.
  • . 由林蔚昀翻译. 台北: 黑眼睛文化. 2013. ISBN 9789866359361. OCLC 869902144.
  • . 由陈黎; 张芬龄翻译. 长沙: 湖南文艺. 2012. ISBN 9787540457228. OCLC 1104172878.
  • . 由胡桑翻译. 长沙: 湖南文艺. 2014. ISBN 9787540465452. OCLC 951726793.
  • . 由黄灿然翻译. 南京: 译林. 2022. ISBN 9787544789714. OCLC 1336365561.

获奖

2011年,辛波斯卡和波兰时任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白鹰勋章颁奖典礼。

参见

注释

  1. 波兰语-英语双语诗

参考资料

  1. 人民日报. . 凤凰网.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2. .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3. . Nobelprize. 7 October 2010 [7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4. . The New Republic. 30 December 1996 [19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7).
  5. Kowalczyk, Janusz R. . culture.pl. 2012 [18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6. . France24.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3).
  7. Foundation, Poetry. . Poetry Foundation. 2023-04-23 [202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13) (英语).
  8. Larousse, Éditions. . www.larousse.fr. [202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 (法语).
  9. magazine, Le Point. . Le Point. 2012-02-01 [202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 (法语).
  10. Poets, Academy of American. . poets.org. [2023-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5).
  11. . BBC News.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12. . 2022-08-22 [202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pl-PL).
  13. Michał St. de Zieleśkiewicz, "Szymborska: zabić księży Kurii Krakowskiej."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ibula – pismo niezalezne, 21 January 2011. (波蘭語)
  14. Waldemar Łysiak. . Ex Libris/Galeria Polskiej Książki. 2000: 214 [3 February 2012]. ISBN 978-83-88455-21-6.
  15. Stanisław Wilhelm. . Stanislaw Wilhelm Grys. : 320 [3 February 2012]. ISBN 978-83-932740-0-0.
  16. . Prawy.pl. [3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February 2012).
  17. Anderson, Raymond H. . The New York Times. 1 February 2012 [25 Jul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18. . Reuters.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19. . Rmf24.pl. [3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6).
  20. . Wiadomosci.onet.pl. February 2012 [3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21. . BBC News. 1 February 2012 [1 Febr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22. . [22 Dec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5).
  23. Duval Smith, Alex. . The Independent (UK: Independent Print Limited). 14 October 2005 [26 Apri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4 December 2007). 1996: Her poem, "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 reads: "No sound bites, no photo opportunities And it takes years All the cameras have gone To other wars." Szymborska was born in Kórnik, in western Poland, in 1923.
  24. . . 由林蔚昀翻译. 台北: 黑眼睛文化. 2013. ISBN 9789866359361. OCLC 869902144.
  25. . 腾讯网. [2020-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