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節三日慶典

逾越節三日慶典基督教教會年曆的一個節期,從聖週星期四基督受難日守夜禮)[1][2]開始,至復活主日晚禱結束[1]基督徒以這個節期紀念福音書中記載的耶穌基督受難被葬復活[3],因而被天主教會視為基督徒禮儀生活的高峰。

「基督為門徒洗腳」Meister des Hausbuches1475年作(柏林畫廊

在羅馬公教會,自從教宗庇護十二世的1955年禮儀改革以來,逾越節三日慶典(包括復活主日)成為一個獨立的禮儀節期,不再是四旬期(又稱大齋期、預苦期)的一部份。改革之後的禮儀比改革前推延了十二小時。1955年之前,主的晚餐彌撒和復活節守夜禮都是在星期四和星期六的早上舉行,而聖週和四旬期是在復活主日前完結。主的晚餐彌撒的《光榮頌》後,教會鐘鈴會寂靜,管風琴也不會使用[4]。羅馬公教會禁止信徒在逾越三日慶典期間結婚,如同四旬期一樣。信義宗同樣呼籲信徒不要在聖週和三日慶典期間結婚。

教會年曆
西方
東方

聖週星期四

聖週星期四(又稱濯足節、誡命星期四、設立聖餐日)記念耶穌基督與門徒共晉最後晚餐,餐前為門徒洗腳。耶穌基督透過最後晚餐設立聖餐,吩咐門徒要記念他。

羅馬公教會,舉行主的晚餐彌撒期間,會在《光榮頌》時鳴響鐘鈴和以管風琴奏樂,然後鐘鈴和管風琴會停止使用,直至復活守夜禮的《光榮頌》才重新使用[2]。講道後會舉行洗腳禮[2][5]。彌撒以安奉祝聖聖體聖體壇結束[2],教會鼓勵信徒瞻仰聖體,在午夜後則不宜有外在莊嚴。羅馬教會使用白色為主的晚餐彌撒的禮儀顏色[6]

1955年以前的羅馬禮中,主的晚餐彌撒沒有洗腳禮,洗腳禮在其後的一個儀式進行。彌撒以除設聖壇擺設結束,即把聖壇上(除聖體壇外)的所有擺設移除,但留下十字架和蠟燭。1955年的改革後,聖壇上的擺設會在彌撒後不設儀式移除。

在一些新教宗派,三日慶典以聖週星期四晚間的崇拜開始[7]。信義宗使用的禮儀顏色是白色或紫色,聖公宗則使用白色,其他改革宗派使用白色或金色。[8][9]

基督受難日

試觀此人」Antonio Ciseri19世紀作

在基督受難日,基督徒回顧耶穌基督的受難和死亡。

在羅馬公教會、信義宗、聖公會,會展示一個十字架或十架苦像(不一定是在聖壇附近的那一個)。[10]1955年之前,羅馬公教會在受難日崇拜後,不設禮儀地展示苦像。

羅馬公教會的儀儀中,司祭傳統地會在開始崇拜時在聖壇俯伏。基督受難日不舉行彌撒,紀念救主受難時分發的聖體寶血是在前一日祝聖的。因此,這在1955年之前稱為「預先聖化彌撒」。羅馬公教也會按地方習俗,在四旬期的最後兩週將聖人畫像覆蓋,畫像的照明燈仍然亮著。也會將可移動的十架苦像藏起,將不可移動的十架苦像覆蓋,直至受難崇拜後[11]。天主教徒通常會以親吻苦像上的耶穌的腳以表敬意。

在聖公宗,當日不唸祝聖禱文,而會分發保存的餅和酒。聖公會則通常使用十字架而非苦像,信徒也會觸摸或親吻十字架。

不同傳統使用不同的禮儀顏色裝置,包括;無顏色、紅色和黑色。羅馬公教以紅色象徵耶穌基督的寶血,但是1970年前的羅馬禮文書中,司祭穿著黑色袍,在聖餐時換上紫色袍。聖公宗崇拜使用黑色。在美國循道公會,受難日的顏色是黑色[12]

聖週星期六

聖週星期六記念耶穌基督在墳墓裏。

羅馬公教不會在日間舉行彌撒。在聖公宗崇拜中,聖週星期六不唸祝聖禱文,也不分發保存起來的餅酒,而會進行經課和禱告。

復活主日

「基督復活」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15世紀作

聖週星期六入夜後,或復活主日天亮前會舉行守夜禮,慶祝耶穌復活。羅馬公教和聖公宗的很多細節相同。

復活守夜禮開始時,舉行黑暗光明儀式。逾越蠟燭(象徵基督從死裏復活)以復活節新火燃點[13];莊嚴進堂禮以逾越蠟燭來到聖壇前;所有人進堂後,會進行復活節歡呼

復活節歡呼後,所有人坐下,聆聽舊約聖經的七段經課和七首詩篇(聖詠),必須頌讀最少三段經課和相關詩篇,而其中必定包括《出埃及記》(出谷紀)記載的第一次逾越節。經課的數目由司祭決定[14][15][16]。這些經課自創世以來,回顧以色列人受奴役的歷史。聖公宗的崇拜經課可以從九段舊約經文中選取,最少選讀兩段,而必定包括以色列人渡過紅海。

羅馬公教舉行彌撒時,教堂鐘鈴和管風琴歷經兩日的寂靜後,會在《光榮頌》時重新響起[17]。若燈光在開始時熄滅,則在《光榮頌》時亮起。祝聖時,會以逾越蠟燭祝福領洗池。誦讀福音前會頌唱大哈利路亞,哈利路亞自四旬期以來首次使用。

入門信徒完成訓練後接受入門聖事洗禮堅振禮聖餐禮)。羅馬公教和聖公宗會在復活守夜禮舉行聖洗禮。

若果雕像和畫像在四旬期最後兩週覆蓋,則在復活守夜崇拜前不設儀式地展示。在1962年禮文,則在復活守夜彌撒的光榮頌時展示。

這日的禮儀顏色是白色,有時連同金色,很多堂區使用白色和黃色的鮮花。復活節彌撒在當日不停舉行,內容跟復活守夜禮相似。

參見

參考

  1. .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1).
  2. .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4).
  3. . American Bible Society. [26 Ma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2).
  4.  . .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5. Roman Missal, "Thursday of the Lord's Supper", 10
  6. (PDF).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2).
  7. Rev. Thomas L. Weitzel. . 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 [1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The Maundy Thursday service is one of endings and beginnings. What was begun on Ash Wednesday is brought to a close here today. What begins today does not end until the resurrection of Easter. It is the ancient Triduum, "The Three Sacred Days," which lead us to Easter: Maundy Thursday, Good Friday, and Holy Saturday.
  8. . 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 [1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4日). Maundy Thursday: For this fourth day of Holy Week, celebrated as the institution of the Lord’s Supper, scarlet or white is used.
  9. . United Church of Christ. [1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7). On Maundy Thursday, White or Gold symbolizes the church's rejoicing in the sacrament of the Lord's Supper. But at the end of the Maundy Thursday celebration, the mood changes abruptly: all decorations are removed and the Holy Table is stripped bare. The church becomes as empty as a tomb. On Good Friday, either Black or Red is customary—although the use of no color at all is also appropriate.
  10.  . .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1913.
  11. .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03).
  12. . 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1961 [1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The liturgical color for the Lenten season is violet or purple, except for Good Friday when black is used.
  13. . [201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14. Catholic Cul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12 August 2010
  15.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12 August 2010
  16. Catholic Liturgy, Easter Sunday of the Lord's Resurrection, The Easter Vigi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ccessed 12 August 2010
  17. Catholic City Tenbra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April 5, 200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