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惺
鍾惺(1574年8月25日—1625年7月24日)[1],字伯敬,號退公、退谷、退庵,又號晚知居士,湖廣沔陽州景陵縣皂市(今湖北省天門市皂市鎮)人[2],祖籍江西吉安府永豐縣[3],明末文學家、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鍾惺 | ||
---|---|---|
大明福建提學僉事 | ||
籍貫 | 湖廣沔陽州景陵縣(今湖北省天門市)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伯敬,號退公、退谷、退庵,又號晚知居士 | |
出生 | 萬曆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1574年8月25日) 湖廣沔陽州景陵縣皂市(今湖北省天門市皂市鎮) | |
逝世 | 天啟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1625年7月24日) 不詳 | |
配偶 | 正室黃氏、副室吳氏 |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湖廣鄉試第十一名舉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十七名,三甲第八名進士。吏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四十三年任貴州鄉試主考官,四十四年授刑部主事,四十六年改任工部都水司主事,不久改任南京禮部主事,進南京禮部郎中。升福建按察使司僉事,提督學政。天啟三年(1623年)因丁父憂而辭官歸鄉,後遁入寺院,不久便去世[4]。
評價
天啟三年(1623年)因丁父憂辭官從福建歸鄉,途經武夷山時,留在當地遊山玩水,遭到福建巡撫南居益上疏彈劾他“公然棄名教而不顧,甚至承親諱而冶遊”,敗壞文人形象[5]。對此譚元春為其反駁,力稱鍾惺“內行過人,凡大父以下,先世貽家孝愛、為生艱難事,皆回環於心,未嘗一日忘。生、嗣父母,恩養教誨,言之哽咽,不能竟其詞。弟侄相依,孤寡盈前,歡笑痛苦,一往無緒。然居喪作詩文、遊山水,不盡拘乎禮俗,哀樂奇到,非俗儒所能測也。”雖然譚氏極力維護鍾氏的人格,却又引來閻若璩的批評,所謂“墓銘不為隱避、不為微詞,反稱其‘哀樂奇到,非俗儒所能測’。”顧炎武亦其後在《日知錄》提到世人只欣賞鍾惺的評點著作,“忘其不孝貪污之罪,且列之為文人矣。”自顧炎武的抨擊以來,清初文士在提倡“經世致用”的文風下,强調個人的道德修持[6],均不滿鍾惺居喪出遊武夷山,違背禮俗。亦連帶抨擊竟陵派。
著作
鍾惺能詩文,冠絕一時,公推為竟陵派之首,與譚元春合稱竟陵體或鍾譚體。他提倡“勢有窮而必變,物有孤而為奇”,寫作別具風格,“求新求奇”、“孤行靜寄”。吳景旭說:“伯敬詩清迥自異,全用歐九飛蓋橋玩月筆法,與譚友夏選《古唐詩歸》,一時翕然稱之。”[7]著有《浣花溪記》、《遊武夷山記》、《夏梅說》、《隱秀軒集》、《鄴中歌》、《史懷》等。[8][9]
家庭
曾祖鍾弘仲。祖父鍾山。嗣父鍾一理(號裕齋),生父鍾一貫(號魯庵),以貢生任直隸武進縣訓導。生母馮氏、嗣母陳氏皆封宜人。有子鍾肆夏,為諸生,早夭。嗣子鍾陔夏,亦為諸生。大弟鍾愫,早卒;二弟鍾恮,為諸生,先鍾惺卒;三弟鍾悌,又先鍾恮卒;惟獨四弟鍾快還在世[10]。
参考资料
- . [201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 《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序齒錄》
- 李先耕,《簡論鍾惺––兼竟陵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文學評論》載,1995 年第 06 期
-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288):“惺,字伯敬,竟陵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行人,稍遷工部主事,尋改南京禮部,進郎中。擢福建提學僉事,以父憂歸,卒於家。惺貌寢,羸不勝衣,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官南都,僦秦淮水閣讀史,恒至丙夜,有所見即筆之,名曰史懷。晚逃於禪以卒。”
- 李長春撰:《明實錄附錄·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實錄》卷七
-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
- 《歷代詩話》卷七十九
- .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 (PDF). [2022-02-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6-15).
- 明·譚元春,《鵠灣文草》(卷7):“曾祖諱弘仲,祖諱山,最有隱德。山生二子,長即公嗣父,諱一理,號裕齋公,嗣母陳宜人;次即公生父,諱一貫,號魯庵公,武進縣訓導,生母馮宜人——皆以公貴拜大夫、宜人。妻黃氏,亦封宜人。妾廣陵女吳氏,以過悲繼公死。黃宜人所生子肆夏,年十四為諸生,穎邁早卒。嗣子陔夏,亦諸生,娶謝氏,有孫矣。母弟四人:愫早卒;恮諸生,詩文甚奇,先退谷卒;悌又先恮卒;獨五弟快在耳。”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 《浣花溪記》
- 第五章 鍾惺《詩經》評點析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