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韋辰
陳韋辰(1990年7月21日—)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生,前批踢踢黑特板板主(2009-2011)、前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研究部部長。
陳韋辰 | |
---|---|
出生 | 臺灣 | 1990年7月21日
居住地 | 臺灣 |
国籍 | 中華民國 |
民族 | 台灣閩南人 |
语言 | 漢語、客語 |
教育程度 |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生 |
母校 | 國立政治大學 |
2010年任批踢踢黑特板板主時,針對網絡言論自由議題曾表示,使用者往往會針對不當的消息來源、放大媒體片面的報導作不理性的討論,所以必須透過一些規範來禁止不當言詞。從板主的管理職責出發,陳韋辰表示「我們基本上還有版規,那我們限定的底線是不要讓他們觸犯現實的法律,我們就是幫他們去迴避這些事情。」。[1]
2013年4月,由於不滿國立政治大學水岸電梯興建工程與相關爭議,時任批踢踢政大板板主的陳韋辰發起「讚美 水岸電梯徵文比賽」,引起學生熱烈迴響與討論,以反諷方式,盼喚起政大人對水岸電梯的「認同」,希望藉由徵文來凸顯水岸電梯的荒謬,也希望大家能把這樣的創作力轉化成實際批判。[2][3]
2017年1月19日,有政大地縛靈之稱的陳韋辰在碩士論文口試時獲得了87分的高分,亦終於從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畢業。陳韋辰於同年3月16日進入中華民國國軍服役,目前在退輔會任職替代役。
社會運動
2013年9月30日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發起「反對獨裁毀憲、拒絕國會背書、停止趕場公聽、莫做毀憲幫兇」行動,在立法院外抗議服貿公聽會程序草率,陳韋辰以電影《海角七號》的對白,批服貿開放生老病死的產業讓給中國外資財團,人民從出生到死亡都被財團掌控、剝削,「山也BOT,海也BOT,連人民都要被BOT!」。[4]
2013年11月4日發表〈服貿協議 嚴重危害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傳承〉一文於想想論壇,主張自由貿易對弱勢族群的文化與認同造成嚴重衝擊,在經濟、政治、法律等層面外,也應該重視服務貿易協議對民族文化的衝擊。[5]
2014年3月19日,在太陽花學運開始的隔天,陳韋辰在原住民族電視臺新聞節目上表示,服貿協議開放後,在觀光產業的一條龍模式之下,原住民族在觀光產業上的資本額,絕對玩不過中資財團的龐大資本。也表示張慶忠強渡服貿協議審查,破壞了民主法治的底限。[6]
2014年4月29日,林義雄以絕食表達反核理念進入第七天,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發表認同反核理念的聲明,由陳韋辰撰稿,該聲明認為政府強力推動服貿協議和核能發電,其背後隱藏著同樣的邏輯,那就是一味追求虛假的經濟發展,以空洞的「拚經濟」做為治國的唯一方針,將經濟利益凌駕於環境保護、居住安全、世代正義、分配正義、民主人權等我們珍惜的價值之上。並以虛幻的美好願景作為包裝,強迫我們接受實質上敗壞腐朽的服貿協議和核能發電。[7]
2014年5月12日,由於國民黨團立法院團變更議程,刻意提高罷免難度。台灣教授協會召開記者會,陳韋辰譴責國民黨的蠻橫專斷與惡劣行經,強調由人民選出來的立委,不為人民權益把關,是立委的失職與無能,這不僅是憲政危機,更是民主制度的全面崩盤。陳韋辰說,罷免是人民享有的權利,現行發動罷免要成案就來就很困難,國黨民黨團意圖修法阻止民意,只是為了保住立委自己的飯碗,狠批國民黨立法委員是小孬孬。[8][9]
2014年6月26日,由於反對衛福部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國際醫療,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等團體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記者會抗議。陳韋辰提出3點訴求:反對經貿去管制化,要求落實分配正義,以及人民行動奪回對「自由」的詮釋。陳韋辰主張,經貿去管制化只會造成貧富懸殊,自經區是一個去管制化、法規鬆綁、降低稅收的資本競技區,醫療在自經區中將變成私有化、階級化的商品,有錢有權的人,才能享有豐沛醫療資源,排擠使用健保的平民,讓後者淪為醫療市場的底層階級。陳韋辰還批評,國發會說「自經區開放國際醫療,是一種劫富濟貧」,國發會這是一種奢望財團會落實利益均沾的妄想。台灣已有偏鄉及離島的醫療資源不足,在醫療勞動條件改革、分配正義落實以前,政府仍陷入這種「把餅做大」的迷思,就只是一個口號而已。[10]
2014年10月,陳韋辰在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TSAE)與世界人類學會聯合會(WCAA)上指出,318運動並不能稱為「太陽花學運」,因為運動參與者的身份屬性實際上是多元的,並不可以像許多媒體的理解,單純用『學生』或『社會科學的學生』來定位這次運。[11]
2015年5月19日,因為對於組織路線、組織想像上的落差,魏揚、蔡昆儒、陳韋辰、簡君儒決議離開「黑色島國青年陣線」。陳韋辰表明是因為在整體路線、運動與政治想像、組織想像與方法上,與許多組織成員存在一些關鍵性的差異無法得到言明與解決,因此退出黑島青。[12][13]
参考资料
- . PeoPo公民新聞. 2010-12-05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2) (中文(臺灣)).
- . 自由時報. 2013-04-23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中文(臺灣)).
- . 政大學聲. 2013-05-11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4) (中文(臺灣)).
- . 新頭殼. 2013-09-30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7) (中文(臺灣)).
- . 想想論壇. 2013-11-04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中文(臺灣)).
- .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5).
- . Facebook. 2014-04-29 (中文(臺灣)).
- . 自由時報. 2015-05-12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6) (中文(臺灣)).
- . 自由時報. 2015-05-13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風傳媒. 2014-06-26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 . 政大校訊. 2014-10-15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中文(臺灣)).
- . 三立新聞網. 2015-05-19 [2015-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6) (中文(臺灣)).
- . Facebook. 2015-05-2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