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殺人
预防
法律學者李茂生曾說過,「隨機殺人的頻率會愈來愈高,週期會愈來愈短。」李茂生以日本為例對比台灣現況,表示「日本為了這類的事件,做了研究,也立了法,雖然成效不彰,而且也有人權疑慮,但是至少做了。反觀台灣至今除了死刑以外,好像都沒有什麼動作。」
日本針對隨機殺人的處遇方式,在受刑人的部份,研究有提到:
在整體社會的策略部分:
相關研究
針對日漸頻繁的無辜冤殺案件,日本法務省曾經於2013年提出一份無差別殺傷事件相關研究 [2],分析2000年以來52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的背景及犯罪內容特點,就性别、有無前科、犯案動機、年龄结构、社会关系、就職經歷分析。[3]。精神科醫師沈政男也在臉書上發表稱日本研究出數種隨機殺人的动机。[4]
類型
參考資料
- 讀者投書.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5-07-27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中文(臺灣)).
- . www.moj.go.jp.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 .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2015-06-03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繁體)).
- . 東森新聞.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4).
- 渡邉 和美氏. (PDF). [2019-06-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日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