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兰莪牌楼
雪蘭莪牌樓(馬來語:,初称"福利城堡",福利指的是雪兰莪的"Darul Ehsan",因雪兰莪也称为福利之邦)是一个聳立在聯邦大道之上,標示著雪蘭莪州與吉隆坡的分界線的拱门。这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拱门。
| 雪兰莪牌楼 | |
|---|---|
![]() 新雪蘭莪牌樓 | |
| 概要 | |
| 類型 | 建设[*] |
| 建築風格 | 摩尔式 |
| 地點 | |
| 3°06′44″N 101°39′24″E | |
| 起造 | 1979年 |
| 竣工日 | 1981年 |
| 地圖 | |

从 KJ19 大学站看向雪兰莪牌楼
历史
雪兰莪牌楼是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為答謝和纪念雪蘭莪州蘇丹願意將吉隆坡于1974年割让予新成立的聯邦直轄區,而特意為雪蘭莪州所興建[1]。该拱门的建设由前雪兰莪苏丹苏丹沙拉胡汀于1974年2月1日提出,耗资420万令吉,并于1981年落成,于1982年1月3日由苏丹沙拉胡汀开幕。[2]
参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_03.jpg.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