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量圖
(,或稱分級著色圖、區域密度圖,英語:[註 1])是一種使用假色的統計专题地图,即:與空間枚舉單位(如人口密度或人均收入)中地理特徵的聚合摘要相對應的顏色。與空間枚舉單位內地理特徵的匯總摘要相對應的顏色,例如人口密度或平均所得[1][2][3]。
面量圖能夠反映變數在地理區域上的變化情況。熱圖和等值線圖也有類似作用,但它們是利用變數來繪製區域,而面量圖則反之,是彙總並填充預先劃定的區域。面量圖可能是使用最廣泛的假色地圖,因為統計數據(由政府部門或其他機構發佈)通常都是按行政區劃或國家發佈的,因此能較容易地用地理信息系统、電子試算表等電腦軟體繪製。
歷史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面量圖,是1826年由夏尔·迪潘男爵(Baron Pierre Charles Dupin)繪製的法國分省基礎教育地圖。[4]不久後,法國出現了更多不同的「着色圖」(),來反映教育、疾病、犯罪和人居環境等「道德統計指標」。[5]:158隨着各國人口普查的進行,人口統計數據變得更易獲得,面量圖很快在多個國家流行起來,其中最早是爱尔兰於1841年人口普查的官方報告中使用了面量圖。[6]1850年,彩色平版印刷術普及後,越來越多面量圖採用彩色着色。[5]:193
英文的“”(面量圖)一詞於1938年由地理學家约翰·柯特兰·赖特創造,並於1940年代起在製圖家中得到廣泛使用。[7][8]此外也是在1938年,格伦·托马斯·特瓦沙介紹這種圖時稱其為“ratio maps”(比率圖),但該叫法並未得到普遍認可。[9]
結構
面量圖融合了兩套數據:將地理空間劃分為「區域」的空間數據,以及某個變量在每個區域內彙總得到的統計數據。對於這兩種數據如何在面量圖中相互作用,有兩種概念模式:其一是「區域主導」的,區域(通常是已有的行政單元)是統計資料收集統計的單元,這些資料就包括用於製圖的數據;其二是「變量主導」的,將變量視作一種地理現象,對應着現實世界的空間分佈,而區域的劃分僅僅是基於數據分佈的技術操作。[10]
註釋
- “”來自希臘語“”(choros,區域)和“”(plethos,大量)。
參考文獻
- Dent, Borden. 2nd. W.C. Brown. 1990. ISBN 978-0-697-07991-6.
- Tobler, Waldo. .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73, 5 (3): 262–265 [2022-03-11]. doi:10.1111/j.1538-4632.1973.tb01012.x.
- Adams, Aaron; Chen, Xiang; Li, Weidong; Zhang, Chuanrong. . Public Health. 2020, 183: 36–37. PMC 7203028 . PMID 32416476. doi:10.1016/j.puhe.2020.04.034.
- Dupin, Charles. . Bruxelles: s.n. 1826 [202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 Robinson, Arthur H.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 Ireland. . Dublin: H.M. Stationery Office. 1843: lv [202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
- John Kirtland Wright (1938). "Problems in Population Mapping" in Notes on statistical mapp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apping of population phenomena, p.12.
- Raisz, Erwin. 2nd. McGraw-Hill. 1948: 249.
- Trewartha, Glenn T. . Geographical Review. Jan 1938, 28 (1): 102-111. JSTOR 210569. doi:10.2307/210569.
- Chrisman, Nicholas. 2nd. Wiley. 2002: 65. ISBN 0-471-31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