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節文字
音節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一種,是一套代表着用以构成詞的音节和音拍的书写符号,一般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字符。[1]音節文字中的符号被称为syllabogram,一般是由一个辅音(不是必须有)加上一个在后的元音组合而成,比如音节CV或V。在有些表音文字中可以看到CVC的组合和代表CV发音的字。代表性的有日語的假名。像假名一樣並非音位的組合,各音節有獨自符号的音節文字,在世界上也是相當稀少的。
文字 |
---|
文字史 |
字位 |
文字列表 |
拼音文字相關 |
字母 |
字母的歷史 |
文字系统类型 |
表音文字 |
全音素文字 |
辅音音素文字 |
元音附标文字 |
半音節文字 |
特徵文字 |
音節文字 |
语素文字 |
輔助使用 |
速记 |
音標 |
特殊使用 |
數字 |
盲文 |
相关条目 |
象形文字 |
形意文字 |
搭配使用的符 號 |
附加符号 |
标点符号 |
可轉換為文字 的其他使用 |
電報編碼 |
字符 |
比較
和元音附標文字的區別
兩個音節如果有相同的聲母,元音附標文字將有相同的基字,通過不同的附標表示音節内有不同的韻母;而音節文字則無相同符號。比如音節[ka]、[ki],日文片假名寫作カ、キ兩個截然不同的字符,所以算音節文字,而印地語寫作क、कि,都有共同的基字क,所以算元音附標文字。
和音節塊狀拼寫的全音素文字的區別
諺文將表示音素的字母按音節組合起來寫成一個方塊字,但其實它並不屬於學術定義上的音節文字,而和拉丁字母一樣屬於全音素文字,只不過它的字母排列不是綫形拼寫,而是依照音節塊形拼寫而已。
比如音節/na/、/ni/、/no/,韓語拼寫成나、니、노。雖然3個音節都拼寫成3個方塊字,但是其實三字分別由字母ㄴ/n/和ㅏ/a/、ㅣ/i/、ㅗ/o/拼寫而成,而不像平假名寫成三個無關的字符:な、に、の。
使用音節文字的语言
使用音節文字的语言有迈锡尼希腊语(使用线形文字B)、北美切羅基人的切羅基語(使用基於拉丁字母自創的切羅基文)、非洲的瓦伊語、中國涼山彝族的彝語(使用涼山規範彝文)和湖南省南部永州的江永县的湘語永全片(使用女書)。还未破译的线形文字A可能使用音節文字。汉语、苏美尔语、阿卡德語、瑪雅象形文字等虽然是基于语素文字(logogram)的,但也大量使用音節文字,因此它们有时被称为“意音文字”(logosyllabic)。
音節文字列表:
参考文献
- 葛本儀.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356–357. ISBN 9789571128511.
- . 新华网. [201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4).
- . 丽江古城官方网站. [2013-12-05].
- 宁骚. (PDF). 西亚非洲. 1983, (05): 51–55.
外部連結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
- Syllabar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Omniglo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ist of syllabaries and abugidas, including examples of various writing system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