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維奧莉 (1961年)
颱風(英語:,國際編號:6124[2],中國大陸編號:6127),是196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4個被命名的風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定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335公里[2],可能為全球有紀錄以來風速第二高的熱帶氣旋,只僅次於同年9月的颱風及2015年颶風派翠莎的每小時345公里(但一般認為當時氣象機構的人工預報傾向高估熱帶氣旋的風速,因此及的風力數據仍有爭議)。
![]() 10月8日,在天氣圖上的颱風 | |||||||
| |||||||
| |||||||
| |||||||
| |||||||
概況 | |||||||
---|---|---|---|---|---|---|---|
形成日期 | 1961年10月2日 | ||||||
消散日期 | 1961年10月10日 | ||||||
最低氣壓 | 882 hPa | ||||||
影響 | |||||||
死傷人數 | ![]() | ||||||
影響地區 | ![]() ![]() ![]() | ||||||
1961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歷史及影響
最初,前身只有細小的核心,並且被發現在南鳥島西南方海面上逐漸發展。10月2日,系統持續地發展整合,機構開始對該系統進行進一步的觀察。經過數天的觀察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指出的風力已經開始逐漸達到熱帶風暴等級的水平。10月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維奧莉(英語:)[2]。被命名後時與一般的熱帶氣旋不一樣,因為受其西面受到一副熱帶高壓所引導之下,導致出現西南移向。當維奧莉移到了關島以北海面時,受到亞熱帶影響之下,其移動速度開始逐漸減慢,並開始快速增強為一颱風並且轉往西北朝日本行進。隨後在10月7日,很快便達到了巔峰水平210英里每小時(相當於335 公里每小時),及氣壓886百帕。[2][3][3] 然而,在這個時代的科技並沒有很先進,所得出的數據極高,所以的數值並未受到現今普遍人們接受。
隨後,向北移動繼而接近日本房總半島及東京。當登陸日本後,它繼續向北移動,並逐漸開始轉化為一股溫帶氣旋。[3]10月10日,已完全轉化為一股溫帶氣旋。[3]
關島

當掠過關島時,並未有造成嚴重的破壞和損失,主要是農作物方面受損。
參考資料
- (PDF). United States Navy. [2013-04-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0-23).
- IBTrACS. . [199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6日).
-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3 [14 June 2013].
- Rosendal, Hans. Six (one). United States Weather Bureau: 24. January 1962.
- . [201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外部連結
- (日語)日本氣象廳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简体中文)中央氣象台首頁
- (繁體中文)中央氣象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繁體中文)香港天文台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繁體中文)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