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銀行業

香港於1842年開埠,當時成為了英國殖民地,而銀行這個概念也隨著商業交流日增,在香港出現。

本條目為香港經濟系列之一
  • 工农业
製造業 - 能源 - 礦業
農業 - 漁業
  • 服务业
商業 - 貿易 - 通訊 - 旅遊業
  • 金融业
金管局 - 港交所恒生指數) - 港元聯繫匯率制
银行业 - 证券期货交易 - 地产业
航运业 - 航空业
  • 民生
就業 - 消費物價指數
  • 跨境经济活动
CEPA - 個人遊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地理
歷史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首頁

早期發展(1842年-1949年)

不計算銀號、當鋪等,香港第一家以現代銀行模式運作的銀行是於1845年於香港開設分行的東藩匯理銀行(今日的東方匯理銀行)。

及後,香港陸續有不少銀行開業,當中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即渣打銀行)、德華銀行橫濱正金銀行花旗銀行華比銀行荷蘭銀行臺灣銀行。1862年,麥加利銀行成為香港的另一家發鈔銀行。

雖然中國於1911年出現政權交換,但由於香港受英國殖民統治,中華民國成立後的政治環境未有重大變化,銀行未因此受影響,反而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更多。

1912年,廣東銀行在香港成立,是香港第一間由華人創辦的銀行。

1914年,日本宣戰,德華銀行青島分行及其在山東投資的鐵路,礦山公司全部被日本接收。1917年,中國政府也對德國宣戰,接管各地德華銀行。1920年代,德華銀行重新來華發展,但其地位已經遠非昔比。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華俄道勝銀行在俄總行和85處分行被蘇維埃政府收歸國有,實力受到嚴重削弱,最後於1926年9月25日停業。

1918年,簡東浦李冠春周壽臣馮平山等華商在香港註冊成立東亞銀行

1922年,嘉華銀號開業

1933年,恆生銀行(當時為恆生銀號)於永樂街70號開業。

1934年,交通銀行設立香港分行,成為發展海外業務的先河。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不少銀行被迫停業。

1946年,橫濱正金銀行被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命令解散。

1949年,東方匯理銀行撤離中國市場,包括香港。其他在中國大陸的銀行因國共內戰,包括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也結束在中國大陸的業務,遷至香港。

50-60年代

1955年,張明添創立海外信託銀行

1959年,有利銀行被滙豐收購。

1950年,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將香港分行分拆出來,並且註冊為上海商業銀行

60-70年代

1961年6月14日爆發廖創興銀行擠提,經匯豐及渣打解決。不過由於英文翻譯的錯誤,誤把譯成置於兩間銀行的股掌之下("under control",譯:受到控制),時任董事長廖寶珊憂心忡忡,害怕銀行會遭兩大行吞併,受到打擊,1個月後,終因腦溢血猝亡。

1964年11月,友聯銀行成立。

1969年,遠東銀行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

1965年香港股災

1965年2月6日,廣東信託銀行發生擠提,不出兩天,2月8日宣佈全線停業。事件波及多間華資銀行,包括恆生銀行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銀行,並繼續蔓延至遠東銀行廣安銀行,並波及澳門香港政府即時安排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無限量出資支持恆生銀行、遠東銀行及永隆銀行,渣打銀行則支持道亨銀行及廣安銀行。事件到2月10日暫時平息,廣東信託銀行最後亦宣佈破產。

11月25日由邱德根創辦的遠東銀行再次遭到擠提,滙豐應財政司要求,宣佈對該行作出無條件支持。

1966年9月15日,滙豐根據財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財政困難的有餘銀行

恆生銀行被收購

1960年,恆生銀號改名為恆生銀行。

1962年,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的恆生總行大廈落成啟用,為當時最先進的建築之一。

1965年,恒生銀行發生幾次擠提事件,並且蒙受鉅大損失。4月8日,董事局決議把銀行控股權售與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最後滙豐收購恒生銀行51%股份。取得控股權後,滙豐除去了香港銀行業最具威脅的對手,奠定了其在香港銀行零售業的壟斷優勢。不過滙豐在收購恒生銀行之後,只派出4名代表加入董事局,繼續保持原來的華人管理層。現時滙豐持有恒生銀行62.14%股權。

1969年11月,恆生指數公佈,成為國際重要金融參考指數至今。

80-90年代

1981年,恆生銀行開始進駐地鐵站。

1987年,恆生銀行以8億4千萬投得當時中央消防局舊址。

海外信託銀行事件

1979年,海外信託銀行高層串謀虛假借貸,於1985年因虧損太大,無法再掩飾落去面臨倒閉。事件調查長達14個月,最後於1987年5月中審結,涉案人士被判入獄2至6年不等。

1993年7月,政府以44.57億港元出售於1985年6月接管的海外信託銀行予國浩集團附屬的道亨銀行。

80年代股災

1983年9月恆隆銀行擠提及被港府接管,同年10月新鴻基銀行擠提(後改組為港基銀行,即富邦銀行(香港))。

1985年,香港工商銀行(後併入大新銀行)突然停牌及被政府接管。

1986年嘉華、永安、友聯、康年等銀行先後易手或被兼併。

廣東銀行被多次轉手及收購

1988年,廣東銀行被美國太平洋銀行收購,易名為太平洋亞洲銀行。

1992年,美國銀行集團與美國太平洋集團合併,太平洋亞洲銀行再度易名為美國亞洲銀行。

1998年7月30日,嘉華銀行正式更改名稱為中信嘉華銀行。

六四事件

1989年6月4日,北京發生六四事件,中國銀行及屬下銀行出現擠提。[1]

跨行櫃員機網路

1980年,滙豐銀行聯同旗下恆生銀行創立「易通財」櫃員機網路。

1982年中國銀行(現中銀香港)聯同東亞銀行浙江第一銀行(已併入永亨銀行之內)、上海商業銀行永隆銀行建立銀通網路,以抗衡滙豐集團。

到了今天,兩個網絡的櫃員機均隨處可見。

滙豐改組及統一品牌

1990年12月17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結構重組,成立滙豐控股有限公司,並把集團註冊辦事處設於倫敦。 滙豐控股在1992年收購英國米特蘭銀行後,在英國監管當局的規定下,滙豐集團總管理處在1993年1月由香港遷往倫敦。 1998年11月,滙豐集團宣佈統一品牌,在香港,英文名字由富有香港味道的「HongkongBank」變成「HSBC」,一般官方文件也由「滙豐銀行」改稱為「滙豐」。

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倒閉

1991年7月5日,國際商業信貸銀行於全球各地全面倒閉,香港亦不例外。初期,香港的銀監專員曾聲明事件與香港的國商銀行無關。但到了7月7日,港府以情況有變為理由,勒令國商銀行停業。

受事件影響,當時港基銀行道亨銀行也出現擠提,但得到當時署理金融司任志剛安排動用外匯基金幫助。不過,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卻沒有受到同等幫助,又只願意讓市民取得25%存款,引起不少市民不滿。

中國銀行及旗下公司改組

1998年,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脫離中銀集團,回歸交通銀行總行管理。

1999年,中銀集團開始重組銀行業務,準備公開配股上市。除了集友銀行外的所有小股東股份,都被中國銀行全數購入。正式的重組計劃於2001年1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並向外公佈。

現代發展(2000年-至今)

香港銀行業在2000年後的服務趨向電腦化,網上銀行服務普及,大型銀行的分行數目減少,但是一些小型銀行反而增加分行數目。

2000年,渣打收購當時仍稱美國大通銀行(即現在的摩根大通)於香港業務,包括Chase Manhattan信用卡及與商業二台推出聯營卡Manhattan id 信用卡。

2001年,星展集團(今星展銀行)收購了道亨銀行集團,包括旗下的道亨銀行及海外信託銀行。同年東亞銀行亦收購了第一太平銀行。

2001年11月1日,中信嘉華銀行以42億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有限公司,並於2002年1月17日併入,資產從591億元增至800億元。

2003年7月21日,星展集團宣佈道亨銀行、海外信託銀行及DBS廣安銀行完成合併,並改名為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2004年,滙豐投資了近17億美元,收購了交通銀行19.9%股權。

2004年7月1日,渣打銀行完成在香港之註冊手續,將渣打銀行及旗下各子公司之業務注入完全歸納入。翌年3月,於香港註冊之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立法會亦經已修訂法定貨幣紙幣發行條例,將渣打銀行之發鈔權轉移至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2006年,香港銀行開始實施五天結算,並確立了存款保障計劃。5月30日,馬來西亞大眾金融集團完成收購亞洲商業銀行的股權,並於2006年6月30日起改名為大眾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同年中國建設銀行收購美國銀行(亞洲),並於2007年易名為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同年9月25日,所有銀行參加香港存款保障計劃,為每名存戶提供10萬港元保障。

2007年3月,由香港銀行公會帶領,各銀行均推出簡化版提款服務,主要是針對長者用戶。

2008年,恆生銀行慶祝其75週年。隨著金融海嘯爆發,9月東亞銀行發生擠提事件,10月出現香港迷你債券事件,同月政府宣佈暫時提供全面存款保障至2010年底。

虛擬銀行

2019年,金管局宣佈向八組財團授予經營虛擬銀行的銀行牌照,牌照於同日生效,預期已獲發牌照的虛擬銀行的服務可於6至9個月內正式推出,而發出上述虛擬銀行牌照後,香港持牌銀行數目增至160間[2][3][4]

2020年起,眾安銀行WeLab Bank天星銀行陸續開始試業[5]

現況

國際地位

  • 植根於於香港的滙豐現在是跨國性銀行集團,亞洲區不少業務均以香港為總部,福布斯雜誌公佈2008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滙豐膺排行榜首位。而截止2007年12月,恆生銀行則為本地最大上市註冊銀行,及全球第48大上市銀行。

具系統重要性銀行

具系統重要性銀行(Systemically Important Authorized Institutions)根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出的一套原則性框架來識別。監管機構對這些銀行有較高的吸收虧損能力資本要求。

30間具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中,有29 間在香港設有業務。其中,滙豐銀行母公司HSBC摩根大通位列於G-SIB第4組別。沒有銀行位列於最重要的第5組別。

2015年,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具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D-SIB)共有5間銀行。[6]沒有銀行位列於最重要的第5組別。

2017年12月2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佈於2018年1月1日被指定為D-SIB的認可機構及相關的資本要求。新的名單加入了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另外渣打銀行由第二組別調至第一組別。[7]2021年12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佈東亞銀行不再被識別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8]

2022年1月1日起
重要性D-SIB
5空置
4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3空置
2中國銀行(香港)
渣打銀行(香港)
1恒生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

參考

  1. http://www.sameway.com.au/2009/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566&Itemid=128%5B%5D
  2. (新闻稿).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19年3月27日 [2019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30日) (中文(香港)).
  3. (新闻稿).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19年4月10日 [2019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24日) (中文(香港)).
  4. (新闻稿).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19年5月9日 [2019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30日) (中文(香港)).
  5. . 香港經濟日報. 2020-04-29 [2020-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6. HKMA. .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9月10日).
  7. (PDF). [2018-10-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11).
  8. .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2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